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嶺
2015年12月29日,哲里木大橋東邊的造雪機正在揚揚灑灑地造雪,橋頭的空地上壘起的冰塊正在形成冰雕。當地居民指著不遠處的河道告訴記者,2016年這一帶改造完成,整個兒通遼就全部漂亮起來啦。“這幾年,通遼的變化之快是十分驚人的。”
蒙東中心城,內蒙古新的經濟增長極

近幾年來,通遼經濟排名已躋身內蒙古盟市前四位,2014年GDP達到1886.8億,繼續保持著“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通”的前四位格局,增速更排在全區第二位。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通遼全市生產總值為1900億元,財政收入120.5億元,依然保持著高增長。
據通遼市宣傳部副部長武隨文介紹:包括蒙東和東三省在內的近40個地級市,電流、物流、資金流方面,通遼皆排在前列,經濟排名也在前十位。這說明近幾年在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道路上,通遼確實起到了溝通兩省(遼寧和吉林)一區(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2006至2011年間,內蒙古自“呼包鄂”經濟快速發展之后,曾提出振興蒙東經濟、東西部協調發展的理念。錫林郭勒、赤峰、通遼、呼倫貝爾、興安盟皆屬于蒙東地區,各地相繼提出打造蒙東中心城的概念。
相比較而言,通遼的明顯優勢是區位交通:距沈陽和長春僅有200多公里,距營口和大連兩大海港500公里左右。
由于陸路交通發達,通遼是周邊500公里范圍內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據當地一位官員介紹:通遼市的商家大多是一級批發商,很多商品都是從通遼批轉到周邊城市的,因而通遼近幾年來三產發達,主城區科爾沁區人口曾一度上升到80多萬。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出臺后,通遼作為歐亞大陸草原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的位置已十分明顯,遼寧省提出“遼蒙歐”運輸大通道概念,將通遼納入其中,大連市與通遼市還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議。融入國家“走出去”戰略使蒙東地區在整個內蒙古層面變得越來越重要。
通遼作為蒙東中心城的格局在2011年已基本確定。內蒙古在西部呼包鄂經濟發展趨緩的時候,需要在東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極,自治區為了推動蒙東發展,將經濟大市鄂爾多斯市的市委書記杜梓調任通遼出任書記并兼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編者注:杜梓現任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此期間,通遼市為全面打造蒙東中心城做了整體規劃。
通遼出臺新規劃:
對接東北,引領蒙東
記者獲悉,2015年底通遼市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報請了一個城市整體規劃[《通遼市城市整體規劃(2014-2030)》],而這一規劃早在2011年便已啟動,4年間歷經多次論證和意見征求。
全國人大代表、通遼市委原書記杜梓曾在全國兩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遼市與東北三省地域相鄰、人脈相通、文化相近,主動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發展,是實現通遼在內蒙古東部地區率先崛起,東北全面振興雙贏的戰略抉擇。”
據了解,此次通遼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確定的五條發展戰略中,第一條就是“對接東北,引領蒙東”,而發展目標是“東北地區區域中心城”。
近年來,通遼一直積極主動融入東北。

結合通遼本土特點和對周邊經濟的融入與影響,通遼形成了三大產業集群:北部鋁工業新材料和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中部自主創新高端產業集群;南部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和綠色經濟產業集群。
為改變空間布局,強化樞紐建設,通遼主動推進通遼至沈陽高速公路建設等,形成多式聯運的大交通網絡。2012年,通遼市啟動了幾個大型專業綜合物流園區,目前,集裝箱專列從通遼內陸港可以直達營口、大連碼頭。
2015年12月18日,通遼市大連港綜合保稅物流園開園,這是通遼市政府與大連市政府及大連港集團戰略合作取得的新進展,幾天之后,京沈高鐵通遼項目啟動,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巴特爾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實施通遼至京沈高鐵項目,對于促進人口較多,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的蒙東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通過京沈高鐵連接京呼高鐵,構成了內蒙古東西高鐵大通道的主干,將有力支撐自治區未來的發展。
通遼市的準確定位為其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雖然也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但各大項目的推進速度還是很快。通遼作為蒙東中心城地位已經確立,服務于兩省一區的功能正在顯現。
補不足、提檔次,蒙東中心城升級
記者在通遼采訪時,很多人都在談“創城”:通遼市委書記羅永剛用手機拍照對比變化查進度;市長包振玉坐公交感受服務質量;盡管寒風凜冽,許多路口都有志愿者在為通遼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服務。通遼市住建委一位人士說:通遼目前正在全面“補短板、惠民生、提檔次”,城市設施和城市文明都將在2016年有所升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國內多個知名地產品牌都在通遼市有項目。當地人士認為,這些品牌地產商進入,定有其充分的投資理由。究其原因,帶動城市發展的兩大動因一是人口、二是經濟。
據通遼市住建委副主任高繼業介紹:通遼城區人口以每年平均兩萬人的規模增長,主要原因是二產和三產帶動,目前城鎮化率僅為46%,城區人口增長的空間很大。
據統計,2015年1—11月,通遼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74.5億元,增速15.8%;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可達到10%,規模企業戶數達到608戶。十大支柱產業可實現產值2814億元。通遼正在體現其后發優勢。
由于城市規劃討論和制定時間較長,通遼主城區地產和商業項目運行較快,而部分能夠體現城市檔次的公共配套設施上馬較晚。補足短板,提升城市檔次的項目一旦完成,蒙東中心城便會更具吸引力。
市委書記羅永剛曾在通遼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說:重點項目要強化調度,加快推進,緊緊抓住當前有效施工期,奮力沖刺,加快項目建設步伐,確保項目如期高質量完成。
近日,通遼市獲評“2015中國大陸城市氧吧50強”第15位。通遼市住建委一位人士表示:該排名不一定權威,但卻是一種鼓勵,通遼主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32%,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18%,為配合蒙東中心的戰略規劃,這座城將來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