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輝
北京市順義區李遂鎮衛生院 北京市 101313
社區護士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于金輝
北京市順義區李遂鎮衛生院 北京市 101313
對慢性病目前的流行現狀及其病人的自我管理情況進行分析,重點闡述社區護士在促進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慢性病;自我管理;護士;作用
英國醫學會(BMA)報告:患有慢性病的人們應該掌握和控制自己的病情,而不是讓疾病來領導你的生活。慢性病控制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城市化、老齡化和全球化生活方式的變化,人類疾病譜發生重大轉變,慢性病已成為全球第一位的疾病和死亡原因,因此對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討及實踐研究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同時也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哮喘、關節炎、高血壓、某些呼吸系統疾病及抑郁和精神分裂癥等精神方面疾病。據估計,英國死亡人口中,85%與慢性病有關,36%死于心血管疾病,7%死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據我國衛生部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斷增加,已成為我國居民最重要的死因,我國 15歲以上人口死亡中,慢性病的死亡是傳染病的4.5倍。全國每天約1.4萬人死于慢性病,占全國總死亡人口的70%以上,城市地區高達85%以上。
額外的醫療支出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加劇了慢性病病人的個人和經濟負擔。與沒有或僅有一種慢性病的人們相比,患有兩種或以上的慢性病病人更有可能出現肥胖、不健康飲食和吸煙等情況。這種聯合發病率影響了個體的生活質量,并且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中國、印度和俄羅斯聯邦在今后10年可因心臟病、腦卒中、癌癥和糖尿病使國民收入損失10億美元,估計從2005年—2015年中國累計將損失5 580億美元。此外,由于這些疾病與年齡有關,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出現,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將顯著增高。據統計,60歲以上的人群有60%患有慢性病。
21世紀初,受發達國家慢性病管理成功經驗的影響,我國醫護人員逐漸認識到慢性病治療和控制效果除與病人病情和現有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外,尚有賴于病人的自我管理。
2.1 自我管理定義 對于慢性病病人來說,自我管理能力對病情控制的作用非常重要。所謂自我管理,就是通過主動調整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控制不當沖動,克服不利情境,尋求發展,取得良好適應的品質,其品質的好壞,即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
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指的是病人學會管理自身所患疾病必需的一些技能之后,在衛生專業人員的支持下,承擔一些管理慢性病的醫療和預防性保健活動。
2.2 自我管理的內容 自我管理包括自我效能管理和自我行為管理,自我行為管理又包括癥狀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緒管理、信息管理4個方面。
2.2.1 自我行為管理 ①癥狀管理:指慢性病病人主動使用處置措施或尋求他人的幫助來處理與慢性病相關癥狀的行為,以緩解病情。②日常生活管理:指慢性病病人采用主動的方式進行適當的運動,并且在飲食、活動方面注意避免誘發慢性病急性加重的因素,采取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③情緒管理:指一個人對自己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區分等能力和對他人情緒認識與適度的反應能力。④信息管理:指人對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的管理。
慢性病病人信息管理是指慢性病病人主動通過書籍、報刊、電視以及與醫務人員溝通等獲取與慢性病治療、康復、檢查、保健、藥物相關的知識并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保存。
2.2.2 自我效能管理 自我效能指的是個體對自己執行某一特定行為的能力大小的主觀判斷,即個體對自己執行某一特定行為并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的自信心。慢性病病人自我效能管理是指慢性病病人對自己執行癥狀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緒管理、信息管理能力的自信心。
2.3 提高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意義
2.3.1 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Van-Weert等研究表明,接受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病人,其藥物依從性、鍛煉和其他行為方面的依從性都明顯提高。
2.3.2 改善病人的健康狀況 賈蕓等研究結果表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進行糖尿病管理的基礎。
2.3.3 提高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質量 國內外已有多項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水平與病人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2.3.4 減少慢性病病人看病、住院次數 多項研究表明,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在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加強有效鍛煉和癥狀管理、改善健康狀況、減少看病及住院次數、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都有比較滿意的效果。
2.3.5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由疾病導致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情緒的不良反應會影響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行為表現。自我行為管理中情緒管理體現在以下兩方面:①相信自己在想做某些事情但實際不能做的時候,能控制自己的苦惱心情;②相信除了服藥以外,還有其他措施能減少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雖然自我管理基本上是獨立的個人問題,但是病人與醫護人員和專家門診之間的信息和決策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英國健康協會用“共同創建的健康”這一詞語來描述病人與衛生專業人員之間積極合作的伙伴關系。
慢性病病人的自我管理項目的開展不僅對病人和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有利,也對衛生服務工作者有利。家庭醫生、執業護士、基層和社區醫生將有更多的機會和動力去建議人們采取措施來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
個性化護理計劃在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慢性病病人之間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合作伙伴關系中的作用日趨重要。
個性化的綜合護理計劃主要是關于處理個人的全方位的需求,包括他們的健康、個性、家庭、社會、經濟、教育、精神、種族、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環境。
風險管理和危機的應急計劃也是至關重要的。
患有慢性病病人經濟壓力都很大。人口老齡化和隨之增加的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病人更加加重了這種負擔。政府通過提高他們對這類疾病的自我管理的技能和信心來提高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質量。護士在慢性病病人的照顧、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促進中起了關鍵作用。雖然護士一直承擔著促進病人增強自我管理意識的責任,但他們的角色變得更加明確,并且擁有更多的在第一線使用臨床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
R473
A
1672-5018(2016)1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