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京

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頻繁地點頭、擠眼睛、清嗓子,緊張時還會加重。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有必要帶孩子到醫院精神科,看是不是患上了抽動障礙(抽動癥)。
抽動障礙多發生于兒童期,主要表現為某種形式的抽動,即突發、快速、不可自控、無目的性的肌肉運動。抽動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頭面部最常見,表現為皺眉、眨眼、點頭、噘嘴、聳肩、跺腳、踢腿等,也會伴隨清喉聲、咳嗽聲、打嗝聲等。本病癥狀輕微者無須特殊治療,對于慢性抽動障礙或者癥狀較重者可采用藥物治療,首選藥物為氟哌啶醇,其他可選擇的藥物有硫必利以及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等)。
通常情況下,抽動的癥狀受心理因素的影響較大,緊張不安時會加重,情緒放松時減輕,睡眠時可消失。所以,如果孩子的癥狀不重,對他的生活影響不大,可以不治療,建議他轉移注意力,不去關注癥狀本身,學會放松即可。如果孩子癥狀比較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和外在形象,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在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下,確定具體的用藥方案。?(作者系北京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