周小容
貴州省綏陽縣人民醫院 563300
慢性盆腔炎的治療體會
周小容
貴州省綏陽縣人民醫院 563300
目的:探討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方法,為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按照治療方法分為治療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微波治療以及中藥灌腸治療。治療1個月,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癥狀積分變化情況。結果:兩組均完成了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75.00%,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治療結束后,兩組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P均<0.05);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微波治療以及中藥灌腸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復發率。
慢性盆腔炎;微波治療;中藥灌腸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當中極為常見的疾病,發病率以及復發率較高,而且病成冗長,遷延難愈,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慢性盆腔炎多是由于一些急性盆腔炎沒有經過有效規范的治療而造成的,也有部分患者在病變的開始就是慢性盆腔炎。本病病情異常頑固,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又會形成卵巢、輸卵管粘連包塊,而且與周圍的組織發生粘連。由于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沒有可以進行根治的特效藥物[1]。再加上大多數患者在治療當中長期以及反復地使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耐藥性的產生,更加難以徹底地治愈。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其中40例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微波治療以及中藥灌腸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8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治療組年齡24~46歲,平均35歲;病程1~4年,平均2.5年;輕度12例,中度25例,輕度3例;血象升高19例,B超提示盆腔有積液或者有包塊21例,附件包塊31例,宮頸分泌物有異常42例。對照組年齡25~48歲,平均36.5歲;病程1~5年,平均3年;輕度10例,中度28例,輕度2例;血象升高21例,B超提示盆腔有積液或者有包塊25例,附件包塊33例,宮頸分泌物有異常44例。兩組的臨床癥狀以腰腹疼痛、白帶增多以及月經紊亂等為主。治療組與對照組在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①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提示有不規則暗區或者異常回聲包塊;②在子宮單側或者是兩側可以觸及到條索狀的包塊,子宮底有壓痛感;③患者月經不協調;④患者有腰骶部疼痛以及下腹部墜痛等臨床癥狀;⑤有過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1.3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囑患者多休息,加強飲食,多食用高蛋白食物,以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①對照組:本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甲硝唑,口服,0.4g/次,3次/日;丁胺卡那霉素,肌內注射,0.5g/次,3次/日。②治療組:本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微波治療以及中藥灌腸治療。微波治療,使用體外高頻熱療機,通過體外的電極對患者進行透熱治療,溫度37.5~39.5℃,電壓100V,電極的下腹對置5cm,1次/日,每次30~50分鐘;中藥灌腸:中藥方劑為筆者自擬中藥方,中藥方的組成為:白花蛇舌草15g,雞血藤25g,蒲公英20g,紅花12g,大黃8g,莪術10g,香附12g,三棱10g,牡丹皮15g,芍藥12g,敗醬草15g,牡丹皮10g,甘草8g。以上中藥水煎取汁約150ml,溫度35~40℃,經過紗布過濾之后進行保留灌腸,1次/日。
1.4 治療效果評價
①痊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宮頸分泌物的衣原體培養結果為陰性,白帶增多、腰腹疼痛以及月經紊亂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子宮恢復至正常,沒有壓痛,附件區沒有壓痛、增粗或者增厚,B超檢查提示盆腔積液較少;②顯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宮頸分泌物的衣原體培養結果為陰性,白帶增多、腰腹疼痛以及月經紊亂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B超檢查提示盆腔積液有所減少,子宮包塊有明顯變小;③無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宮頸分泌物的衣原體培養結果為陽性,子宮包塊沒有變小,積液也沒有減少,臨床癥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總有效率、癥狀積分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3.5統計軟件對收集到數據進行2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治療效果:兩組均完成了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 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75.00%,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
癥狀積分變化情況:治療結束后,兩組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P均<0.05);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慢性盆腔炎是臨床當中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而且部分患者的耐受性比較強,同時急性炎癥的臨床表現又不典型,患者沒有較強的不適感,等到發現的時候絕大多數患者都已經慢性盆腔炎癥。因此一些研究學者認為[2],一些慢性盆腔炎患者多數是急性盆腔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遷延發展而來。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有程度不同的低熱、白帶增多、月經失調、下腹部墜脹以及腰骶部酸痛等癥狀,導致患者煩躁疲勞,甚至會導致不孕癥,嚴重影響著女性的身體健康。
在臨床當中,有效的、規范的治療方法對于慢性盆腔炎治療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治療方法比較多,有西醫治療、中醫治療以及物理治療與手術治療等。但是在臨床當中,患者的病情程度不一,因此必須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3]。慢性盆腔炎跟生殖道病原體的上行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還與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有一定關系。慢性盆腔炎的病原體主要有厭氧菌與需氧菌兩大類,采取西藥半合成的丁胺卡那霉素再加上甲硝唑可以有效殺滅病原菌[4]。
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針對患者病情給予微波治療與中藥灌腸治療。中藥方當中,敗醬草、三棱、紅花以及芍藥具有祛瘀行滯、清熱涼血之功效;雞血藤、莪術具有止痢止帶、收澀止血之功效;香附、牡丹皮具有調經止痛、疏肝理氣之功效;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具有殺菌抑菌之功效。諸藥合用,具有可以促進炎癥吸收與粘連纖維組織的松解,減少炎性的滲出與纖維化,改善組織的缺氧狀態,增加血流量,改善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環等作用。采取直腸給藥,可以使藥物通過滲透的作用來直接作用于盆腔病灶,保障了藥液的濃度,從而充分發揮出藥效,有效增強了治療的效果[5]。同時,加用微波治療,使局部溫度升高,加快血液循環以及藥物的吸收速度,增強了療效[6]。
由表1以及表2可以看出,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微波治療與中藥灌腸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韓曉鵬,李文惠,楊文舉,等.慢性盆腔炎患者47例治療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27(33):721-722.
[2]王春賢,姜利英,齊桂蘭.綜合治療慢性盆腔炎62例臨床觀察[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0,20(12):3314-3315.
[3]于朝陽,翟森,張本超,等.中西藥聯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56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47(13):180-182.
[4]聶永康,蔡祖龍,趙紹宏.中藥與西藥聯合治療慢性盆腔炎86例臨床對照研究[J].廣東醫學,2010,28(4):612-613.
[5]陳碧玉,李碩頎,王蘭,等.中西藥聯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7(2):190-191.
[6]宋潤珞,楊淑娥,李婷婷.康婦消炎栓聯合左氧氟沙星、塞克硝唑治療慢性盆腔炎 80 例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1(17):1131-1132.
R711.33
A
1672-5018(2016)11-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