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艷 盧翔宇 黃新翼 陳瑩瑩
利普液基細胞制片、液基超薄細胞制片機制片及傳統巴氏涂片在宮頸細胞學檢查中的比較分析
陳國艷 盧翔宇 黃新翼 陳瑩瑩
目的分析探討利普液基細胞制片(LPT)、液基超薄細胞制片機制片(TCT)及傳統巴氏涂片在宮頸細胞學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應用LPT進行婦科常規細胞學篩查者作為A組,應用TCT進行婦科常規細胞學篩查者作為B組,應用傳統巴氏涂片進行婦科常規細胞學篩查者作為C組,各5000例。對比診斷結果。結果B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為12.5%高于A組6.9%和C組8.2%,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66.67%,假陽性率為3.33%,假陰性率為6.67%。B組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87.50%,假陽性率為0,假陰性率為3.13%。C組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50.00%,假陽性率為5.71%,假陰性率為22.86%。結論相對于LPT及傳統巴氏涂片,TCT對于宮頸細胞學診斷具有更高的價值,是篩查宮頸病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利普液基細胞制片;巴氏涂片;液基超薄細胞制片機制片;宮頸細胞學;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6年1月來本院婦科體檢的人群,LPT 11301例、TCT 7029例、傳統巴氏涂片18939例,在其中各選擇500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為A組、B組和C組。三組患者均有性生活史、非妊娠期,沒有既往子宮切除史或是盆腔放療史。
1.2方法
1.2.1A組應用LPT檢查 應用美國利普系統對患者進行檢查,首先由臨床醫生取樣,使用專業的塑料毛刷取樣器對患者宮頸外口和宮頸管中的脫落細胞進行取樣;然后將細胞涮洗到專業保存液中送檢。在實驗室里,離心、取上層清液;將底部細胞團應用稀釋液稀釋到合適的比例,再次使用振蕩器混合均勻,然后應用加樣槍吸取50 μl的細胞液放置在玻片上,通過順時針涂抹成為直徑為2 cm的薄片,自然干之后使用濃度為95%的酒精進行固定,然后通過巴氏染色。
1.2.2B組應用TCT檢查 由臨床醫生取材,應用塑料毛刷對患者宮頸外口和宮頸管中的脫落細胞進行采集,將細胞涮洗于裝有Thinprcp送檢。實驗人員將標本瓶放入TCT制片機中,在過濾膜的高速旋轉下,將細胞打散、混勻,然后將細胞吸附到過濾膜上,最后將其印在玻片上制作成為直徑為2 cm,細胞個數在2萬左右的薄片;然后立即使用濃度為95%的酒精固定處理,同樣使用巴氏染色。
1.2.3C組應用傳統巴氏涂片檢查 采集患者宮頸外口的脫落細胞,均勻的涂抹在玻片上,應用濃度為95%的酒精固定,然后使用巴氏染色和鏡檢。
1.2.4陰道鏡檢查及活檢 對于細胞學診斷為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或以上病變的患者應用電子陰道鏡以及活檢,陰道鏡檢查方法為:本組研究中應用電子陰道鏡,將患者宮頸充分暴露之后使用面前將宮頸表面的分泌物輕輕拭去,使用盧氏碘以及濃度為3%的醋酸了解患者的病變范圍,使用綠色濾光鏡觀察患者宮頸處的血管形態。根據國際陰道鏡和宮頸病理會議中規范化標準進行陰道鏡診斷,宮頸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級或以上表達為組織學陽性。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患者的細胞學診斷結果對比 B組患者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IS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及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的陽性檢出率為12.5%,高于A組6.9%和C組8.2%,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A組和B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對比[n(%)]

表2 B組和C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對比[n(%)]
2.2三組患者與陰道鏡活檢病理檢查的符合率對比 A組患者中陰道鏡下活檢的患者有750例(其中LPT細胞學檢查陽性患者74例),其中有50例細胞學診斷為發生炎癥反應細胞學改變,25例LSIL為HSIL,26例LSIL為SCC,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66.67%,假陽性率為3.33%,假陰性率為6.67%。B組患者中有800例進行陰道鏡下活檢(TCT檢查為陽性的患者有325例),其中25例診斷為炎癥反應細胞學改變,通過陰道鏡診斷為LSIL;51例診斷為LSIL,陰道鏡活檢為HSIL;27例HSIL診斷為早期浸潤癌,剩余均與結果相符。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87.50%,假陽性率為0,假陰性率為3.13%。C組患者中876例進行陰道鏡活檢,細胞學診斷和陰道鏡活檢陽性符合率為50.00%,假陽性率為5.71%,假陰性率為22.86%。
自常規巴氏涂片面世以來,宮頸癌的篩查結果得到較大的改善,臨床中報道其讓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了70%以上,但是應用該方法具有很高的假陰性報道,有資料甚至高達50%,本組中也有22.86%的假陰性結果。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涂片的不均勻、材料中有血液、黏液和其他雜質,影響檢測結果,因此臨床中該方法的使用率較低。液基細胞學對傳統涂片的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能夠保證對細胞及時固定,涂片清晰、閱讀非常方便,能夠顯著改善細胞學診斷的正確率、降低漏診和誤診的出現。TCT應用膜管吸附黏液與細胞印片,直徑為2 cm的膜管中均勻的分布著7~8萬個小孔,能夠集中、均勻的印取細胞,避免出現重疊和遮擋現象的同時,有效去除炎癥細胞。相對于傳統涂片的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能夠保證對細胞及時固定,涂片清晰、閱讀非常方便,能夠顯著改善細胞學診斷的正確率、降低漏診和誤診的出現。通過巴氏染色,LPT的細胞著色淡,不清晰。難以細致觀察細胞核的形態,但是對于TCT來說,通過巴氏染色單個細胞平鋪,染料非常容易均勻浸入,染色的結果鮮艷,細胞核漿的比例與核仁清晰,便于實驗室檢查人員的觀察。但是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膜管的通透性因素以及黏液的影響,細胞的吸取不充分,容易發生堵塞,進而造成分布不均勻的現象。LPT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也非常多,其應用成本較低,不需要使用專用儀器,常規的實驗室配置設備就能夠實現細胞學檢查,但是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工與時間,同時受到人工涂片技術的影響,其質量較差,細胞在涂片上的分布不均勻,有堆積現象,導致診斷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
總之,三種檢測技術,其各有優缺點,TCT對于宮頸病變的檢查價值更高,而LPT的成本更加低廉。在臨床篩查工作中應當取長補短,嚴格控制制片質量,為醫生的治療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1]楊霞,姚宇琪,王娟.利普液基細胞學(LPT)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腫瘤預防與治療,2010,23(3):228-2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45
2016-07-27]
518048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