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紅
(銀川國龍醫院藥劑科 寧夏 銀川 750004)
時辰藥理學主要是研究人體隨時間的變化對藥物產生的不同反應[2]。通過對該領域進行研究可以發現人體的生物節律性。時辰藥理學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的藥理效應和毒性的變化規律均與時辰藥理學有關[3]。為了進一步探討用時辰藥理學指導臨床用藥的理論,筆者進行了以下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人體內激素的分泌、酶的活性和血漿蛋白的含量都會呈現出晝夜節律式的峰谷變化。因此,人體對于藥物的吸收、利用、代謝和排泄也會呈現晝夜節律性變化。在臨床上,不同時段內使用同劑量的同種藥物對患有同種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可見,科學的用藥時間對于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臨床醫生在制定用藥方案時應考慮人體的生物節律,從而選擇最佳的用藥時間對患者進行治療。
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發作的高峰時段為24:00至5:00之間。支氣管哮喘患者機體的主要病理變化為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增加、氣道炎癥加重等。此時,由于患者血液中腎上腺素和CAMP的濃度較低,而組胺和乙酰膽堿的濃度較高,使得其氣道內的阻力增大,從而導致其發生哮喘。因此,平喘類藥物的用藥劑量應為“日低夜高”,即患者于22:00左右服用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以使其支氣管平滑肌得以擴張,并使藥效得以跨過其呼吸能力最弱的4:00至6:00之間,然后服用適量的糖皮質激素,以改善其機體的抗炎能力。
人體24小時動態血壓曲線呈“兩峰一谷”的“長柄勺”形狀。可見,不同時段內人體血壓的變化情況具有一定的規律,即9:00至10:00之間、16:00至18:00之間為人體血壓的高峰時段,02:00至03:00之間為人體血壓的低谷時段。臨床醫生可根據人體血壓變化的特點,為高血壓患者選擇最佳的用藥時間,即7:00左右和15:00左右。高血壓患者在這兩個時間服用降壓藥,可以取得較好的降壓效果。
心絞痛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也存在晝夜節律性,即6:00至12:00之間為心絞痛患者病情發作的高峰期。有學者指出,與在其他時段服用相比,在清晨時服用硝苯地平對于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的療效更好。在患者用藥后5小時至6小時,硝酸酯類藥物的藥效可達到最佳。因此,臨床醫生應指導心絞痛患者在6:00至8:00之間服用硝苯地平和硝酸酯類藥物。
皮質激素分泌紊亂會引起人體多系統功能的失調。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若突然停藥會引發其腎上腺皮質功能失調,從而會嚴重影響其機體功能。因此,患者若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臨床醫生可指導其每天或隔天7:00至8:00之間服用該類藥物,并告知其不得私自延長服藥的間斷時間。這對于減輕患者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反饋抑制、避免其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和皮質萎縮都極為有益。
糖尿病患者尿糖和空腹血糖的變化情況均具有晝夜節律性。人體對胰島素注射液最為敏感的時段為4:00至5:00之間。因此,在此時段使用胰島素注射液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最佳的降糖效果。臨床研究發現,患者在用餐前30分鐘或用餐后30分鐘口服胰島素的臨床效果最好。因此,臨床醫生在使用胰島素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應注意選擇用藥時段,以減少其胰島素的使用量,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
與正常細胞相比,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繁殖會表現出不同的生物節律。正常細胞在16:00至17:00之間達到生長的高峰期,而腫瘤細胞的生長高峰期則有兩個,分別是10:00至11:00之間和22:00至23:00之間。因此,對腫瘤細胞進行化療應選擇腫瘤細胞的生長高峰期和正常細胞的非快速分裂時段,即上午或晚上。這樣既能夠確保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率最高,又能使正常細胞的受損率降至最低。
人體的胃酸分泌量在20:00至22:00之間達到高峰期,而在餐后服用抗消化道潰瘍藥的臨床效果也要優于在餐前服用。因此,臨床醫生可指導消化道潰瘍患者根據實際情況在睡前服用抗消化道潰瘍藥,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臨床醫生在為患者制定用藥方案時,藥物的血漿半衰期和人體的生物節律均為非常重要的藥動學參數。隨著時辰藥理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臨床醫生在為患者制定用藥方案時,也會更多地應用時辰藥理學的理論,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時辰藥理學在臨床上的應用前景較為可觀。
[1] 張秀梅,張毓敏,吳海燕.時辰藥理學與臨床合理用藥[J].中國醫藥2013(3)
[2] 俞茂華.口服降糖藥治療糖尿病的現狀與進展[J].中國新藥與臨床,1997,16(2):945
[3] 章春曉,高毅,郁小紅.口服藥的口服方法及給藥時間[J].中國療養醫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