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燕 鄧會英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4000)
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腎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法。使用該方法治療腎功能衰竭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其生活質量[1,2]。但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病程長,病情重,在個人因素、經濟因素及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容易發生多種心理問題,增加了對其進行護理的難度[3]。為探討對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方法,我院對近幾年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130例腎功能衰竭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130例腎功能衰竭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7人,女性患者73人;其年齡為18~83歲,平均年齡為50.5歲;其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為1個月~11年。這些患者每周透析1~2次,每次透析4個小時。
1.2 方法 為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工作。使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了解這些患者的心理狀態,掌握其存在的心理問題。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這些患者中,有24例(18.5%)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有否認、失望、敵對的心理,有38例(29.2%)患者感到焦慮和恐懼,有33例(25.4%)患者感到悲觀和自責,有35例(26.9%)患者存在抑郁、應激的心理。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護理人員以親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文化程度。安慰、鼓勵患者,尊重其隱私,耐心地傾聽其訴求,與之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2)增強患者堅持進行治療的信念。引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治療中的困難。鼓勵患者間互相交流,為其舉辦交流會,讓其交流控制病情的經驗。鼓勵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在充實自我的同時獲得成就感,減輕其因給家庭造成負擔而產生的內疚感。為患者介紹經血液透析治療后病情好轉的病例,在其身體狀態有所好轉時,及時告知患者,讓其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漸康復。3)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力度。為患者耐心地講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治療的必要性等,糾正其對疾病和治療的錯誤認識。告知患者長期堅持進行治療才能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避免其對治療的期望過高。4)為患者尋求社會支持。讓患者的家屬支持患者進行治療,并讓其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完成各項治護操作,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屬的支持與關愛,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合理安排患者同事、好友前來探望患者的時間,并讓其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患者多接觸社會,促進其病情好轉。
1.3 觀察指標 使用SF-36量表調查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嚴格規范其以下活動:用藥的時間、劑量、方式;運動的頻度、強度、時間及方式;飲食的時間、食量、搭配、營養情況。患者有95%以上的時間能按照規范進行上述活動,則判定其對治療依從。反之則判定患者對治療不依從。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在這些患者中,有82例(63.1%)患者對治療依從,有48例(36.9%)患者對治療不依從,其生活質量評分為(45.9±8.9)分。接受護理后,有113例(86.9%)患者對治療依從,有17例(13.1%)患者對治療不依從,其生活質量評分為(78.5±9.4)分。接受護理后,這些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高,與其接受護理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運用心理學知識對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提高其生活質量[4]。在本次研究中,筆者發現,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通常具有以下心理問題:1)否認、失望、敵對的心理。該病患者在患病的初期缺乏對疾病的了解,突然從健康人變成了病人,不愿意接受診斷的結果,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茫,因此易出現否認、失望、敵對的心理。2)焦慮、恐懼的心理。患者擔心在進行透析的過程中會因穿刺等操作感到不適,加上擔心治療費用過高,其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3)悲觀、自責的心理。該病患者不能參加工作,甚至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照顧。因此,該病患者往往會擔心自己成為家庭的負擔,產生悲觀、自責的心理。4)抑郁、應激的心理。長期進行透析會使患者發生皮膚蒼白、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等變化,甚至發生性功能、性欲減退的情況,生活質量持續降低。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抑郁、應激的心理。針對上述心理問題,我院對部分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有效地改善了其心理狀態。
總之,護理人員多與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溝通,增強其堅持進行治療的信念,加強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的力度,為其尋求社會支持,能有效地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及其生活質量。
[1] 閆麗媛,謝小蘭,劉麗,等.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學,2015,36(2):227-229.
[2] 李子芊,周亦倫.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壓變異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15,14(2):116-119.
[3] 蔣銀菊,李紅.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5):857-859.
[4] 余春菊.護理干預對慢性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1):124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