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河北保定 河北大學中醫系 071000
慢性胃病的中醫治療
劉爽
河北保定 河北大學中醫系 071000
慢性胃病發病緩慢,且治療過程漫長,對于患者的身體和生活都造成嚴重影響。中醫理論對于慢性胃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通過對于慢性胃病病癥的分析,有利于疾病的判斷和診治,中醫認為慢性胃病實為血氣不足,運行不暢所致。通過日常預防和服用湯藥可以有效治療慢性胃病。
慢性胃病;理論;治療
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良的飲食習慣,慢性胃病正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慢性胃病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種慢性病,一旦患病意味著漫長的治療過程,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具體的臨床醫學研究中,慢性胃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胃部疼痛不適、脹氣、惡心、泛酸、消化不良等癥狀,屬于中醫病癥中“胃脘痛”“嘈雜”“痞滿”等范疇。
慢性胃病的發病是比較緩慢,也容易為人所忽視的,常見的表征就是胃部的不適,但是并不是沒有一些具體表征,與西方醫學的借助器械診斷慢性胃病不同,在中醫理論中,對于慢性胃病的判斷主要集中于舌象和飲食方面的變化。
首先,慢性胃病患者的舌像會發生變化。《辨舌指南》上說:“辯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 視舌苔,可現六淫之深淺。”在中醫理論中,舌為胃的外在表征。舌像與慢性胃病之間的關系,主要通過舌苔的顏色,厚度和舌質等方面來判斷。正常成年人的舌呈現淡紅色,且舌苔淡白較薄;舌苔較薄呈黃膩顏色的患者,說明胃病情況較輕;患者舌紅苔黃厚膩,說明慢性胃病比較嚴重。對于慢性胃病的判斷,需要綜合這三者因素,如果舌苔和舌質的都發生較大變化,出現了裂紋舌、絳紫舌,說明患者病情長久,癥結嚴重,需要接受正規的醫學治療。慢性胃病患者治療病愈,其舌像也會轉為正常。
其次,慢性胃病患者另外重要的表征就是患者飲食方面會發生變化,輕度慢性胃病患者飲食能力減弱,食欲不振;較為嚴重者胃部疼痛,無法進食。說明胃中食物存在殘留消化不了,結合西醫的胃窺鏡觀察,這一癥狀基本與病癥相符。因此,從這些方面,醫生或者患者可以根據患者的飲食信息來判斷患者的病情,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第三,慢性胃病的并發癥,慢性胃病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雖然并不具有針對性,但是就有輔助作用。慢性胃病的常見病有胃出血,因為慢性胃病會造成胃部粘膜萎縮變薄受損,同時外在食物磨損會導致胃部粘膜糜爛出血,在嘔吐和排便中可以觀察。胃潰瘍,胃潰瘍是慢性胃病的重要并發癥,胃部粘膜糜爛和潰瘍,通過胃窺鏡檢查可以發現。同時慢性胃病要謹防胃癌的病變。總之,通過慢性胃病的并發癥,我們能夠更好的判斷慢性胃病患者的病情,同時也要預防慢性胃病的并發癥。
慢性胃病的治療手段很多,基于其發病較為緩慢,且治療過程較為漫長,較難根本治愈等特點,患者對于中醫的治療理念接受度很高。中醫理論中對于慢性胃病有自己的見解和治療方法。
健脾為主,脾胃是人氣的后天根源,脾胃能力的大小與人體正氣的強弱直接相連。脾胃弱則體內正氣不足,正氣不足則百病侵蝕,侵害身體。《脾胃論》曰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在人體臟器中的重要作用。以攻邪為主,補虛為輔。胃為六腑之一,六腑的生理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在中醫用藥方面主要是以攻邪為主,慎用補虛藥,因為這類藥物易滯氣礙運,不利于血氣運行。調理氣機為關鍵,脾胃居中焦,為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各種病因作用于機體,使中焦氣機升降失司,以致發生慢性胃病。
對于慢性胃病的治療方法主要體現為兩方面,一方面中醫治未病理論下的慢性胃病的預防;另一方面中醫草藥的合理服用。中西醫對于慢性胃病的治療都有自己的特色之處,中醫治療慢性胃病體現在對于胃部損傷較小,且治療病根更為根本。
中醫治未病理論對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內經》中早有相關記載。對于身體無疾的正常人而言,在日常的起居飲食方面進行預防調攝,能夠起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對于疾病患者,對于病情的緩解也有很好的效果。對于慢性胃病疾病的預防,第一,要注意飲食,選擇易消化食物,對于豆類等硬果類都要煮透,食物要保持新鮮,不宜存放過久,禁忌使用烈性食物,如酒、辣椒、芥末,食物不宜吃過甜、過咸、過濃、過冷、過熱。第二,注意運動作息,適當運動有利于食物消化,久坐不動,會造成食物在胃中的積聚。
慢性胃病所引起的胃部疼痛,主要是脹痛,對于胃痛的止痛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理氣止痛法,通過氣理的梳理,血氣運轉正常,用方劑有金鈴子散、香蘇飲、柴胡疏肝散等;第二,緩急止痛法,慢性胃病所導致的胃部潰瘍和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表現為饑餓感,吃些東西會有所緩解,這類癥狀主要是中虛里急所致,服用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效果較好;第三,化瘀止痛法,這一方法主要是對于萎縮性胃病患者,癥狀主要特點是疼痛持續時間較長,沒有淤血癥狀,可選用失笑散、制乳香、制沒藥、參三七、丹參等。
[1]姚希賢,孫玉鳳.慢性胃病的治療體會[J].新中醫,2000.
[2]竇國祥.堿性反流性胃炎治以清膽和胃[J].中醫雜志,1995.
[3]薛麗輝.曹林老師運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經驗[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
[4]柴可夫.慢性胃炎.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
[5]葛惠男.慢性胃病中醫治療.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187
[6]姜夏胃安湯中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9例[J].李勝旭.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24)
[7]謝晶日教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淺析[J].李柏,梁國英.中醫藥學報.2013(06)
[8]甘涼養陰法治愈胃脹驗案1則[J].徐麗嬌,肖倩倩,馬伯艷,王艷.中醫藥通報.2013(01)
R259
A
1672-5018(2016)11-202-01
劉爽,1993年7月,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中醫系,中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