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煜文


中學生物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顯著的特點:概念性知識多而且分布跨度大,前后連接緊密。據調查,由于這些概念性知識多,學生上課只能一味地記筆記,沒有思考的時間;由于這些概念知識的繁雜,學生反映課后不能很好地整理出知識體系,容易遺忘較多的內容。而高考注重考查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所以教師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顯得尤為重要。高三一輪復習課以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知識信息為主要目標,通過學生自我建構知識信息網絡,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解題能力。概念超文本建構教學能從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也能為教師提供一種直觀的途徑來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
1 超文本建構教學的相關概念
概念超文本是將生物學概念以超文本的形式組織起來形成知識體系。一個概念超文本一般由節點、連線、超鏈接和文字標注組成。
(1) 節點:超文本的特性之一是鏈接,鏈接的點就是節點。節點可以是名詞、短語、圖片甚至動畫等表示重要信息。
(2) 連線:在一張超文本中表示節點之間的關系。
(3) 超鏈接:在兩張超文本之間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以某一超文本中的某一節點為起始,通過超鏈接跳轉進入另一超文本中的特定節點。這兩個節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邏輯關系。
(4) 文字標注:對于某些較為復雜的超文本可加上一些必要的文字標注,表示相鄰節點之間的關系。
所謂超文本建構教學是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信息加工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提煉后,形成超文本的教學方式。
2 超文本建構教學課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模塊中的“細胞增殖“復習課為例,運用超文本建構教學,對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訓練。
2.1 課前自主梳理知識信息
學生在課前先自主梳理本內容的知識信息,并且加以整理,建構自己的知識網絡,并以紙質超文本的形式呈現。
2.2 課內制作紙質超文本
(1) 教師將本節課的主要知識信息以問題串的形式提問,請學生單獨回答,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信息。
問題串如下:
① 細胞以什么方式增殖?
②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哪些?
③ 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上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這一段時期稱為什么?
④ 人為地將細胞周期分為時間較長的和時間較短的兩段時期,它們分別叫做什么?
⑤ 細胞在分裂間期進行了怎樣的特殊行為?
⑥ 這些行為是同時完成的嗎?
⑦ 分裂期可以依據染色體的形態及行為變化人為地劃分為哪些階段?
⑧ 各時期細胞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⑨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不同嗎?
⑩ 哪些方面不同?
(2) 學生組內分工,構建超文本。
教師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在構建超文本過程中,先小組集體討論,理順各個知識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查漏補缺。然后,小組成員之間再討論、修改、整理出一份較為完善的超文本作品,做為本小組的代表作。
2.3 分小組課堂展示
教師挑選有代表性的小組,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講解本小組構建的超文本。
2.4 小組互評
其余小組作為評委,小組代表講解結束后對其超文本作出點評,指出他們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教師適當補充,并對共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
2.5 課后修改完善,完成電子版
每個小組在課后通過小組討論,修改完善本組的超文本,完成電子學件。在此過程中,小組可整合他人的優點,同時應避免出現與之同樣的問題。
2.6 教師對各小組的電子學件進行單獨點評
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對學生的紙質作品進行了部分的點評,但是電子學件的制作并不是簡單、機械地搬運,而是學生經過思考將知識信息之間的關系建構進行了一些細微的調整之后制作而成。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制作的電子學件把關,對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單獨點評,幫助他們完成正確邏輯關系的構建和錯誤邏輯關系的糾正。
2.7 與之前的超文本進行鏈接
超文本建構教學的有效性并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某一節知識內容的復習整理,而是可以將前后跨度較大的知識信息鏈接起來,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框架。所以學生在每次完成本次超文本建構后,還需要將本次制作的作品與之前制作的超文本之間找出相應的聯系,將它們鏈接起來,最后形成一套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知識的超文本作品。
3 學生部分作品展示(圖1~圖5)
其中圖1中的“前期”這個節點通過鏈接④鏈接到圖2,圖2中的鏈接①“染色體”鏈接到圖3。在形成的作品中知識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一目了然;知識從有絲分裂細胞周期的劃分到動植物細胞紡錘體形成的不同,覆蓋全面且精細;知識呈現的方式圖文并茂,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知識信息。
4 小結
學生通過課堂構建紙質超文本、當堂展示和互評、課后修改和制作電子版超文本學件,將所復習的各知識點信息進行了整合。通過思考,學生將知識信息用自己獨有的形式組織起來,進行了多輪的復習,并且形成了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復習材料,方便在不同場合進行知識內容的復習和調取。這樣加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互幫互助、以強帶弱、以優助困,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此教學模式鍛煉了學生的信息組織能力。當學生熟練掌握此能力后,教師可以逐步將問題串的提出下放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為高考和以及今后的人生發展創造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馬清萍.概念圖在中學生物新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202-203.
[2] 孟蘇英,王玉峰.多媒體技術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2014(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