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遠 郭彥伶
廣東省中醫院 團委/工會 心理睡眠門診 廣東廣州 510120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促進青年中醫學生成長作用的探討
吳志遠 郭彥伶
廣東省中醫院 團委/工會 心理睡眠門診 廣東廣州 510120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諧社會、美麗中國,共筑中國夢的大背景下,青年醫學生積極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活動中包括:義診檢查、日常保健健康宣傳教育、流行病學調查等內容,均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重點和特色。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有利于青年醫學生更加深入了解農村,熟悉民情,善于從生活中獲得所需要的知識,發揮自身本專業的優勢,服務基層醫療衛生事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因此,研究“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青年醫學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醫學生;綜合素質
根據《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相關要求,培養全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中的重大舉措,對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學工作不斷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培養工作中是否能達到預期的小個,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還應該綜合考慮其人文素質。青年醫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如果只重視科學教育、技術層面的訓練,忽略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將會嚴重影響青年醫學生的綜合發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對象為農村、農民,對于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減少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中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2]。同時,“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施能發揮青年醫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青年醫學生深入農村、了解農村,不斷鍛煉自我、提高自我,最終實現人生價值[3]。但是,如何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成為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1.1 疾病譜創建
“厚積病例長經驗,薄發專長感恩情”。醫行善服務隊側重于對當地多發疾病、常見疾病進行文字上的總結整理,并加入了隊員的一些義診經驗,以便下次下鄉時更好的開展針對性服務,取得更出色的服務效益,更好的為當地人民服務。整理出的常見病包括有黃疸、腳踝水腫、象皮腫、高血壓、虛人感冒、關節腫痛和皮下出血點等,并裝訂成冊存檔[4]。
1.2 “康橋”工程
“朝霞出紅日,夕陽再少時”。2010年7月,魚灣服務隊在清遠英德下鄉過程中無意發現了先天唇裂女孩小茵茵,那渴望的眼神,令隊員們心中難以平復,開始了一場艱難的醫療救助行動。通過聯系當地團委、政府,聯系醫院,聯系媒體,小茵茵于2010年8月獲得了醫療救助,完成了兔唇矯形修復手術。在清遠魚灣,還與英德市中醫院合作,尋訪聯系了53名白內障老人家,聯系英德市中醫院、人民醫院為他們免費治療,讓他們早日重見光明。
1.3 夕陽紅援愛行動
“先知先覺,智樂晚年”。增城掛綠隊聯合樂眾社工發起“腦友同行”長者關懷行動,采用香港老年癡呆協會推廣的“認知障礙十大警號”為200位長者做專業測試,然后把測試結果反饋給社工,由其安排志愿者對他們進行后期的服務。還有醫行善服務隊、青協泛愛眾服務隊等通過社工、義工和當地居民組織社會愛心人士的力量,熱心上門探望,為他們帶去柴米油鹽,送上常用藥品,并提供上門義診服務。還給他們打掃衛生,洗衣服,剪指甲,讓他們也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5]。
1.4 青蘋果計劃
“陪孩子們過一個歡樂假期,教孩子們學一項興趣特長”。泛愛眾服務隊的創意手工班、增城掛綠的八段錦班、仁心濟世服務隊的武術班在各實踐地點的鄉村、校園競相登場。孩子們全神貫注學習的狀態,就是我們付出的價值所在。除了傳統的授課義教外,瓊海服務隊給當地的孩子們帶去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程:素質拓展訓練,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時光中培養團隊協作和努力拼搏精神。他們就像青蘋果那樣青澀懵懂,惟愿我們的付出能夠給他們的成長之路帶來些許記憶和鼓勵,未來之路不再迷茫[6]。
1.5 其他
除了上述活動外,還有其他活動,如:紅色勵志教育、扶農幫困田間行、中醫傳統療法義診、中醫養生保健宣教、尋訪名老中醫等,這些活動均在青年醫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1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青年醫學生了解基礎、體察民情
青年醫學生多數時間生活在校園內,很少有機會能了解和接觸基層群眾、了解我國的農村社會。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讓青年醫學生走進基層,貼近農民,對農民的生活現狀和農村社會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切身的體會;讓青年醫學生切身體會到生產活動的艱辛,知道我國農村社會在醫療、文化、科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了解農村醫療發展存在的問題,讓青年醫學生走出校園后想深入基層,感受到農村對先進文化、富裕的渴望,為國家的發展肩負一份責任[7]。
2.2 利于學生發揮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大學培養的青年醫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為青年醫學生搭建一個平臺,能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色,更好的服務群眾。活動中,通過開展義診檢查、醫療保健知識宣傳教育等內容更加貼近基層群眾生活,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同時,“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開展義診檢查、醫療保健及健康宣傳教育時有利于培養青年醫學生溝通交流能力,促進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能善于運用自身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青年醫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8]。
2.3 有利于鍛煉青年醫學生
青年醫學生是我國未來醫療事業的中堅骨干,是廣大青年學生中的先進分子,能將自身專業與黨的方針路線結合起來。通過每年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增強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訓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擴展青年醫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也能鍛煉青年醫學生隊伍。青年醫學生往往在活動中充當了負責人的角色,從活動的策劃到活動的招募及實施,均由青年醫學生的身影。“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能提高團隊協調能力,保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9]。
2.4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施更助于基層醫療衛生保健水平提高
對于農村而言,醫療衛生狀況與城市相比相對薄弱,很多助農公益活動由于多種原因難以深入農村。青年醫學生通過借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走到社會最基層,與農村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同時,青年醫學生在與基層群眾相處過程中能把弄明需要的先進醫療衛生保健知識帶到基層,提高農村醫療衛生保健水平[10]。
綜上所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青年醫學生深入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當代青年醫學生應該時刻牢記“敬業、博愛、求實、創新”的理念,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創新下鄉形式,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先進的科學、文化、衛生送到基層。構建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更具吸引性,促進活動的持續發展,讓農村、青年醫學生雙向受益。
[1]Sherry A.Dunbar,James W. Jacobson.Parallel processing in microbiology:Detection of infectious pathogens by Luminexx2MAP multiplexed suspension array technology[J].Clinical Microbiology Newsletter,2014,29(11):79-86.
[2]Xingyi Ma,Phuoc Long Truong,Nguyen Hung Anh,et al. Single gold nanoplasmonic sensor for clinical cancer diagnosis based on 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nucleic acidsand protein[J].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4.
[3]張捷,楊碩.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回顧與展望[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3,36(1):22-2 4.
[4]張祖孝.探討三下鄉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J].商情,2014(16):234-234.
[5]劉曉娟.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的成敗因素與對策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
[6]于曉萍,劉素紅,朱以財.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實效性與發展路徑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
[7]孫莉,孫靜,吳澍.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7).
[8]武鵬舉,朱寶安.淺析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3).
[9]張蕓.新疆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調查分析—以新疆大學為例[D].新疆大學,2013(5).
[10]楊歡歡.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思想政治敉育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5).
G642.4
A
1672-5018(2016)07-298-01
吳志遠(1985.02-),男,漢族,廣東梅州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