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俠 方立峰 賈超
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徐俠 方立峰 賈超
目的分析研究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9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給予生長抑素治療,觀察組給予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對兩組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及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腹痛緩解時間、腸胃功能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時間分別為(1.94±0.45)、(3.25±1.01)、(3.36±1.31)d,均優于對照組的(3.11±0.51)、(5.13±1.37)、(5.20±1.4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87%(46/4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98%(39/4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21,P<0.05)。結論重癥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聯合治療,可取得顯著療效,值得推廣運用。
重癥急性胰腺炎;生長抑素;泮托拉唑鈉;臨床療效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消化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其特殊類型多表現為重癥急性胰腺炎。該疾病起病突然,病情進展快,并發癥較多,具有較高病死率[1]。生長抑素可對生長激素及胃腸胰內分泌激素產生抑制作用,降低病理性分泌,并對改善患者胰腺微循環、抑制胰酶釋放起顯著作用,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2]。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討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選取本院收治的9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3.5±8.5)歲;對照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4.6±8.4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腸內減壓、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體內酸堿度平衡、肌內注射東莨菪堿鎮痛。
1.2.1 對照組給予生長抑素治療:將3mg生長抑素粉針劑同50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輸注,2次/d,共治療7d。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泮托拉唑鈉(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153176):將40mg泮托拉唑鈉與100ml生理鹽水進行混合,于30min內靜脈滴注完畢,2次/d,共治療7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及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經治療,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徹底消失,實驗室檢測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好轉: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顯著好轉,實驗室檢測各項指標基本恢復;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或病情進展。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用藥后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腹痛緩解時間、腸胃功能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時間分別為(1.84±0.45)、(3.25±1.01)、(3.36±1.31)d,均優于對照組的(3.11±0.51)、(5.13±1.37)、(5.20±1.4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 腹痛緩解時間 腸胃功能恢復時間 自主呼吸時間觀察組 471.84±0.45a3.25±1.01a3.36±1.31a對照組 473.11±0.515.13±1.375.20±1.42t 11.7837.5726.528P <0.05<0.05<0.05
2.2 用藥后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33例、好轉1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87.87%(46/47),對照組治愈26例、好轉1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2.88%(39/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21,P<0.05)。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危重癥疾病之一,是指胰腺組織受被激活的胰腺酶作用,發生自身消化性炎癥的一種特殊性疾病,酗酒、暴飲暴食、肝胰壺腹括約肌功能障礙、膽道疾病均有可能成為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尿蛋白酶增高、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為其主要特征,近幾年重癥急性胰腺炎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威脅[3]。
生長抑素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一類肽激素,主要作用是減少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病理性分泌,同時對胃蛋白酶與胃酸起抑制作用,降低酶活性,從而有效保護胰腺細胞。泮托拉唑鈉是一種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可高選擇性抑制H+-K+-ATP酶活性,降低胃酸分泌,有效改善患者腸道pH值。鄭建偉等[4]研究中,使用生長抑素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6%,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聯合用藥的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聯合用藥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效果顯著高于單一采用生長抑素治療。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8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98%,與鄭建偉等研究結果相比,兩組總有效率均有所升高,可能與所選病例數、患者病情等因素有關,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療效更加顯著。觀察組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21,P<0.05),本研究結果與孫敏珠等[5]研究結果相一致,由此可以得知,聯合用藥相比于單一生長抑素用藥,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腸胃功能恢復時間及自主呼吸時間,有利于提高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相比于單一生長抑素治療,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值得推廣運用。
[1]陳友誼,孫備.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胃腸道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中華胰腺病雜志,2013,13(2):142-144.
[2]李振臣,張榮.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中國處方藥,2015,13(5):64-65.
[3]田飛龍,閆明先.重癥急性胰腺炎與腸道屏障功能障礙.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5,24(6):1007-1010.
[4]鄭建偉,劉應裕,胡小紅,等.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0): 3940-3942.
[5]孫敏珠,魏文華,張萍.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聯合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22(3):98-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06
2016-08-01]
450000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