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探索預見性護理干預對于降低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的作用
宋娜
目的研究預見性護理干預降低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的作用。方法143例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到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7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為9.72%,低于對照組的26.76%;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6%,低于對照組的19.72%;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干預用于ICU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服務中對于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預見性護理干預;重癥加強護理病毒;腦出血;肺部感染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急,且常常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療,這就使得肺部感染的發生率較高,而ICU患者一旦出現肺部感染,那么就會對病情恢復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死亡率的升高[1,2]。ICU收治的腦出血患者因病情嚴重,其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多,很容易出現昏迷、嘔吐、長期臥床、吞咽障礙等反應,而這些又可能誘發肺部感染[3,4]。作者認為,對ICU腦出血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于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3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予以確診,在入院時未出現肺部感染癥狀。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71例)。觀察組男39例,女33例,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5.4±8.5)歲。對照組男40例,女31例,年齡52~75歲,平均年齡(65.0±8.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根據病情進展給予生命體征監測、健康教育、并發癥處理等。觀察組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以預防肺部感染為主題,在患者一入院后立即給予針對性的、預防性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病房環境護理 保持病房的舒適、清潔、安靜,將病房內的溫度控制在19~22℃,濕度控制在55%~65%,定時開窗通風,并對病房進行濕式清掃,減少病房內的有害微生物飛揚[5],減少和限制探視人員,每日進行病房消毒。
1.2.2避免誤吸,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早期評估、預防、發現、處理呼吸道堵塞問題。①早評估為:評估患者是否有誘發誤吸的因素,例如:在入院時、術前最后一次進餐時、術中等階段評估患者是否有誤吸的風險,是否出現頻繁嘔吐癥狀。早預防:待患者清醒后立即指導患者有效咳嗽,而昏迷的患者則定時給患者翻身叩背;對于鼻飼的患者則要先抽吸,觀察胃管是否在胃內,注入時則要將床頭抬高30~45°,將鼻飼速度控制在10 ml/min左右,鼻飼的速度一定要緩慢,在進食結束后讓患者半臥30~60 min,預防反流。②早發現: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暢,監測血氧飽和度指標是否正常,監聽肺部是否有啰音等。③早處理:在發現患者誤吸后,立即給予氣管內吸痰處理,給予霧化吸入治療,稀釋痰液,促進呼吸道的通暢[6]。
1.2.3合理使用抗生素 按照抗生素使用規程使用,只有在患者出現發熱、血液中性粒細胞升高等細菌感染的征象時,方可采集相應部位的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檢測,然后按醫囑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抗生素的濫用。
1.2.4人工氣道管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時進行翻身叩背,采用霧化吸入等方式保持氣道濕潤,稀釋呼吸道分泌物,維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必要情況下及時吸痰,吸痰的程序為:給患者氣管深部滴藥3~5 ml,10 min后給患者翻身叩背3 min,接著吸入高濃度氧氣1 min,最后進行一次吸痰,然后重復上述步驟繼續進行吸痰。
1.2.5營養支持 ICU腦出血患者病情危急,且本研究中的患者年齡較大,多數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癥狀[7],及時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治療,配合營養師給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營養計劃,改善預后,促進身體康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指標。其中護理滿意度為患者出院時才有自制調查問卷評估,采用1~5分記分制,共設有20個條目,得分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7例肺部感染,發生率為9.72%;對照組患者中出現19例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6.76%;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76,P=0.008<0.05)。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6%,低于對照組的19.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2.3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 72 93.2±6.4a對照組 71 86.4±5.8 t 6.655 P 0.000
ICU腦出血患者因病情嚴重,且多數患者伴有并發癥的出現,救治時間長且難度大,這就使得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導致肺部感染發生率提高,而肺部感染又是早期引起繼發性腦損害的常見原因[8],威脅到患者的健康。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預防肺部感染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預見性護理干預是一種預防性護理模式,通過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盡早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防問題的出現[9]。在本研究中,ICU腦出血的護理中,以肺部感染為主題,采取預防性護理干預,從呼吸道護理、病房環境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人工氣道管理、營養支持幾個方面開展護理工作,消除肺部感染的誘因,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用于ICU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服務中對于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1]俞江虹.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423-425.
[2]劉曉靜.淺析ICU腦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中國傷殘醫學,2016,24(3):190-191.
[3]陸雪華.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降低 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率的效果.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3):310-311.
[4]李志娟.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吉林醫學,2013,34(24):5050.
[5]許敏.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心理醫生,2015,21(6):11-12.
[6]王曉娜,何珊,李寧,等.系統性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分析.中國處方藥,2014(5):140-141.
[7]李娟,秦德廣,黃文勇,等.集束化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肺部感染中的應用.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76-77.
[8]鄭蓉蓉,張瑩,鄭麗娜,等.對ICU的腦出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預防其發生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當代醫藥論叢,2016,14(5):60-61.
[9]魏寶英.預見性護理對ICU患者氣管插管期間并發癥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24-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82
2016-07-27]
473058 南陽醫專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