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縣經管局(418400) 梁 華 李 平 劉 軍
靖州農村經濟發展的“金翅膀”
靖州縣經管局(418400) 梁 華 李 平 劉 軍
生態種植合作社、楊梅合作社、土地流轉合作社……如今在靖州農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經營,還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筆者從靖州縣經管局獲悉,截至2015年9月底,全縣已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76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示范社7家,吸收社員2850名,入社社員人均收入超過當地農民人均收入10%左右。
“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按訂單銷售是我們合作社的運作特點。”靖州鑫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先德對筆者說。該社2011年成立,資產300多萬元,社員遍及12個鄉鎮,由成立時的53戶發展到現在106戶,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40公頃,他們把糧食銷售到懷化市和貴州省黎平縣的米業加工公司,社員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成為靖州縣規模最大的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
“村里成立了土地流轉合作社,把地交到合作社,每年按時領取土地租金,自己也可安心地出去打工,何樂不為呢!”說起村里振興土地流轉合作社,太陽坪鄉諸葛村的村民們喜笑顏開。目前,該合作社共集約土地380公頃,發展水稻120公頃、水果200公頃、煙葉40公頃、葛根20公頃,實現年收入600萬元,農民增收260萬元。
2010年成立的靖州陽光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生產、銷售富硒農副產品為主的省級示范社,該社按照“農戶照單種植、合作社加工生產”的運作模式,實行種植、收購、加工、包裝、品牌、銷售等一體化經營,是湘西地區第一個富硒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合作社已在靖州縣藕團、新廠、甘棠、鋪口等鄉鎮建立十大富硒稻訂單基地,種植面積達273公頃,產品遠銷深圳、香港等地。基地社員全年實現總收入570萬元。
近年來,靖州縣緊抓區位優勢,針對市場需求,結合農業新政策,積極引導農民以資金、土地、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創建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縣累計爭取扶持合作社建設資金200余萬元。同時結合陽光工程、農技基層體系建設等項目,安排專項經費,圍繞“農產品經紀、農超對接、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等內容,培訓合作社負責人及財會人員100余人次,積極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短缺的問題,提高合作社規范管理的能力。靖州縣農業部門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和服務,強化廣大農民群眾的合作意識。專業合作社為靖州農村經濟發展插上了“金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