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摘要:近幾年我國咨詢業不斷飛速發展,但仍存在各種問題。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國咨詢業近幾年的發展態勢,然后從政府、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對我國咨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咨詢業;發展態勢;建議
1我國咨詢業近幾年發展態勢
1.1咨詢業的內涵及特點
現代咨詢需要掌握大量知識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需要對問題的各方面提供詳盡分析和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咨詢業是對第三產業中以咨詢服務為特點的行業的總稱。因其具有高度的智力性,也被稱為“智力服務業”,它的發展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作為一種智力密集型產業,咨詢業以它專門的知識、信息、經驗為資源,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提供解決某一問題的方案或建議。
1.2我國咨詢業的作用分析
現代咨詢業依靠智力成果服務于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不斷推動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優化配置各類資源,推進高端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其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2.1咨詢業發展有助于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其中,技術咨詢業能夠為農業、工業、建筑業和其他第三產業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管理咨詢業能夠通過提高工業、建筑業和其他第三產業的企業管理水平來推動這些產業的發展。
1.2.2咨詢業發展有助于推動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隨著各級政府不斷推進機構改革,推行簡政放權,決策內容變得復雜、多樣,決策責任感不斷增強,這就要求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然而許多決策不可能在政府部門或組織內部完成,需要依靠各類咨詢機構,這在客觀上推動了咨詢業的發展。反過來,迅速發展的咨詢業又能助推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1.2.3咨詢業發展有助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當今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各種信息迅捷傳播,對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適應變化,提高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個組織或企事業單位成功的基礎。而在提升創新能力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進行大量信息的搜集及決策。咨詢機構能夠為客戶提供各類有用信息及決策輔助,幫助客戶發展。
1.3我國咨詢業的總體規模及發展特點
近幾年,我國咨詢業取得了較大成就,總體規模不斷增大。(1)咨詢機構數量不斷增長,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2)咨詢從業人員規模穩步提升,高學歷者所占比重不斷加大,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3)咨詢機構資產規模持續提升,咨詢收入逐年上漲,社會效益日益凸顯。
但我國咨詢業也有其不足。(1)與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相比,咨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注重經驗的累積,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質的飛躍。(2)受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制約,有些企業資金不夠,無力也無心斥資請咨詢機構幫助企業發展。(3)我國傳統的咨詢業是一種社會公益性事業,其經費直接來源于國家的行政事業撥款,通常是免費或低費服務,導致咨詢服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不到合理體現。
2我國咨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我國咨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咨詢市場較為混亂、咨詢師水平參差不齊等。還有些咨詢機構名不副實,服務質量低下,影響咨詢業的聲譽及形象。下面從政府、行業、企業三方面做一個分析。
2.1政府方面問題
政府雖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咨詢業發展的導向性文件,但總體上缺乏具有實質性的立法和有效推動咨詢業發展的激勵措施。政府的咨詢項目主要以配給的形式委托給一些國有咨詢機構,民營咨詢機構難以獲得政府咨詢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咨詢市場的公平有序;另外咨詢業屬于高端服務業,而在稅收方面與普通服務企業無異,加大了咨詢機構的運營成本;咨詢業需要大量的信息數據做支撐,而目前我國的統計數據和信息資源難以共享,信息價格也無統一標準,隨意性強,令咨詢機構無法負擔。
2.2行業方面問題
目前我國咨詢業從總體上看,咨詢水平還不高,存在大量競爭無序的狀況。許多咨詢協會工作效果不盡人意,監管處罰缺失,未形成規范的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標準。一些小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顧職業道德,大打價格戰,出具缺乏可信度的評估報告,造成市場秩序混亂,妨礙了正規企業的正常運營;業內的一些公司缺乏相互交流和協同合作,力量單薄,無法與跨國公司競爭。
2.3企業方面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咨詢機構實力不強,自身定位不準,咨詢服務局限于一些熱門領域和行業,不能夠提供多領域專業咨詢。咨詢機構服務也不太規范,沒有咨詢案例數據庫,動態信息源不夠,與客戶溝通不足,造成客戶對咨詢機構的信任度降低。目前整個行業的人才維護體系也沒有建立,人才流動頻繁,新員工無法直接上手業務,需耗大量成本進行培訓,而培訓后員工往往頻繁跳槽,形成了惡性循環。
3我國咨詢業未來發展的建議
3.1政府層面
首先要大力培養咨詢業從業人才。我國應加大相關教育投入,把咨詢人才培養作為學校評價的重要因素,強化學生咨詢創業意識和素質,引進海內外領軍型咨詢創業人才并重點培養,扶持咨詢創業人才承擔的前景好的咨詢創業項目,給予政策傾斜及稅收優惠,提供項目設計、技術評審等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其次應建立咨詢創業投融資體系,鼓勵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參與咨詢業投資,大力吸收民間資金,鼓勵國際風險投資進入我國咨詢業,盡快培育資產評估機構、信用評估機構等來實現咨詢業風險投資的監管;再次應創建咨詢創業服務產業園,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的咨詢創業人才到園區創業,園區的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擔任職務,建立人才的雙向流動機制,探索高等教育學校咨詢專業設置,選擇重點咨詢機構作為實踐基地,大力發展咨詢培訓產業。
3.2行業層面
行業協會應建立咨詢業從業人員準入制度,提人員整體職業水平;咨詢機構在招聘時,除了注重人員學歷,還應注重人員的實踐能力和從業經驗,并加強在職咨詢人員的知識更新;建立和完善信譽評估機制,采取科學的方法對咨詢機構的業績、知名度、咨詢能力、業務水平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做出客觀、公正的評估,形成“黑名單”制度,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咨詢機構,整頓咨詢業執業環境。
3.3企業層面
我國咨詢機構應調整經營理念,找準市場定位,營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重視科學規范的咨詢程序,提高咨詢水平。咨詢機構應合理配置人員結構,使高、中、初級人才呈倒三角形;要積極開展在職咨詢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學習,提高員工的科技知識和職業技能;應加強與其它咨詢機構的交流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從而集約智力,產生群體智慧,實現成果的規模效益。只有加強資源整合、組建戰略聯盟、充分發揮合作優勢占領市場,才能與國際力量抗衡。應打破各自為政、自我封閉、重復建設的局面,實現企業間的合作和優勢互補,形成業務關聯、互惠互利的利益聯合體,才能在資產規模、技術含量、管理水平、專業人才等方面與國外機構一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