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穎名 戴潔瑩
摘 要:該研究立足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居民的對于景區游憩需求,對景區各類公共設施進行全方面調查分析,在科學的手段的輔助下得出在自由旅游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個性化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的案例分析,旨在幫助景區在建立適宜景區和游人共同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模式過程中完善和改進公共設施建設,加強景區與游人及自然環境兩者之間的環境協調性。研究具體運用AHM屬性層次模型建立對于景區各類公共設施的環境協調性分析評價體系,得出具體評價的關鍵因子權重。根據科學系統的計算結果可以得出對西溪濕地景區的的分析結果并為日后完善景區衛生設施環境協調性指明方向。
關鍵詞: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AHM屬性層次模型
一、景區公共設施
(一)概念
社會學定義中,公共設施是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其中公共衛生設施是在公共場所服務于社會大眾的重要部分,是現代化城市和風景區的重要組成元素。于是在景區的發展中,衛生設施的建設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在景區的生態可持續發展中更是扮演著關鍵的角色?,F代游客對于景區的要求不僅在于景區地理特質本身,而且延伸至景區的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是否完善合理。本研究從衛生設施出發,建立整個景區公共設施評價體系。
(二)分類
景區衛生設施大致可分為信息系統、交通系統、衛生系統、休息系統、照明系統、商業服務系統和景區管理系統設施。
(三)景區公共設施研究進展
景區各類設施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成為了近些年的研究熱點,學者大多致力于探究景區服務性設施與景區的生態協調性。我們發現研究中還未涉及景區總體公共設施評價模型研究,于是我們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AHM層次分析法,將抽象的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分析理論具體化為可實踐的分析模型。將在日后我們對景區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中應該將其對景區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評判,繼而改善其協調性將對景區環境的影響縮至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
(四)景區公共設施建設現狀分析
1.現狀分析
杭州最新環境研究報告顯示:采摘、踐踏和亂扔垃圾三類不良旅游行為的發生概率分別為6.5%、10.3%和12.6%。游客日人均產生的垃圾量為782 g,且桶外垃圾量占13.6%??梢娋皡^垃圾狀況令人堪憂。究其原因,大多與游客素質,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驹O施的精心設置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垃圾桶等景區衛生設施是游客游覽時最“親密”接觸到的部分,分布在整個景區的各處,影響旅游者體驗,如果有分布設計不合理之處馬上就會使景區衛生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它的規劃設計不僅影響公園的視覺美觀性、游客的行為體驗性,更是對整個生態環境的一種挑戰。
2.杭州西溪濕地公園景區
西溪濕地公園位于杭州市西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杭州城區西部,東起紫金港路西至繞城高速,南臨天目山路和五常大道 北到文新路延伸段,占地面積10.08 km2,先后分三期開發西溪濕地屬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原上的一塊積水洼地,以連片蜂窩狀結構的魚塘水池為主,河港湖漾與村落農田相間,是國內罕見的次生濕地?!皾竦毓珗@”既不同于自然保護區,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公園,它兼有保護、科研、教育、旅游觀光等功能。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肯定能在發揮濕地的三大效應即生態效應、社會效應、可持續利用效應上為全國作出示范。
二、基于AHM分析法建立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評價模式
(一)AHM層次屬性模型簡介
20世紀70年代運籌學家A.L.Saaty提出了現今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的AHP層次分析法,它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應用AHP方法,調查者通過將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間進行公式化的運算與比較,就可以得出不同指標的權重,從而較為準確地確定出相關因素的重要程度與影響程度。但AHP法在計算上相當的復雜,并且在處理問題時需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這給AHP方法解決問題帶來許多不便。屬性層次模型AHM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程乾生教授在研究AHP的基礎上于1997年提出的一種新的無結構決策方法,該方法不需要進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避免了大量的計算問題,應用更加簡便。該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也同樣適用于我們對于校園景觀環境評價體系的建立。
(二)西溪濕地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評價判斷矩陣的構建
用AHM法進行景觀評價體系的建立,首先必須建立3個不同細化程度的層次模型,層次模型的建立可以幫助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這3個層次一般包括第1層,即目標層A;中間層為準則層,即根據評價目標所要關注的主要方面列出來的準則層B1、B2、B3、B4;第3層為指標層,即影響目標實現的具體指標,是最為細節化的評價內容,是準則層內容的進一步細化本文矩陣結構如下。
1.目標層:指評價的預定目標或者主要評價目的,“西溪濕地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性評價”作為目標層A。
2.準則層:影響目標實現的準則或者研究與評價的對象,本文對于西溪濕地景區公共設施環境協調主要從如下5個方面考慮的:信息標識引導設施、交通設施(涉及無障礙系統設計)、衛生設施、休息停留設施、商業服務設施。
3.標準層:總共包含14個指標,其中按結構分可以大致分為:C11標識信息準確清晰、C12標識設計符合景區文化、C13標識分布合理;C21道路系統通達性、C22道路系統安全性、C23道路系統豐富度、C24特殊人群交通設施、C25游覽設施滿意度;C31衛生設施分布合理、C32衛生設施外形設計符合景區文化、C34衛生制度與環境;C41休息設施分布合理、C42休息設施外形設計符合景區文化、C43、配套設施完善
三、環境協調的景區公共設施的建設愿景
(一)主題明確 風格鮮明
設定景區主題,為景區設施設計做好方向定位,規劃景區內所需設施的種類、數量、風格,以及這些公共設施與景區內風景、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在景區規劃之初就應該明確景區類型,在統籌安排下進行景區公共設施設計。如美國的總統山景區,就都有一個鮮明的景區主題——美國文化,景區內的各類設施,如信息導覽設施、休息設施、衛生設施、交通設施等等,都體現出了景區鮮明的主題性。景區公共設施與景區文化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文化賦予了設施內涵,公共設施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應記錄歷史、傳承文化,而具有整體性主題性的景區公共設施也為景區的品質與感受提升做出了極大貢獻。
(二)整體規劃 各自完善
公共設施是景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連接游人與景區的中介,具有人性化的公共設施設計能真正體現出景區的可持續性和以人為本,是人與設施、自然的完美和諧的結合,這是一種景區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注重公共設施在各個區域各個時間空間的公共布置,以景區可持續發展的人性化道路最大需求為主。
參考文獻:
[1]王紫雯.城市濕地旅游開發中的景觀特質保護——以杭州西溪濕地為例[J].中國園林,2007(7).
[2]卜文娟,陸諍嵐.濕地公園游步道設計的探討——以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為例[J].人文地理,2009(4).
[3]江晝.風最區公共衛生設施的環境適應性問題的操討——以廬山白翻書院公共廁所的理筑設計為例[J].華中建筑,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