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沙永生 孔輕輕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 300060)
?
肺癌患者術后并發腦梗死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王煜 沙永生 孔輕輕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 300060)
目的 探討肺癌患者術后并發腦梗死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5例肺癌術后并發腦梗死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措施。結果5例患者經對癥處理后,2例治愈,2例好轉,1例死亡。經分析認為患者高齡,術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術前禁食水時間長,術中低灌注,術后高凝狀態,術后房顫等可能是誘發腦梗死的原因。結論術前預防,術中及術后控制血壓不能過低、術后早期活動等,是減少和降低肺癌術后患者并發腦梗死的重要護理措施。
肺癌術后; 腦梗死; 護理
Lung cancer; Infarction; Nursing
腦梗死是外科術后少見而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其發生率為0.08%~2.90%不等[1],具有高致殘及高致死等特點,肺癌術后并發腦梗死由于治療手段受限,預后較差,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及心理負擔。我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共發生5例肺癌術后并發腦梗死的患者,現就其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1.1 一般資料 本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齡55~76歲。5例患者均應用全身麻醉,手術方式為左全肺切除1例,左上肺葉切除1例,右中上肺葉切除1例,右上肺葉切除2例。術前合并疾病:高血壓3例,口服降壓藥治療,術前血壓控制在17.3~21.3/11.3~14.7kPa(130~160/85~110 mmHg)糖尿病2例,口服降壓藥治療,術前血糖控制在7.2~12.6 mmol/L。2例患者術前6個月~1年曾出現小面積腦梗死史,均已痊愈,無任何后遺癥。1例患者術后出現快速房顫心律,經對癥治療后轉為竇性心律。
1.2 臨床表現及轉歸 5例患者均在術后12 h~5 d發病。表現為不明原因煩躁、頭痛嘔吐、失語、漸進性肢體麻木、無力、偏癱,有2例患者出現深度昏迷。請神經內科專科醫師會診,經頭顱CT和(或)MRI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分別為一側大腦大面積腦梗死1例,腦干梗死1例,基底節腦梗死3例,隨后轉神經內科治療。轉歸:治愈2例,好轉2例,死亡1例。
2.1 年齡 研究表明,年齡是普外科手術后并發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之一。Selim 等[2]認為術后腦梗死的發生原因與年齡及性別(年齡>70 歲,女性)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一種或多種疾病,這些已構成腦血管意外的高危因素。本組患者中年齡在55~76歲。
2.2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美國一項長達18年累計13萬多例關于非血管、非心臟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腦梗死的研究[3]顯示,糖尿病可使圍術期腦梗死的發生率升高25%,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也是圍術期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本組患者中有高血壓3例,糖尿病2例。高血壓和高血糖均可引起顱內大小血管粥樣硬化,成為腦梗死的病理基礎和根本原因。
2.3 術前禁飲時間過長 術前長時間禁食水可致血液濃縮,黏稠度增加,在此狀態下進行手術,容易出現血流動力學改變[4]。
2.4 術中低灌注 手術過程中因出血過多而致血壓偏低,或者為減少出血而施行低血壓,均可導致腦灌注不足。如果術后補液不及時或由于心功能等原因限制補液量,腦組織處于持續的低灌注水平,極易出現腦梗死[5]。
2.5 術后高凝狀態 研究顯示,術后未行抗凝治療的患者中,腫瘤患者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是非腫瘤患者的2倍。肺癌患者術后因心肺功能限制補液量及飲水量,為預防心功能不全應用利尿藥物,開胸手術患者疼痛劇烈致活動受限等,均可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增加了腦梗死的發生率。
2.6 術后房顫 肺癌術后并發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為15.94%~70.9%[6-7],其中以房顫最為常見。房顫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房顫不但可加重原有的心臟病,更大的危害是容易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隨血液運行,可導致腦梗死[8]。
3.1 術前預防 術前必須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伴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對于糖尿病患者,宜將血糖控制在適當水平(8~9 mmol/L)[9];對于有術后腦梗死危險因素的患者,要嚴格掌握術前禁食水時間,對于連臺手術的患者,遵醫囑及時給予靜脈補液,并評估患者有無出現脫水的癥狀。術前均常規給予霧化吸入及氧氣吸入,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包括腹式呼吸、縮唇呼吸、有效咳嗽訓練,以提高有效肺通氣,改善肺功能。
3.2 術后預防 胸外科手術過程中需撐開肋間隙或切斷肋骨,胸壁和肋間神經的損傷較大,術后留置胸腔引流管,導致術后疼痛劇烈,患者不愿意主動活動。要向患者解釋早期活動的重要性,患者活動時給予按壓傷口以減輕疼痛。全麻清醒后病人血壓呼吸平穩即可協助病人1~2 h翻身1次及肢體被動屈伸活動,術后第2天起指導患者行肢體功能鍛煉操。協助患者取半坐臥位,并抬高下肢20°~30°,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術后遵醫囑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鈣0.3 mL皮下注射,1次/d,另外從術后第1天起即應用足底靜脈泵30 min/次,4次/d,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3.3 術后并發腦梗死的護理
