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華云
摘 要:在黨內推行關懷服務長效機制不失為黨建工作的一個著力點和突破口。黨內服務機制能激發內在奉獻潛能,可以實現從“要我做到”到“我要做到”的良好轉變,實現“組織需求”和“個人價值”的內在統一,促進弘揚關鍵時刻的突出表現和激勵崗位奉獻的有機結合,促進提升黨員服務水平和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雙向介入。
關鍵詞:服務機制;黨員;教育管理;促進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使各階層、各領域黨的建設面臨著諸多新課題、新考驗,筆者認為,在黨內推行關懷服務長效機制不失為黨建工作的一個著力點和突破口。
一、黨內服務機制的普遍做法
(一)在政治上,要推行“先黨內后黨外”機制,注重實效地擴大黨內基層民主
將黨員隊伍作為企業的品牌加以經營,推行“先黨內后黨外”機制,實施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黨內三先”工程,企業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讓黨員先知道、先討論、先行動,擴大黨員在關鍵問題上的發言權、優先權和示范引領效能。在推進黨務公開的同時,建立以各黨支部為主導的基層單位民主管理和事務公開工作機制,建立黨內平等對話機制和溝通聯系制度,創造機會讓黨員更多地參與企業管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提高黨員民主素質。
(二)在工作上,要著力建設以黨員為核心和骨干的經營管理團隊和技術人才隊伍
創建“關鍵崗位有黨員”的激勵機制,堅持“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思路,推薦或鼓勵黨員參與課題研究、技術攻關,把黨員放到能獨當一面的崗位上,要求90%以上的黨員能在關鍵崗位發揮骨干作用。為黨員制定崗位奉獻責任目標,使每位黨員在崗位上“履職目標有標準,發揮作用有勁頭”;建設黨員示范崗、責任區,讓黨員的先進性引領廣大職工崗位建功、崗位奉獻,彰顯“一個黨員一面旗”的紅色品格;推進黨建活動工作力度,開展覺悟高、技能高、業績高,爭創一流的“三高一流”活動;建立健全結對幫扶制度,推進黨員與普通職工“一帶一”、“一幫一”工程。
(三)在生活上,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黨員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質量,體現無微不至的關懷
全面完善黨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有關信息,建立關愛幫扶機制,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主動帶著感情做工作,努力解決黨員特別是困難黨員的后顧之憂;做到職工生病住院必訪、職工婚喜事必訪、職工家遇突發困難時必訪、職工家喪葬白喜事必訪、職工家庭矛盾糾紛必訪;家庭住址清楚、經濟收入清楚、思想狀況及性格特征清楚、技能特長清楚、致困原因清楚、幫扶需求清楚;設立黨員關愛基金,對黨員及其直系親屬生病住院或家中遇突發事情,黨委職能部門及時會同黨員所在黨支部、黨小組登門看望或慰問,給予黨員熱情的關心和有效的幫助;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活動,黨支部書記和單位中層領導,春節期間深入黨員家中走訪慰問,感謝職工一年來所做的工作,同時了解職工的需求與愿望,增強了黨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黨內服務機制的促進作用
(一)激發內在奉獻潛能,可以實現從“要我做到”到“我要做到”的良好轉變
各級黨組織要主動轉變觀念,在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在構建各種平臺上下功夫,讓平臺成為黨組織激勵、關懷、服務黨員的有效抓手,多些關懷激勵,少些號召提倡,從主動關懷入手,幫助黨員搭建政治、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平臺,關心黨員的生活需求,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在和群眾利益不發生矛盾時,通過黨員自身的努力工作,盡可能地讓黨員過上高質量的幸福生活,幫助黨員解決后顧之憂,使其輕裝上陣,充分挖掘和有效激發黨員內在的奉獻潛能,實現從“要我做到”到“我要做到”的良性轉變。
(二)可以促進弘揚關鍵時刻的突出表現和激勵崗位奉獻的有機結合
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們能夠在艱難困苦的場合起先鋒模范作用,克服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和擔負的重任,能夠在關鍵時刻戰勝人性的弱點,為他人服務甚至流血犧牲,“拋頭顱、灑熱血”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真實寫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和平建設時期的具體體現,這些必須得到積極倡導和大力弘揚。同時,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僅僅在于特殊時期和關鍵時刻的表現,不在于崗位之特殊或職務之高低,而更多在于平凡崗位上的上佳表現和一流業績。群眾對身邊黨員的評價和認知,也主要是看平凡崗位上的尖子、生產經營里的骨干和急難險重新中的帶頭,這就是飄揚在群眾心中的旗幟。因此,注重崗位奉獻,是引導和激發黨員履職盡責的最好途徑和最有效的服務方式,也是黨員是否嚴格要求自己,接受群眾監督,體現先進性的“試金石”。
(三)可以促進提升黨員服務水平和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雙向介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黨員的帶動是有形的。推行黨內關懷服務機制,實際上是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切入點。黨員是職工隊伍中的良好紐帶,通過搞好黨內服務,可以發揮企業中堅力量的輻射帶動功能,抓住企業職工隊伍穩定的“牛鼻子”,既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又凝聚職工思想;既促進生產經營,穩定職工隊伍;既可以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又擴大黨組織的吸引力、號召力;建立黨員聯系點(崗),堅持實行黨員、班組長等骨干一對一幫助、一對二聯系等辦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好事做好,實事做實,既訪貧問苦、噓寒問暖,又多層面了解職工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家庭狀況,及時把握職工思想動態,關心職工疾苦,拉近干群距離,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和制度的推行,營造心齊氣順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