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隨著2015年10月29日抗戰勝利70周年1元普通紀念幣兌換結束,抗戰紀念幣的話題才漸淡。此次如此大規模的宣傳讓更多的普通市民開始加入到紀念幣的收藏大軍中來。而這種局面的形成,也得益于紀念幣市場在近幾年來頻頻爆出的高價回收的案例。也正是由于不少收藏者嘗到了紀念幣升值的甜頭,更多的稀有紀念幣開始以數百甚至上千倍的回收價值出現在收藏市場上。但是,對于沒有收藏經驗的市民來說,以收藏紀念幣博取升值效應來理財真的靠譜嗎?
業內專家表示,本次抗戰紀念幣的發行的確具有收藏價值,但升值空間并不大。這是由于本次紀念幣發行量較大,另外,材質為鎳包鋼,面值又比較低,所以相對于其他紀念幣以及目前收藏市面中比較火熱的幣種,升值焦點較少。
那么,升值紀念幣應該具備哪些特征呢,相關專家給出了答案,其中,比較顯著的特征有:
紀念幣發行具有重大的題材和特殊的紀念意義;
先進的鑄造工藝和精美的制作質量;
相對較小的發行數量,易于炒作;
很高的國際聲譽,即中國發行的各種金銀紀念幣曾多次在國際錢幣評比活動中獲金獎;
金銀幣作為一種貴金屬本身所固有的價值。
專家指出,這五個特征決定了金銀紀念幣成為特殊收藏品所具有的特殊投資價值。近十年來,我國紀念幣升值率雖然較高,但局限性較強。投資者聽聞的大部分高升值紀念幣,其實只占紀念幣發行市場中的一小部分。
專家提醒市民,切忌盲目購買紀念幣等藏品。紀念幣也講究“出身”,中國人民銀行以及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一些造幣廠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和紀念章,如工商銀行目前銷售的熊貓金銀紀念幣,因權威性較高故收藏價值大。而其他企業生產的紀念產品,最好謹慎購買。另外,在收藏過程中也不要盲目跟風,以免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