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澤 張春雨
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
韓玉澤 張春雨
目的觀察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50例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復合輔酶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治療10 d后心絞痛及心電圖治療總有效率92%、76%均優于對照組80%、60%(P<0.05)。結論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復合輔酶;臨床療效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臨床簡稱為冠心病,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臨床中將冠心病分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和慢性心肌缺血綜合征[1]。其中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類型,其發病機理為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變化基礎之上,發生了冠狀動脈內膜下的出血,粥樣斑塊發生破裂的同時暴露了血管內皮,使得血液成分尤其是血小板與纖維蛋白聚集在血管內皮及破裂處形成止血血栓,導致了冠狀動脈閉塞,使得心肌供血不足,從而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征。心絞痛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事件,很容易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驟停等,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同時也給社會和國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2]。作者應用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大連市友誼醫院心內科收治的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5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試驗組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6.9±8.1)歲;對照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65.9±7.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以及美國心臟協會(AHA)所制定的《2007年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療指南的更新》中關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療依據:患者經過冠狀動脈增強CT或經過冠脈造影,結果提示1支或1支以上的冠脈主干存在狹窄,并且其狹窄程度大于其直徑的一半[3]。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表現為下面3類:①靜息時心絞痛:臨床見患者常常處于沒有明顯的體力活動時甚則處于休息時發生的心絞痛癥狀,而且心絞痛發作時長持續20 min以上;②初發心絞痛:臨床中患者無心絞痛的病史,在1個月內既可以休息時突然的心絞痛發作,也可因勞累誘發甚至加重,疼痛的分級通常在Ⅲ級以上;③惡化勞累性心絞痛:臨床可見患者既往存在心絞痛發作病史多年,并且間斷反復發作,在近1個月內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增加,并且疼痛加重,有時難以忍受,心絞痛發作的持續時間與以前比較明顯的延長[4]。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③甲狀腺功能亢進未得到控制的患者;④嚴重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的患者;⑤不能耐受硝酸酯類藥物、消化性潰瘍的患者;⑥不愿參加實驗的患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常規予以吸氧,阿司匹林腸溶片50~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50~75 mg,少量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硝酸酯類藥物擴冠治療;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血壓、血糖增高的患者予以相應的常規治療方法[4]。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復合輔酶(貝科能)0.2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者0.9%生理鹽水中常規方法靜脈滴注,1次/d,共計10 d。
1.4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發作情況以及心電圖的變化。冠心病性心絞痛癥狀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和和心絞痛的持續時間降低>80%;有效: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降低>50%;無效: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減少<5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心電圖改善判定標準[5],顯效: 患者復查心電圖提示心電圖恢復到大致正常;有效:心電圖提示ST段回升>0.05 mV,仍未達到正常的標準,在相關的導聯上可見T波改變,或存在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但是較前有所改善;無效: 患者復查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加重: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提示ST段較前下降>0.05 mV,相關導聯的T波改變加劇,以及出現異位心律、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10 d后心絞痛及心電圖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復合輔酶(貝科能)是從新鮮食用酵母菌內經過分離提純而制取的含有如輔酶Ⅰ、輔酶A、還原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黃素核苷酸、1,6二磷酸果糖等含有多種輔酶成分的藥物。其所含有的輔酶類物質能夠直接參與人類體內的乙?;磻⒀趸€原反應、轉甲基反應。復合輔酶是從細胞學層次上直接激活或者參與人類體內的各種酶促及生化反應,可以調節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能夠起到促進體內物質代謝、促進機體內代謝從病態恢復至常態的作用。國外有報道發現復合輔酶在動物心肌梗死模型中具有一定的減少心肌梗死面積,促進心肌梗死恢復的作用,其內含有多種輔酶能夠消滅大量自由基等有害物質,減少功能損傷,促進細胞修復,對心肌具有增加心肌細胞代謝,減輕心肌損傷,進而起到了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國內有報道[6]復合輔酶能夠抑制心肌脂肪酸的β氧化,促進葡萄糖氧化,產生能量,能夠減少線粒體的損傷,從而保護心肌細胞受損。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10 d后心絞痛及心電圖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療效確切,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1]項英杰,孟娜.注射用復合輔酶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4):1542.
[2]陸再英,鐘南山,謝毅.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74-275,279.
[3]婁衛民,張偉華.貝科能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現代醫藥衛生,2009,25(7):985.
[4]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0,29(6):8.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9-73.
[6]侯圣貴.注射用復合輔酶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齊魯藥事,2006,25(7):2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mplex co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HAN Yu-ze,ZHANG Chun-yu.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ard Two,Dalian City Friendship Hospital,Dalian 116011,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complex co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complex coenzyme for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and electrocardiogram after 10 d of treatment as 92% and 76%,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80% and 6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Complex coenzyme shows precisely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omplex coenzyme; Clinical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04
2016-07-25]
116011 大連市友誼醫院心內科二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