3.3.1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瞳孔大小、對光反射及癱瘓肢體肌力活動的變化是提示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患者術畢回病房時,與麻醉師及手術室護士交接患者的生命體征、手術方式、胸腔引流管、傷口輔料及皮膚情況外,還應仔細詢問術中血壓變化情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及肢體活動情況,并將高齡、有心腦血管病史者列入觀察重點。術后攜帶自控鎮痛泵者,應每隔1~2 h喚醒1次,并檢查患者的肢體活動情況。對于麻醉已清醒的患者一旦出現不易喚醒,醒后表情淡漠,不能正確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后很快入睡,即提示患者出現嗜睡,應認真查找具體原因,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進行處理。
3.3.2 監測血壓 對于高齡高血壓的患者,術中及術后的血壓控制均不能過低。對血壓顯著增高多年,未接受過正規降壓治療的患者,更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低,以避免低灌注致腦梗死。急性期的腦梗死患者血壓會明顯增高,主要是因為患者疼痛、應激反應、顱內壓增高、腦組織缺氧等因素的影響。靜脈應用擴血管藥物時,速度要慢且準確,因此,需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密切監測。
3.3.3 監測體溫和血糖 伴有體溫升高的患者,需要及時給予物理降溫治療,必要時給予解熱鎮痛藥物治療。血糖的波動會導致腦損傷的加重,對預后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體溫和血糖,發現異常并盡早處理,以改善患者的預后。
3.3.4 呼吸道管理,預防肺部感染 術后常規給予氧氣霧化吸入,2次/d,以稀釋痰液,協助病人拍背咳痰。若痰液較黏稠者,可增加霧化吸入次數(3次/d或4次/d),并給予口服化痰藥物,或大劑量氨溴索[10]靜脈泵入以降低痰液黏稠度,預防術后肺不張,肺部感染。對于昏迷患者,若痰液黏稠,主管醫生給予鼻導管或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臥床期間,每2h協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
3.3.5 加強基礎護理 患者治療過程中, 必須保證絕對臥床休息。在做好傷口護理、引流管護理、呼吸道護理的同時,需加強對口腔、尿道和皮膚等的護理,為避免患者出現感染或者發生褥瘡, 需定時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尤其是昏迷的患者。
3.3.9 康復鍛煉 早期為病人做患側手指被動屈伸,關節旋轉、伸展等輔助運動,同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體位[10],要舒適并符合正確的功能為,避免發生關節攣縮和肌肉廢用性萎縮,對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極為重要。
肺癌患者術后并發腦梗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護士應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精神狀況,做好術后護理,及時發現病人異常狀況,降低各種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提高術后生活質量。
[1] 陳修芬,鞠春成,劉玉艷,等.普外科手術后期并發腦梗死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32):6321-6324.
[2] Selim M. Perioperative stroke [J]. N Engl J Med, 2007,356(7):706-713.
[3] Sedlaczek O, Caplan L, Hennerici M. Impaired washout--embolismand ischemic stroke: further examples and proof of concept [J]. Cere-brovasc Dis, 2005,19(6):396-401.
[4] 王麗姿,李亞潔.傳統術前禁食原則對病人影響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63-263.
[5] Kim D, Lee SH, Joon Kim B, et al. Secondary prevention by stroke subtype: a nationwide follow-up study in 46 108 patients after acuteischaemic stroke[J]. Eur Heart, 2013(34):2760-2767.
[6] Barni S, Labianca R, Agnelli G, et al. Chemotherapy-associated thromboembolic risk in cancer outpatients and effect of nadroparin thromboprophylaxis: 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OTECHT study [J].Translational Med, 2011,179:1186.
[7] 孟祥武,唐榮華.老年腦梗死合并房顫56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648-649.
[8] 趙嘉華,初向陽,薛志強,等.352例高領肺癌術后心律失常的危險因素分析 [J].中國肺癌雜志,2011,14(3):251-255.
[9] 何浩,沙永生,孔輕輕.肺癌患者全肺切除術后并發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11-1014.
[10] 鄧曉玲,趙斌,汪健,等. C 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與腦梗死體積及近期預后的關系[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2(3):591-503.
王煜(1983-),女,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73,R734.2
B
10.16821/j.cnki.hsjx.2016.11.023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