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農業局(427200)朱練忠 易宗建
一名退休教師的“農業經”
慈利縣農業局(427200)朱練忠 易宗建
在慈利縣高橋鎮光明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勤快人。他是一名退休教師,但如今每天趕著羊群,背著鋤頭,逢人就談他的“農業經”。
他叫徐定貴,現年65歲,是個閑不住的人,對農業新技術最感興趣,平時就愛看《湖南農業》等農業書刊(見第21頁圖3),對果樹栽培管理情有獨鐘,在自家院子里栽植葡萄、桃、李、梨等水果,小院四季水果飄香。徐老師退休后更是閑不住,看到離家不遠的6.7公頃荒山便有了想法,說干就干,2008年與鄰村簽訂了20年租賃協議,背著鋤頭上了山。
徐老師心中早有自己的“小九九”:開荒栽果樹,樹下種牧草,牧草養牛羊,牛羊肥果園,實行立體開發。剛開始他每天步行到山上砍青、挖荒,關鍵農時才請幾個勞力幫忙;資金不足,找親友借;沒有技術,向縣農業局、畜牧局專家請教;還自費訂閱了《湖南農業》等刊物,拜書為師。根據山上的地勢、氣候等條件合理安排了果樹品種,栽種了蟠桃1公頃、薄殼核桃1.3公頃、布朗李2公頃、雜交板栗2.6公頃、雜交油茶1300平方米,果樹在2013年開始掛果讓他有了收益。
幾年過去了,徐老師儼然成為了一個果樹專家。2014年,板栗雖然剛剛掛果,但總產量近萬斤,板栗的儲藏保鮮成了一個大難題。徐老師記得在《湖南農業》看到過有關技術,就跑到鎮農技站翻閱多年存檔的《湖南農業》,終于在2005年第5期找到了《板栗的貯藏保鮮》,并按照其中的“清水浸洗保濕架藏”方法貯藏,保鮮效果好,到春節后出售,價格也從每公斤4元提高到8元,徐老師僅這一項多獲利近2萬元。
樹上結果后,徐老師又打起了樹下的主意。在咨詢了畜牧專家后,他在樹下種植了優質牧草,養起了山羊、湘西黃牛,2014年底存欄山羊60只、湘西黃牛6頭。牛羊既清除了部分果園雜草,畜糞又肥了果園;牧草代替部分精料,節約了成本,牛羊毛色發亮,膘肥肉滿,真正實現了立體開發。目前,果園收入5萬余元,養殖收入10萬余元,效益相當可觀。
近來,徐老師發現離果園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山泉,他計劃在果園一塊低洼的空地開挖山塘,把水引來,一來可以抗旱,二來可以養魚。他還盤算著先修一條上山的機耕道,在果園里也修幾條貫通的機耕道,降低勞動強度和運輸成本。徐老師說:“自己再干10年,就可以把果園變成一個山清水秀、四季果香的立體循環種養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