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兒子上學了,我想托人幫忙讓兒子在一所重點小學就讀。常聽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要從一開始,就讓兒子有個高起點、高標準。只是那所小學離家很遠,我整天為這事發(fā)愁,不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妻子不以為然地說,讓兒子就近在附近小學上學就行了,何必舍近求遠?只要是個學習的料,在哪兒都一樣成才。末了,妻子又淡淡地說了句:“你忘啦?你雖然沒有進過大學校門,不也一樣取得本科學歷了嗎?”
妻子的話,讓我一愣,仔細想想,不禁莞爾。當年,我高考失利,沒能考取大學,后來,我參加自學考試,幾年后,我取得本科學歷,并被評為高級職稱。回顧自己成長的歷程,自己一點也不比上全日制大學的同學差,相反,我邊工作,邊學習,效果更好,這也是上全日制大學同學所缺乏的。難怪老同學相聚,大家都夸我學習與本職工作相結合,讓他們很是羨慕。他們有的因為所學專業(yè)與本職工作相脫離,讓他們懊惱、糾結了許多年。聽了老同學夸贊,我欣喜不已,一掃沒能跨進大學校門的郁悶和自卑。
最后,我聽從了妻子的建議,讓兒子上了家附近的一所小學。讓我欣喜的是,兒子雖然一直在普通小學、中學上學,最后依然考取了重點大學,幾年后,還成了出國留學生。兒子的成長和進步,不僅讓我們家長少了許多煩惱,也讓我們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兒子每每回顧他上學的經(jīng)歷時,不無自豪地說:“我雖然一直上的是普通學校,但學得輕松、靈活,還學會了不少技能,在這種輕松、沒有多大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我依然看到最美的風景,一點也不比其他同學差。”
生活中,我們常常以為只有“到此一游”,才算真正到過此地。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兒子的自豪和驕傲,讓我們感到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曾看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個老人,赤日炎炎下,躺在公園的沙灘里,微瞇著眼,很舒服的樣子。有人問他,您老躺在這兒干嗎?老人笑瞇瞇地回答:“聽人說,馬爾代夫是一個四面都是海洋的國家,人們可以在海灘上享受美麗的日光浴。我歲數(shù)大了,去不了馬爾代夫,但是,我在這里一樣能感受到馬爾代夫海灘上享受日光浴的樣子,就像是真的到了馬爾代夫。”
和別人相比,我們常常有失落、沮喪、痛苦,總以為自己失去了很多。其實,即使沒有到過真正的馬爾代夫,也別顧影自憐,只要你心有沙灘,哪里都是馬爾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