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次中東行譜寫“一帶一路”之緣
1月1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塞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魯哈尼邀請,于1月19日至23日對三國進行國事訪問。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外交的開篇之作,這是西亞北非動蕩5年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到訪中東。
在外交部1月18日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外交部副部長張明介紹,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是今年中國外交第一次重大行動,又適逢中國同埃及建交60周年,也是同阿拉伯國家開啟外交關系60周年。沙特、埃及、伊朗都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也同中國保持著友好合作關系。雙方政治互信日益在加深,經濟聯系也更加緊密,在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也正在順利發展。
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方與三國的有關合作涉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與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等高新領域,還就進一步加強教育、科技、文化等人文領域的合作達成新的共識。

中國與聯合國有關機構首次簽署PPP合作協議
國家發改委日前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合作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方面加強交流合作。這是我國政府機構與聯合國有關機構首次簽署PPP領域合作協議,標志著我國推廣PPP模式進入了國際合作新階段。
按照協議,國家發改委將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在PPP理論研究、經驗交流、業務培訓、實際操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雙方將在華合作設立PPP中國中心,積極參與聯合國有關PPP標準的制定,總結和推廣PPP實踐案例等。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要求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對惡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推行銀行代發工資制度。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近日印發 《關于組織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提到重點支持大數據示范應用、重點支持大數據共享開放、重點支持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重點支持數據要素流通。
中國人民銀行1月19日宣布,將加強預調微調,提前對春節前后的流動性安排進行布局,有效滿足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75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以及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轉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意見》,鼓勵無雇工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1月20日消息顯示,“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落后煤礦7250處、落后產能5.6億噸;2015年全國淘汰落后煤礦1340處、落后產能約9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