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瑪婷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 浙江紹興 312000
綜合心理護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影響的效果觀察
趙瑪婷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 浙江紹興 312000
目的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討論實施綜合心理護理的影響,為日后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與指導。方法選擇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處于恢復期。針對120例患者進行綜合心理護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結果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最初階段的N-BPRS總分為88.24±2.48分;經過兩周的干預后,患者N-BPRS評分為64.28±2.45分;經過四周的干預后,患者的N-BPRS評分為47.28±3.78分,不同階段評分,比較差異顯著,臨床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效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癥狀得到良好的控制,評分逐漸降低,且患者未出現反復的現象。建議在日后的臨床護理中,將綜合心理護理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綜合;精神分裂癥;恢復期
在眾多的精神疾病當中,精神分裂癥是比較嚴重的一種,對患者自身和家庭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現階段的患者治療,會通過強制性的方法來干預,因此患者會在短期內表現穩定。處于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該階段的患者,在臨床表現上比較穩定,發病時間、發病頻率都有所減少。但如果實施了錯誤的干預方法,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病情嚴重;實施了正確的干預方法,則可以幫助患者進一步的康復。所以,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必須要重點對待。文章針對綜合心理護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影響的效果展開討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處于恢復期。患者情況如下:男性患者共計70例,女性患者共計5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1歲--5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3歲±1.4歲;患者病程在1年-1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2年±2.1年。
1.2 方法
針對120例患者進行綜合心理護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首先,在綜合心理護理實施的過程中,每周對患者實施5天的護理干預,每天分為上午、下午2次進行干預,每次控制干預時間為90min,針對綜合心理護理做出詳細的記錄【1】。其次,護理人員必須與患者進行交談與溝通,由此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恢復期的情況,從而制定合適的護理方案來執行。第三,在心理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經歷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5個階段【2】,由此來得到綜合的結果判定,確保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最需要的支持。第四,對患者開展支持心理護理、放松訓練、康復訓練、健康教育等。不同干預方法在強度、時間上存在差異。支持性心理護理每周執行5次,每次干預1h;放松訓練每周5次,每次時間控制為30min;康復訓練每周4次,每次時間為90min。健康教育則每周1次,多數情況需安排在周五下午開展,每次時間為90min【3】。第五,任何訓練都要以多樣化的形式來完成,包括個人衛生訓練、縫紉訓練、手工制作、分組討論、集體授課等等,促使患者擁有良好的恢復環境。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中,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兩周、干預四周時,對患者進行N-BPRS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與資料;統計方法包括趨勢x2檢驗以及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標準。
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最初階段的N-BPRS總分為88.24±2.48分;經過兩周的干預后,患者N-BPRS評分為64.28±2.45分;經過四周的干預后,患者的N-BPRS評分為47.28±3.78分,不同階段評分,比較差異顯著,臨床有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效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癥狀得到良好的控制,評分逐漸降低,且患者未出現反復的現象。建議在日后的臨床護理中,將綜合心理護理推廣應用。
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是臨床上的重點看護對象,由于患者進入到恢復期,代表患者的精神分裂癥得到了較高的控制,因此接下來所采取的護理方案,一定不能導致之前的工作成果白白流失。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有效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的臨床表現較為積極,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患者能夠獲得階段性的康復成果,評分逐步降低,P<0.05。相對而言,綜合心理護理干預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該方法能夠從多個方面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進行干預,結合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等,加強重點方面的干預,其他內容則作為輔助手段來實施,確保患者的恢復期得到更好的康復成果。第二,綜合心理護理在應用的過程中,會階段性的調整干預強度、頻率,避免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壓力。有些患者雖然處于恢復期當中,但是表現特別良好,在干預強度上會有所減輕,促使患者的心理朝著陽光方向發展。第三,綜合心理護理干預的落實,整體上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來完成,在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均比較高,會充分鍛煉患者的身體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效實施綜合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癥狀得到良好的控制,評分逐漸降低,且患者未出現反復的現象。建議在日后的臨床護理中,將綜合心理護理推廣應用。
[1]時慧萍,楊寅寅,史麗娜.綜合心理護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影響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4(05):731+734.
[2]郭俠.人性化護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3,20(10):82+125.
[3]陸琴芳.心理護理在改善23例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恥辱感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4(11):130.
R473
A
1672-5018(2016)07-157-01
趙瑪婷(1986.12-),女,籍貫:浙江紹興,初級護師,本科,研究方向:護理學,單位: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