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燕亭
宜興市腫瘤醫院 江蘇宜興 214200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強燕亭
宜興市腫瘤醫院 江蘇宜興 214200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本次醫學研究選擇我院胃腸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間收治的5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規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回顧分析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6%(48/50),患者臨床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4%(47/50),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為(88.5±6.4)分。結論慢性胃潰瘍患者在常規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改善。
針對性護理;慢性胃潰瘍;臨床療效;生活質量
胃潰瘍的病理學定義為胃壁黏膜深達下層或是基層的缺損。慢性胃潰瘍患者通常發生于患者的胃竇部,特別是胃移位部以及胃小彎側等,而胃體粘腺粘膜區等部位的發病率則相對較低。慢性胃潰瘍具有交給的復發率,因而患者臨床治療周期通常較長,需要在積極系統臨床治療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鞏固臨床治療效果。本次醫學研究就對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醫學研究選擇我院胃腸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間收治的5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觀察對象,患者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8:22,年齡最小者24歲,最大者68歲,平均(46.4±11.4)歲,患者病程在3年至7年之間,平均(5.6±1.3)年。
1.2 方法
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時對患者病情和生活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并實施常規臨床護理,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自身情況的不同,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并從護理方案的實施效果出發,對整體護理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具體方法
第一,心理干預。在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生和治療過程中,心理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醫學研究結果表明,焦慮情緒會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在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精神壓力的減輕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改善。心理干預指的是在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從心理科學理論出發,結合患者的社會與家庭關系,通過相關的心理科學手段,對患者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和心理狀態進行積極干預,從而獲得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
第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說明消化性潰瘍的誘發原因、治療方法、預后情況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提高臨床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從而幫助患者形成更加全面的疾病知識,并積極主動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包括在病房內設置宣傳欄、向患者派發宣傳手冊以及口頭講解等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鞏固臨床治療效果。
第三,生活干預。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行為進行全面評估,鼓勵和肯定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針對其生活習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使其認識到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按照患者的喜好和口味,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堅持少食多餐原則。同時,患者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保證其身體處于最佳的狀態。加強氣候變化的監測,及時增減衣物,并通過日常運動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患者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協助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作用藥備忘錄,從而達到提醒和監測的作用,使其正確地遵醫囑用藥,提高藥物治療的依從性[1]。
第四,藥物指導。隨著慢性消化性潰瘍臨床治療藥物類型的豐富,患者藥物治療的復雜性也有所加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充分說明藥物潛在不良反應、用量和用法,每天規律正確用藥,并對患者藥物治療后的基本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及時發現和處理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另一方面,應對患者各項合并癥和基礎性疾病等情況進行嚴格控制,但應避免服用易誘發潰瘍的藥物,可選用小劑量間斷給藥以及腸衣劑型等藥物進行治療[2]。
全部50例觀察對象中,治愈35例,約占70%,好轉13例,約占26%,無效2例,約占4%,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6%(48/50),患者臨床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4%(47/50),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為(88.5±6.4)分。
慢性胃潰瘍是一種多種復雜因素和刺激所致的胃腸系統疾病,其主要誘發原因在于患者生活習慣不良,包括心理失衡、酗酒、吸煙、飲食不規律以及飲食結構紊亂等[3]。針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在常規臨床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強患者的自我調理,有助于患者形成對于疾病的正確認識,并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能夠對患者運動、作息、飲食等生活習慣形成有益調節,進而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習慣[4]。另一方面,護理人員還應充分關注心理干預對于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效果的鞏固作用,進而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因此,護理人員應囑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加強情緒控制與調節,更加主動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強化患者的治療合作度和信任度,以及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由此可見,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具有較為滿意的效果[5]。
由本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慢性胃潰瘍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后,其護理總有效率能夠達到96%以上,護理滿意度為94%,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為(88.5±6.4)分。
綜上所述,慢性胃潰瘍患者在常規臨床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降低疾病復發率,鞏固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預后改善,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因而具有交給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1]張曉娟.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8):279-280.
[2]孫晶,王柳偉.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9):130-131.
[3]王虹.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4,1(33):167-168.
[4]劉麗,劉曼.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631-632.
[5]鄭莉.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24-325.
R473.5
A
1672-5018(2016)07-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