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取
摘 要:從工會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來看,目前企業工會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因此,加強工會工作的調查研究和理論政策研究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理論聯系實際的道路,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從中找出本質性、規律性的東西,找出解決問題及矛盾和方法和對策,不斷提高工會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規范性。
關鍵詞:工會工作;職工;企業
淮北礦業集團工程建設公司是集礦、鉆、拆、土、安為一體的綜合施工企業,擁有工會會員6000人,基層工會組織30多個。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創造了許多新的發展模式和經驗,取得了省、市級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公司黨政的重視,為工會新時期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特點,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服務決策,指導實踐”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適應新形勢需要的工作格局。
一、突出基本職能,加大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力度
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國家政權的主要參與者,作為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一方面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對工會的領導,另一方面要敢于理直氣壯地履行“維權”的基本職能,要參與、協調勞資關系,來有效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要充分調動和保護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健康、和諧地發展。通過發揮工會的基本職能,鞏固和加強工人階段同黨組織的血肉聯系,既維護了企業的改革、發展又穩定了職工隊伍,重點突出在以下方面:
一是維護好職工當家作主的權利,認真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強化工會的維護職能;二是依法建立由勞資雙方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有效機制,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是深入實際送溫暖工程,穩定職工隊伍,努力為職工辦實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四是督促企業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把勞動保護措施落實到位。
二、建立健全制度,注重維護職能的機制建設
(一)認真落實《淮北礦業貫徹<安徽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創新礦(廠)、科區(車間)兩級職代會規范化建設。 這是職工政治權利的基本制度。組織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基本制度。企業的發展規劃,改革措施,管理辦法,安全生產都要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加強職代會決議履行的監督檢查力度,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建立和完善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這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正確處理勞動關系的機制,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來規范勞動關系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推進工會與黨政召開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雙向交流,便于黨政領導對工會工作和通過工會對職工群眾的了解,便于工會組織能及時把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重點傳達到職工中去,真正起到工會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深化企務公開,確保各項工作在公平的陽光下操作
以“規范、發展、突破、創新”為主線,完善礦(廠)、科區(車間)、班組“三級”公開體系。針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關注職工關心的焦點問題,豐富公開內容,拓展公開形式,繼續開展工分24小時內公開、工資獎金分配、勞動組織等公開的專項督查,保持對克扣截留、分配不公、派活不公的高壓態勢,讓公平正義在礦區充分體現。落實職工代表對企務公開進行滿意度測評制度,充分賦予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一)在公開的形式上規范
要始終堅持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務公開載體,切實加強公司和車間二級職代會制度建設,不斷拓寬職代會內容、規范職代會程序,完善措施、強化落實,豐富公開的形式。同時,在公開的形式上,還要輔以企務公開欄、各類會義、“二次公開”、“二級公開”、“點題公開”等重要形式。要引入科學理念、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網絡公開,建立公司和車間二級公開網站、職工QQ群,全面推行網絡公開,把網絡公開作為推動公開工作進一步深化的重要措施。
(二)在公開的內容上規范
公開的內容要抓好四大重點,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問題、領導班子建設重大措施。此外,要在圍繞產權轉讓、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以及職工關心的收入分配、職業培訓、帶薪休假、企業年金和領導人員廉潔從業等方面,加大公開力度。
(三)在公開的程序上規范
要按照制定計劃、確定內容、征求意見、實施公開,到檢查、考核等程序規范運作,穩步運行。
(四)在公開的監督考評上規范
建立健全企務公開監督檢查制度,明確考核范圍,細化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使考核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要采取一定方式組織職工代表對企務公開進行滿意度測評,把職工群眾信任不信任、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企務公開工作的根本標準。要推行企務公開考核結果在職代會上公布制度,接受職工代表的監督,切實解決好公開的隨意性和職工民主監督權利落實不夠的問題。
總之,工會工作的方向,重點應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改革,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而有所不同,有所側重,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