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明
上海長征醫院 200001
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的影響
鄧 明
上海長征醫院 200001
目的了解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52例自然分娩高齡產婦作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另選取52例自然分娩高齡產婦作觀察組,除常規護理外再配合實施助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高齡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更高,新生兒Apgar評分更優、產后出血量更少,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有積極影響,能增加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后出血量,促母嬰健康,可在醫院婦產科繼續推廣使用。
助產護理;高齡產婦;自然分娩
高齡產婦,即妊娠年齡超出35歲的婦女。高齡產婦因錯過最佳生育時間,相較于一般產婦來說存有生育風險隱患(如早產、產后大出血等),威脅產婦和新生兒健康[1]。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高齡產婦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對高齡產婦產前、產中、產后整個過程實施助產護理干預,可保障產婦與新生兒安全。而本文筆者則結合多年護理工作經驗,將高齡產婦助產護理干預實施要點與護理結局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上海長征醫院收治的104例自然分娩高齡產婦作調查對象,按拋硬幣正反面方式將其隨機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2例)。所有產婦均不存在其他妊娠合并癥。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高齡產婦的年齡分別為35-47歲和36-45歲;平均年齡分別為(39.1士1.7)歲和(38.3士1.2)歲;孕周分別為38-42周和37-41周;平均孕周分別為(39.8士1.2)周和(39.2士1.6)周;104例患者中初產婦46例、經產婦57例,兩組高齡產婦年齡、孕程和產次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囑產婦臥床休息,保證產房環境舒適、安靜,嚴格落實產前檢查和相應的專科評分,隨時注意產婦宮縮與產程情況。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配合采用助產護理。首先,產前護理干預。產婦入院后即刻對其生理、心理及家庭經濟展開全面分析與評估,并制定合理的助產護理干預計劃。待產期間,助產人員需積極主動為產婦講解自然分娩相關知識及需要注意的問題,讓產婦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同時,指導產婦食用高熱量且容易消化的食物,為身體補充足夠能量。其次,產時護理干預。助產人員應隨時注意產婦的宮縮變化,若產婦宮口開大3cm就需即刻將其送往產室,并允許家人全程陪同。同時,助產人員還應結合產婦基本情況以及宮縮變化做好自然分娩風險評估,更利于分娩中的有效應對。分娩時,助產人員應指為產婦指導正確屏氣用力并配合宮縮的技巧,撫摸產婦,給產婦按摩,分散其注意力,多鼓勵產婦,讓產婦能積極配合助產人員,確保分娩順利。最后,產后護理干預。分娩后應及時告知產婦胎兒健康情況,安撫產婦情緒,盡可能避免因產婦情緒激動影響子宮收縮而出現產后大出血,并隨時注意產婦與新生兒生命體征情況,指導產婦合理膳食、正確哺乳、做好會陰清潔工作等,促產婦子宮盡快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生兒采用不同護理干預后的產后出血量與新生兒Apgar評分、自然分娩率等。其中新生兒Apgar評分標準為:0-3分:重度窒息;4-7分:輕度窒息;正常:8-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涵蓋的各項數據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除常規護理外再配合實施助產護理干預后產后出血量為(147.6±2.2)ml,新生兒Apgar評分為(9.80±0.03)分,自然分娩率為92.3%(48/52);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后的產后出血量為(251.1±7.3)ml,新生兒Apgar評分為(9.02 ±0.0)分,自然分娩率為78.84%(41/5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齡產婦為錯過生育最佳年齡的較特殊的一類妊娠群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軟產道彈性減弱,子宮壁結蹄組織處于孤立無援、擔憂恐懼狀態,生理上的變化及產前各種不適為產婦帶來極大影響,不利于產婦順利生產[2]。而助產護理作為臨床護理的重要構成部分,良好、正確的助產護理能促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正面發展。從總體來看,助產護理大致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護理,生理護理即產婦孕產期與圍生產期的護理、衛生護理、注意事項等相關護理;而心理護理即產婦分娩時壓力的緩解,孕期與育兒常識的講解等。助產護理展現了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從某方面來講可緩解產婦心理壓力,確保高齡產婦安全分娩。故助產護理干預在影響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中意義重大。
助產護理干預主要是針對高齡產婦,并從心理、飲食、分娩技能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干預,以此降低高齡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危險性,增強產婦分娩信心,讓產婦能積極配合治療、主動講述自身感受,積極推進護理工作,有效改善分娩結局。本次調查中筆者所選取的觀察組高齡產婦不僅實施了常規護理,還配合使用了助產護理干預,其自然分娩率高達93.6%,產婦產后出血情況以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均優于僅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由此可見,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自然分娩結局有積極影響,在保障產婦和新生兒健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臨床的推廣應用前景可觀。不過筆者通過調查建議對高齡產婦實施助產護理時應遵循如下原則:(1)護理人員需轉變護理理念,強化自身業務素質與服務理念;(2)掌握并了解各種助產技術,規范護理操作技巧;(3)高齡產婦大多均伴有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易對產婦與胎兒帶來影響,那么護理人員需做好產婦的心理指導,協助產婦緩解或消除緊張與恐懼等負面情緒;(4)強化對產婦的健康宣教,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如此才能真正改善護患關系,提升產科護理整體質量。
[1]譚靄誼.助產護理對高齡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5):230-231.
[2]蔡巧珍.助產護理對高齡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6,6(07):156-158.
R473
A
1672-5018(2016)0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