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內容摘要】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可知,對知識的思索往往是由對問題的探討而引發的。也就是說,問題的提出,對于學生思索能力及思維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性作用。針對這一原理,新課改明確的提出了“提問課堂”的教學法,然而什么是“提問課堂”,怎樣運用“提問課堂”仍然是擺在許多教育者眼前的大難題。那么,怎樣才能運用“提問”激活教學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提問技巧”。本文就初中化學課堂的提問技巧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 ?提問技巧 ?方式與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理科類的必修課,對思維的活躍性及知識的靈活性具有極高的要求,大多數的教育者也懂得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心智,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都懂得提問的關鍵性技巧。如果一味地提出問題,而沒有提到關鍵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任何的提問技巧,就無法使這一種教學法發揮它獨特的效力,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也就失去了提問的意義。下面就根據我個人的一些教學經驗,結合一些案例,與大家分享幾個重要的提問技巧。
一、課堂提問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
我們的提問是要有目的性地提問,有指導性地提問,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隨便發問。這就要求了我們的課堂提問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和要求。
對于初中化學而言,我們的普遍目的是通過提問構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提高學習情感體驗的同時增強化學思維能力。這是總的目的,若細分到每節課,就是讓學生在這堂課的提問中理解并思索“水的形成”或是一些其他的課程知識。
這個要求,可分為學生與教師兩個方面,就學生而言,要求對提問的參與以及不懈的思索;而對教師而言,則是以“題”帶“思”,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課堂提問要符合課堂的教學目標
所謂符合課堂的教學目標,就是說我們的提問要具有一定的主體性,教師問題的提出要緊緊圍繞我們所要教授的課程,不能夠讓問題與課題脫離關系。一旦問題脫離了我們的課題,課堂提問就是一種無效的提問,相當于做了無用功,毫無意義可言。
比如,在講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時,我們的提問就應當重點圍繞“空氣”、“氧氣”和“制取氧氣”這三個小課題來進行,比如“空氣中各種氣體的比例是什么?”“空氣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氣體是什么?”“氧氣有什么特性?”“制取氧氣中有什么注意要點?”等,這樣的問題都是具有明確主體性的,是符合課堂教學目標的。以上的問題也是符合我們提問技巧的,而如果在這堂課上我們提一些“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區別?”這樣的問題,則是脫離了課堂,是不符合我們提問的實際要求的。
因此,教育者在提出問題之前,一定要注意問題與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存在必要的關聯性,我們應該選擇關聯性強的問題,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深入思考。
三、課堂提問要注意把握提問的時機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的課堂提問也是具有時機性的。如果提問過早,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也無法做出解答,這是因為學生對課堂的基本知識還沒有理解,還缺少探討問題以及解答問題的原始能力。而如果問題提出的太晚,錯過了學生對知識的“回嚼”階段,就可能失去提問的效果。
比如,我們在講授《我們周圍的空氣》中“制取氧氣”這個實驗的時候,如果我們在實驗前就提問“制取氧氣有哪幾種方法?”還未進行實驗的學生就無法作答,這個提問的時機掌握就是不好的。而如果我們將這個問題放到試驗完成的幾天之后進行提問,雖然對復習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好處,然而還是錯過了最佳時機,使提問失去了對學生思維的啟發作用。而這個問題正確的提問時機,應該是在學生們剛剛了解了制取氧氣的基本方法的時候提出,學生有了基礎知識作為思考的動力,且大腦仍然處在實驗的思維之中,有利于對實驗的二度探索。
四、課堂提問要有合理的方式和恰當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講究方法的選擇,既不能胡攪蠻纏不講方式,也不能拘泥于一種固定方法。事情的發展具有隨機性,以一種固定的方法去面對隨機變化的事物,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化學教師就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方式方法去加以提問。
比如,以往的課堂提問采用單個點名的方式進行,這樣,點到的學生如果不會回答,課堂就會形成一種僵局,甚至會拉慢教學進度,對提問的進行十分不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比如進行搶答式提問,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等方式。這些方法,既有利于學生課堂積極性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課堂成就感的培養。此外,我們還要注意在課堂提問中重視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重視師生關系的培養等問題。
總結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我們要重視課堂提問,在實施課堂提問的時候,不僅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符合課堂的教學目標,注意把握提問的時機,還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提問。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在“提問教學”中學會自主學習,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將課堂切實構建成為學生與教師相互協作,彼此交流的和諧課堂。
【參考文獻】
[1] 周春英. 化學問題的分類與“問題教學法”的靈活使用[J]. 江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林佩君. 課堂提問的設計與思維能力的培養[N].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羅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