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 張勁松
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 628001
老年心血管疾病保健預防初探
張鳳玲 張勁松
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 6280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尤其是在老年群體中更為多見,對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保健。本文在此主要從生活飲食、運動鍛煉、身心愉悅、用藥指導四個方面來論述如何進行老年心血管疾病保健預防。
老年心血管疾??;預防保?。伙嬍?;運動
心血管疾病發生與循環系統有一定聯系,因而也可以稱為循環系統疾病,依照發病緩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動脈硬化情況更為嚴重,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多為老年群體,且已經成為目前導致老年人死亡和傷殘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臨床醫師指出,針對老年群體進行心血管疾病預防和保健可以顯著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進而優化老年群體生活質量。
煙酒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與無煙酒行為人群相比,抽煙喝酒能夠顯著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并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率和致殘率。適量飲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體心血管功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并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但過度飲酒則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并增加疾病發生概率。而煙草中尼古丁可以刺激機體心臟及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促使血管收縮的同時心跳加快,另外還可使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繼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除此之外,老年群體還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在飲食上應遵循清淡、營養、低脂、低鹽原則,少食或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食鹽攝入量控制上,每日攝入食鹽量應控制在5-6g為佳。而低脂即在飲食上應盡量少使用肥肉、蛋黃、動物內臟等,多食用魚蝦、奶制品、豆制品及瓜果蔬菜等。同時,老年群體還應保證充足睡眠,確保機體充分休息,進而提高自身免疫抵抗能力。
通過加強運動可以顯著加快血液循環速度,不僅可以起到降壓、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還能夠提升人體機體免疫抵抗能力[1]。因此,對老年群體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應進行適量體育運動,加強鍛煉,還可以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和醫生建議,制定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運動計劃,運動過程中應避免強度過大、運動量過度,主要是因為老年群體身體機能出現退化,骨骼由于鈣流失而易發生骨折,所以在運動中應注意運動幅度、強度和運動量。通常來說,老年群體可選擇競走、步行、慢跑、太極等運動。多走路對各個年齡段人群來說都有很大益處,能夠促使硬化動脈軟化,多打太極拳還能夠幫助老年群體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傊?,加強日常體育運動鍛煉是預防老年心血管疾病一項有效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患者心理素質也具有密切關聯[2]。老年群體由于年齡增長,其機體各項功能都發生明顯下降,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群體常見病癥。很多老年人在到達一定歲數后,即便沒有其他大病,也會出現胸悶、心悸、頭昏、勞累、四肢無力等癥狀,并且大多數老年人由于自身機體功能減退而出現郁悶、憂郁等消極情緒。很多老年人由于對身體狀況過分擔憂,不愿意承認機體老化,還有部分患者由于極度渴望恢復健康狀態,而表現出暴躁、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另外,還有部分老年患者由于需要長期住院治療,而自身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好,害怕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或擔心子女由此而嫌棄自己,因而出現一些過激行為,這些心理因素都是造成老年群體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必須要保持愉悅心情,醫護人員及家屬要多與老年患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多給予他們關心和關愛,幫助老年人樹立生活信心,保持愉悅心情。
老年人由于腦功能減退,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一些自身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在藥物服用上,常常會發生漏服用、多服、錯服甚至不服藥的現象,這樣容易在患者機體內發生藥物堆積。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涉及藥物種類較多,即便是同種藥物也有不同商品名稱,老年人往往難以準確記住藥物名稱和具體功效。另外,很多老年心血管患者由于存在較多基礎疾病,其服用的藥物類型較雜,若服藥不當,各個藥物之間互相作用可能會發生不良藥物反應。因此,對老年群體,醫務人員應加強常見疾病常用藥物教育和用藥指導,讓患者能夠盡可能了解到一些常用藥物功效、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并依照不同患者個體化差異制定出與之相適宜的藥物服用方案,并指導患者家屬監督其每日定時定量服用藥物,若在服藥過程中發現患者出現不良藥物反應,應在第一時間入院就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保健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性工程,加強對老年群體心血管知識的健康宣教,讓更多老年群體可以正確認識心血管疾病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從而樹立主動保健預防意識,最大程度上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1]侯建云.淺析老年人心血管病特點及風險預防[J].大家健康,2015,(09):268-269.
[2]張紹茜.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及其預防策略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5,(11):96-97.
R54
A
1672-5018(2016)07-2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