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 秦書艷
探討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用于絲狀角膜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沈磊 秦書艷
目的探討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用于絲狀角膜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68例絲狀角膜炎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采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進行治療,研究組采取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4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6個月隨訪,研究組無一例患者復發,對照組4例(11.76%)患者復發,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發的4例患者轉為應用研究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明顯,全部治愈。結論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在絲狀角膜炎患者治療中,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高滲糖;羥糖甘滴眼液;絲狀角膜炎
絲狀角膜炎是一類病程較長的眼病,治愈難度較大,主要病因為角膜上皮病損,患者最多見的表現為流淚、畏光以及眼睛有異物感。直接觀察可見角膜有卷曲、色暗的絲狀物,一端為游離狀態,另一端在角膜上皮層附著,絲狀物長短不一,能夠被推動[1]。本研究主要分析該病癥應用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告。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本院門診就診,確診為絲狀角膜炎的患者68例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4例。研究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38.7±4.3)歲,4例堿燒傷,3例干眼癥,4例電光性眼炎,3例取出角膜異物后繼發,4例病毒性角結膜炎,9例復發性角膜上皮糜爛,4例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病因不明3例;對照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齡(38.1±4.2)歲,3例堿燒傷,4例干眼癥,5例電光性眼炎,4例取出角膜異物后繼發,5例病毒性角結膜炎,8例復發性角膜上皮糜爛,3例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病因不明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均存在眼睛干澀、畏光、流淚、眼紅、異物感等自覺癥狀,絲狀物數量都在3條以上,最多有15條,大小及形態不一,角膜呈輕度水腫,淚膜破裂時間在3 s以下,角膜熒光染色陽性。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實施表面麻醉,在裂隙燈下用1 ml無菌注射器針頭將角膜表面絲狀物一次性剔除干凈,然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結膜囊徹底沖洗。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選擇羥糖甘滴眼液和50%葡萄糖注射液交替滴眼,間隔1 h滴1次,3 d后如果情況好轉,延長為間隔4 h 1次,1個星期后如果情況好轉改為3~4次/d,連續滴眼1個月。對照組選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治療,間隔1 h滴眼1次,3 d后如果情況好轉,延長為間隔4 h 1次,1個星期后如果情況好轉改為3~4次/d,連續滴眼1個月。兩組患者中若伴有病毒或細菌感染,聯合使用阿昔洛韋或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療。所有患者均隨訪6個月,分別詢問癥狀改善程度,進行裂隙燈、角膜熒光染色等檢查。
1.4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好轉和無效;顯效:眼部沒有任何刺激癥狀,沒有絲狀物,角膜表面光滑,熒光素染色呈陰性。好轉:眼部仍然存在刺激癥狀,但是程度減輕明顯,剩余1~2個絲狀物,僅在絲狀物殘留處出現熒光素染色區。無效:治療后臨床刺激癥狀無改善,且眼部檢查與治療前相比基本沒有變化??傆行?顯效率+好轉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4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復發情況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6個月隨訪,研究組無一例患者復發,對照組4例(11.76%)患者復發,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發的4例患者轉為應用研究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明顯,全部治愈。
絲狀角膜炎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形成過多類黏液、前彈力層和基底膜異常接合、角膜上皮細胞增殖異常等,該病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黏稠的黏液物質以及黏液樣碎屑過多,且表現為斑塊狀以及條帶狀,大部分都為數毫米長在角膜表面附著,使上皮形態學被改變,使得沒有完全成熟的角膜上皮發生脫落[2]。如果眼表沒有足夠的淚液潤滑,眼瞼剪切力將會對病變的角膜上皮造成更大的影響,所以也可以認為絲狀角膜炎的形成,缺乏淚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3]。絲狀角膜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出現角膜瘢痕化或者血管化,臨床治療主要是為了將角膜絲狀物去除,還需要將潛在的病因消除,使患者眼表恢復健康,將絲狀物溶解,另外還要對形成的新絲狀物形成抑制。
高滲劑滴眼能夠起到潤滑的效果還會有梯度濃度出現,使角膜上皮水腫明顯緩解,而且還能夠對液體產生吸聚作用,保證淚液以及黏液的正常比率,促進基底膜黏附上皮細胞,防止形成絲狀物,促進愈合角膜上皮。局部使用高滲糖使淚膜內葡萄糖的含量提高,使滲透出現擴散,到角膜中,提供葡萄糖供角膜代謝。羥糖甘滴眼液是一類復方制劑,具體成分包括含2910羥丙甲纖維素15 mg,70右旋糖酐5 mg以及10 mg甘油,是一種仿照真正淚液的無菌滴眼液,可以代替正常淚液,起到模擬粘蛋白效果,使淚膜的破裂時間延長,對角膜上皮形成保護作用,加快角膜上皮細胞生長,促進愈合創面,同時其中包含的防腐成分沒有毒性作用,不會對角膜上皮造成損傷,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效果更佳。高滲糖滴眼液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最重要問題就是保證無菌操作,主要由于該滴眼液沒有含防腐劑成分,出現污染的可能性很大,一般建議當日開封,當日使用,即便沒有用完,第2天也不能繼續使用,必須打開新的滴眼液,保證治療效果[4]。本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給予不同藥物治療,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47%,研究組無一例患者復發,對照組患者復發率為11.7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滲糖與羥糖甘滴眼液治療絲狀角膜炎能夠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減少復發,值得臨床推廣。
[1]王婷,劉軍彩,王姝婷,等.絲狀角膜炎角膜絲狀物構成分析.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2(11):1061-1064.
[2]沈志斌,李佳林.1g/L氟米龍滴眼液聯合軟性角膜接觸鏡治療絲狀角膜炎.國際眼科雜志,2015(9):1633-1635.
[3]徐劍容,李斌,江惠燕,等.親水性接觸鏡治療絲狀角膜炎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0):2171-2173.
[4]彭稚薇.易貝滴眼液聯合高滲氯化鈉滴眼液治療絲狀角膜炎60例臨床研究.黑龍江醫學,2015(1):6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42
2016-06-27]
223800 宿遷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