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煦
鮮花、美女、舞臺、拉票……這一幕恍若選秀活動的“大場面”,卻是為創業者而來。
1月8日,歷時一年的全國性創業品牌賽事——2015創富中國年度總決賽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Xtalpi(深圳晶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E泊車(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債全網(北京中安德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恩信律師事務所)分別獲得年度總決賽冠、亞、季軍。
“這應該是創業最好的時代。”左手拿著主辦方獎勵的5萬元支票、右手拿著一摞投資人名片的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客戶總監周成剛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1 月8 日,2015 創富中國年度總決賽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

在南昌紅谷灘新區味粽眾創空間,絕大多數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都是輕資產公司。
創業比賽為地方“雙創”升溫
舉辦創業大賽,正在成為當下中國各地熱火朝天的創業創新大潮中最吸引眼球的載體,地方政府對此不遺余力,南昌只是一個縮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龔建華近日表示,“雙創”要升溫,必須在全市營造關心創業創新、支持創業創新、參與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
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管委會主任周亮看來,引進高品質、高品位的創業、創新賽事,是南昌市全力推進“雙創”示范的具體體現之一。“凡是對‘雙創有力的,正能量的,我們政府都會支持。對所有有影響力的賽事,我們都非常歡迎。”
從比賽的觀眾席也可以窺見主辦者的良苦用心。決賽當天,南昌市所轄14個區縣的“雙創”示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全部到場,全市共創空間的孵化團隊以及一些南昌當地的大學生創業者也在現場觀摩了比賽。
火爆的創業賽事自然得到各地政府的青睞。青島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監管五處副處長勞琳琳全程觀摩了南昌的比賽,她告訴記者,希望明年決賽能放在青島辦,青島也需要這種氛圍。
觀眾顯然只是一場創業比賽的“配角”,作為“主角”的資本方和創業者如何看待類似的比賽?創富中國總決賽評委、創勢資本董事長湯旭東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他幾乎每月都能接到各地舉辦的創業比賽的邀請。他同時坦言,“真正的好項目,融資合作在聚光燈對準之前就已經談完了。”
湯旭東的感受在本屆創富中國的冠軍項目晶泰科技(Xtalpi)上得到印證,這家旨在通過大數據技術提供生物制藥晶體預測服務的公司包攬了總決賽三項大獎:年度總冠軍、最具商業價值獎和最受媒體關注企業獎。“公司成立以來,就已有多家機構提出了很有誠意的投資愿望。” 該項目負責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馬健表示。
而亞軍獲得者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戶總監周成剛,對他的南昌之行顯然十分滿意,“A輪投資已和幾家機構達成意向,正在洽談投資細節。”他所在的公司旨在用云平臺技術解決大城市私家車主停車難的問題,在此之前他已參加過兩個全國性的創業比賽,“從結果導向看之前我們好像無功而返,但對宣傳推廣公司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位多次參加創業大賽的媒體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在沒有長出光環之前,創業者需要面對投資人和媒體的質疑,更需要承受資金、市場、管理等多重壓力。“一家成功公司身后,已有99家類似的企業倒在路上。”
是缺錢,還是缺好項目?
2015年6月,南昌市入選了由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聯合評選的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這意味著從2015年開始,連續3年,南昌市每年將獲得中央財政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專項扶持資金3億元,共9億元。南昌市財政局副局長秦鼎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除國家獎勵的9億資金以外,省里還補助了3億。另外市里面眾籌,我們各個縣區合計起來有36億以上資金,來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加快創業創新的發展。”
有了資本的強力后盾做支撐,一批創業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在南昌落地生根。一個城市的雙創能否落在實處,絕非政府一腔熱情那么簡單。地方政府、創業服務機構、資本方、創業者,能否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關乎創業生態的健康和可持續。
記者在創富中國決賽期間廣泛采訪了各界人士,在資本方看來,目前創業環境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好項目依然匱乏。東霖資本創始人屈衛東的觀點頗具代表性:“真正依托技術創新驅動,具有成為獨角獸企業潛質的項目偏少。”
與資本方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的現狀則是,很多創業者在感慨“資本寒冬”,空手而歸是絕大多數創業者參加創業比賽后的事實結果。滿頭白發的創業者、嘉合百善副總裁劉軍帶著他的“智慧養老”項目悻悻離開了南昌,“健康產業的回報周期太長,投資人更青睞短平快項目。”他的語氣中略有不甘。
作為此輪創業熱潮中“左手”承載政府、“右手”對接市場的眾創空間,對這個問題又有怎樣的看法?
“把創業創新從運動變成浪潮,需要一個過程。”紅谷灘新區味粽眾創空間運營負責人、江西互聯智園商業運營管理集團副總裁晏鳴壹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創業運動成為創業浪潮,政策、資金、人才這三個要素要做一些優化。”
“現在政府對創業創新的政策不是少而是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政府各個口子都出政策,但真正到了企業尤其是創業創新的小微企業這里,政策找不到北了。”晏鳴壹建議:關于扶持雙創的政策要“打個包”,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過程中,可以考慮讓最了解創業者訴求的眾創空間幫助政府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政府要為創業者融資“擔保”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在創業者普遍最關心的資金方面,以紅谷灘新區味粽眾創空間為例,絕大多數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都是輕資產公司,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而地方資本更喜歡在政府擔保的前提下跟進。一位要求匿名的江西資本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希望政府出引導資金,引進民間資本成立合作基金,用基金的專家眼光來投項目,來讓有夢想的團隊能夠獲得最初始的基礎基金。”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外經貿局局長徐仲平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資金完全通過市場很難融到,因為市場是逐利的,不會讓你試錯,但政府就要有這種寬容。”
“看項目、挑人才、對商業模式的判斷不是政府官員的強項,政府引導資金的目的是為基金擔保,表明支持這個項目的官方態度,但是一定要用專業人做專業事,讓資本市場有能力的人來運營這筆資金做產業投資,使用杠桿效應來撬動市場。”晏鳴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