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佳 張櫻嚴
(江蘇省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無錫 214061)
腕關節鏡下治療Ⅰ型TFCC損傷的手術配合
萬佳 張櫻嚴
(江蘇省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無錫 214061)
目的 總結腕關節鏡下治療Ⅰ型TFCC損傷的手術配合體會。方法20例Ⅰ型TFCC損傷引起的腕關節尺側痛患者,行腕關節鏡下手術治療。術前訪視時,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術前備齊器械物品;術中協助術者安置手術設備、器械,密切配合手術;術畢協助包扎固定,整理儀器。結果2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不良事件及并發癥的發生。結論Ⅰ型TFCC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治療中,良好的手術配合能夠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節鏡; 腕關節; 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 護理
Arthroscopy; Wrist;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Nursing
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是一個連接遠端橈骨、腕骨于尺骨的韌帶和軟骨結構復合體,具有傳遞腕尺側負荷、穩定下尺橈關節的作用。TFCC損傷是腕尺側痛的常見病因,而腕關節鏡技術因其高敏感性和準確性而成為診斷的金標準[1],也是微創治療的主要手段[2]。根據經典的Palmer分型[3],腕關節鏡下TFCC損傷分為Ⅰ型(創傷型)和Ⅱ型 (退變型),以上兩型又分為4~5種亞型,其中Ⅰ型損傷較常見,治療以關節鏡下手術為主[4]。2014年1—12月,我院實施了20例TFCCⅠ型損傷的腕關節鏡下治療,現將手術中配合經驗及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齡18~42歲。本組TFCC損傷病例均為PalmerⅠ型,其中ⅠA型(中央型)11例,ⅠB型(尺側型)6例,ⅠC型(遠端型)2例,ⅠD型(橈側型)1例。其中對TFCC清創治療的12例(ⅠA、ⅠC、ⅠD型),做TFCC修復的8例(ⅠB型)。麻醉方式均為臂叢麻醉,體位均為仰臥位。
2.1 術前準備
2.1.1 病人準備 手術前一天常規訪視患者,了解其一般情況及心理狀態,并進行疼痛評分,向患者詳細宣教手術過程,必要時提供腕關節鏡相關的資料和照片,徹底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對手術的恐懼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術。
2.1.2 器械準備 美國康美Linvatec關節鏡系統一套。30°前傾視角、直徑2.5 mm和1.9 mm的高清鏡頭,帶吸引的小型刨削和射頻裝置,微型腕關節牽引架,探針、抓鉗、籃鉗等配套器械。18G、20G注射針頭,2/0 PDS(ETHICON)縫線,免縫膠帶。正確連接錄像系統、冷光源系統和動力系統。
2.1.3 重力灌注系統的建立 為及時沖洗關節腔內滲血,確保關節鏡下視野清晰,持續關節腔灌洗是必要的。我們采取3 000 mL生理鹽水懸掛約2 m高,維持合適的水壓。腕關節穿刺20G注射針頭作為引流出水口。
2.2 術中配合
2.2.1 安置牽引架 上臂上段纏繞氣壓止血帶,并用手術粘貼巾封閉,以免沖洗液浸濕袖帶和皮膚,造成局部皮膚損害。協助手術醫生安裝腕關節牽引架,肩關節外展外旋90°,肘關節屈曲90°,指尖朝上,示中指套入尼龍指套至PIP關節以近,并懸吊至牽引架,分別用約束帶將上臂和前臂固定于牽引架的基板和立柱上,牽引力維持于10~15 lb。
2.2.2 建立入路 使用21G針頭的5 mL注射器向橈腕關節注入3~5 mL生理鹽水,關節間隙擴張后建立入路。我院均采用背側入路,常用通道有:3/4入路,作為觀察通道;4/5入路,作為操作通道;6R、6U通道作為出水道和修復通道。首先建立3/4入路,用11號尖刀切開背側皮膚約0.5 cm,蚊式血管鉗鈍性分離進入橈腕關節腔,置入帶鈍頭針的鏡鞘,隨后置入關節鏡。同法建立其他入路。開啟沖洗閥,6U入路置入20G針頭作為出水道。
2.2.3 手術配合 PalmerⅠA、ⅠD型作關節鏡下清創術,術中采用往返式刨削清除增生的炎性滑膜,咬鉗修除破裂的TFCC碎片,并刨削破口邊緣使之光滑,最后關節腔沖洗吸引出絮狀漂浮物。PalmerⅠB、ⅠC型采用“outside-in”縫合技術作修復,撕裂處清創后,于6U入路經18G注射針頭將對折2/0PDS縫線穿過撕脫TFCC邊緣,同法用另一枚18G針頭將一單根縫線穿過TFCC,鏡下將單線穿入對折線圈,固定單線后自6U入路抽出對折線,將TFCC與關節囊作平行褥式縫合,術中根據撕裂的范圍通常縫合2~3針,而后去除牽引,腕中立尺偏位將縫線收緊并打結。術中需注意避免損傷尺神經手背支。
2.2.4 手術后護理 術畢作關節腔內沖洗吸引,入路傷口用免縫膠帶拉攏粘貼閉合,適度加壓包扎,過肘長臂石膏托固定腕關節旋前45°中立稍尺偏位。備份術中采集的圖像及錄像后,復位儀器設備。
TFCC損傷的患者腕關節在外觀上無明顯異常,術前訪視患者時注意確認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手術開始前必須嚴格“三方核查”[5],確保準確的手術側別、部位及切口。與膝關節鏡等大關節鏡相比,腕關節鏡器械相對細小精密,易損壞,在術前準備和術中使用時要小心謹慎、輕拿輕放,避免器械折彎變形、鏡頭磨損等影響使用。所有器械手術結束時要徹底清洗,用專用的器械盒消毒保存。 關節鏡下治療TFCC損傷均需進行滑膜清理及清創術,因此,術前必須積極準備帶吸引的小型刨削器。病損腕關節往往伴有大量滑膜增生,而刨削器管腔細小,容易堵塞,可隨時將內芯取出后用注射器沖洗腔道。對于過度增生的炎性充血滑膜,可用微型射頻器進行清掃并止血,同時可皺縮治療輕度的韌帶損傷。
[1] Shih JT, Lee HM, Tan CM. Early isolated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ears: management by arthroscopic repair[J].J Trauma,2002,53(5):922-927.
[2] 陸琳.腕關節疼痛患者實施腕關節鏡輔助射頻皺縮技術治療的術后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30-331.
[3] Palmer AK.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lesions:a classification[J]. J Hand Surg,1989,14:594-606.
[4] Nagle DJ.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ears in the athlete[J]. Clin Sports Med,2001,20:155-166.
[5] 賴紅燕.腕關節鏡手術的術中配合[J].實用手外科雜志,2005,19(01):60.
萬佳(1983-),女,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2.3,R681.7
B
10.16821/j.cnki.hsjx.2016.01.037
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