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榮
內蒙古鄂爾多斯中心醫院康復科 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000
淺談腦出血患者偏癱肢體康復鍛煉的重要性
李海榮
內蒙古鄂爾多斯中心醫院康復科 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000
如今,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腦出血的病死率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絕大多數的存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因此,該病雖然病死率得到降低,但是仍存在較高的致殘率。根據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該病的致殘率高達 75%,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增加了社會和家屬的負擔。
腦出血患者;偏癱肢體;康復鍛煉;重要性
從當前康復醫學的發展來看,降低該病致殘率的關鍵就是早期的康復治療,只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發展,就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同時減少后遺癥,對患者的功能康復起到促進的作用,爭取讓患者能夠生活自理,重返社會。本文對 76 例腦出血偏癱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在相同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將其分為兩組,對比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自 2011 年 1 月—2013 年 1 月這一期間本院收治的76例腦出血偏癱并且神志清楚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76 例患者中,男性 39 例,女性 37 例,年齡 41~73 歲,平均年齡(66.0 ±3.5)歲。按照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 36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包括控制血壓,降低顱內壓,護胃以及細胞活化劑等。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一般護理措施,同時結合相應的功能鍛煉;觀察組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進展 48 h 后開始進行康復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康復指導
對患者的心理變化進行嚴密的觀察,因為偏癱患者難免會出現抑郁、焦慮及緊張等負面心理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因素,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可以指導家屬以同樣積極的態度來對待患者,不斷的鼓勵患者,告知成功康復的案例,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加積極的配合康復護理和功能鍛煉,提高預后。
1.2.2 急性期康復護理
首先,加強體位護理。正確擺放患者體位,使其能夠保持合理的體位。患者取臥位,并將床頭太高 15° -30°,提高患者舒適度。實施翻身護理的頻率為 1 次/1-2h,保證患者能夠保持良好肢體功能位。其次,加強肌肉按摩護理。對患側肢體進行合理按摩可促進血液及淋巴回流,刺激患肢運動感覺,降低深靜脈血栓、營養性肌萎縮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每日對胸大肌進行1-2 次的按摩,每次按摩的時間為15-20min,同時胸大肌進行揉捏。按摩過程中須保證動作的輕柔和操作的規律性。再次,對關節實施主、被動活動護理。從近端到遠端實施關節被動活動,幅度由小至大,保證活動的全面。在護理過程中須保證動作的緩慢與輕柔。加強對易發生僵直的腕關節、踝關節等部位實施被動活動護理。關節活動次數為 3-4 次/d。指導患者對癱瘓關節進行規律性運動,運動次數為 3-4 次/d,每個動作進行大約 10次。活動須遵循至上而下,關節由大致小的原則。
1.2.3 恢復期康復護理
首先,加強早期床上活動護理。指導患者進行獨立翻身,鼓勵患者進行、床上橋式運動、組指上舉等鍛煉。其次,加強起坐訓練護理。指導患者將健側腿伸直之后放置于患側下方,將患側腿慢慢挪到床邊,然后行側臥位,使用健側前臂撐住軀干,緩慢轉變為直立位坐到床邊。再次,指導患者進行站立、轉移輪椅、行走、上下樓梯等運動鍛煉。最后,指導患者進行穿脫衣物、洗漱、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1.3 觀察指標
選用布林斯特倫 6 級評定法對患者的肌力進行評定,恢復至Ⅵ級為基本痊愈;提高Ⅱ級以上為顯效;提高Ⅰ級為有效;級數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的分析采用的是 SPSS16.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2檢驗,采用 t 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當 P<0.05 時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入院前肌力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出院時觀察組患者肌力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運動功能障礙的偏癱是腦出血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但是有部分腦出血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并不是癱瘓所致,而是沒有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或者護理方法不當而導致體位性痙攣和關節畸形或攣縮及肌肉萎縮等。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具有一定的重新組織能力和可塑性,因此,早期的進行綜合性的康復治療可以使神經系統的恢復潛能發揮到最大限度,使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一般在臨床中的常規護理對腦出血患者的早期活動較為謹慎,臨床中認為在腦出血 2 周后進行功能鍛煉會導致腦出血再發并且加重患者的病情。但是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早期活動并不會導致腦出血再發,也不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經過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肌力恢復情況較好,其總有效率達到了 97.4%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 81.6%,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本文中觀察組患者均未出現病情加重或者再出血現象。由此看出,早期康復訓練可以使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肌力得到有效改善,提高肢體的運動功能,并且不會加重病情。
[1]任元梅,趙燕.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恢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179.
[2]都興芳,王玉鳳.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16):2030-2030,2053.
[3]李江林,何小花.高血壓腦出血后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3):109-110.
[4]唐云,凌峰.110 例腦出血偏癱患者康復護理干預后運動功能恢復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6):139-140.
R473
A
1672-5018(2016)07-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