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國有企業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提高效率與活力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改革。當前,國企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2014年,國資委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藥集團等6家公司啟動了改革試點。2014年10月,南北車宣布停牌,之后公布合并預案,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南北車股價均上漲至400%,總市值超過4000億元,被稱為“中國神車”。然而,伴隨著一場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大戲,各方普遍關心的是如何確保改革取得預期成效?毫無疑問,在諸多答案中,做好資源整合是重要一環。本文結合中遠改革實踐,就如何以宏觀管理為抓手做好改革后的資源配置以確保改革取得實效,談談有關經驗體會,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中遠集團是大型央企,成立于1961年,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以航運、物流碼頭、修造船為主業的跨國企業集團,擁有和經營700余艘現代化商船,遠洋航線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船隊規模中國第一、世界第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航運業難以獨善其身,中遠散貨船隊經營面臨巨大壓力。為了提高競爭力,根據國資委等部門關于改革重組的要求,中遠集團于2011年進行了散貨體制改革,將從事散貨運輸的中遠散運、青島遠洋、香港航運等三家下屬企業進行整合,組建了中散集團,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運營。中散集團擁有200余艘散貨船舶,是世界最大散貨船隊。中散集團成立后,鑒于下屬單位船舶和船員分布不均的局面,為了規范管理,啟動了船員資源優化配置工作。在中遠集團關心指導下,中散集團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完成了涉及到8家派員公司30艘船舶800余名船員的船舶配員調整工作,實現了安全平穩交接,確保了數十艘萬噸巨輪高效航行于世界,數十億船舶資產持續創效。這期間,中散集團充分發揮總部的宏觀管理職能,確保了船員資源優化配置取得預期效果。筆者作為此項工作的參與者,現對有關經驗做一簡單介紹。
一、做好頂層設計,發揮規劃的戰略引領作用
在中遠組建中散集團時,結合實際情況和面臨的形勢任務,制定了《中散集團船員管理組建方案》,明確了中散集團船員管理工作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工作原則。指導思想是“在中遠集團的統一領導下,以效益為中心,以穩定為前提,以打造一支高素質船員隊伍為目標,把船員隊伍作為中遠發展的寶貴戰略資源來對待,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協同優勢,全面提升競爭優勢和管理水平”。工作目標是“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作風一流的船員隊伍,為中散集團改革發展和船隊安全生產提供人力保障”。工作原則是“統一協調,宏觀管理;統一標準,穩定隊伍;統一資源,優化配置;統一招募,按需分配;統一平臺,一步到位”,簡稱“五統一”。
中散集團成立后,制定了《中散集團船員隊伍發展五年規劃》。該規劃指出,中散集團擁有船舶240艘,船員近15000人,總體上擁有的船員隊伍完全可以滿足自有船舶配員需要。但是,中散集團成立時,中遠散運、青島遠洋船員富余,除了滿足本單位需求外,還為中散集團以外的80多艘船舶派遣船員。而香港航運船員不足,其擁有的100余艘船舶中,有30艘船舶由中散集團以外的船員公司派員。為此,中散集團將“盤活現有船員資源,提高船員資源的使用率”作為中散集團船員隊伍未來五年的發展措施之一,確定中散集團自有船舶要由集團麾下船員公司派員,不再安排集團外部派員。
中散集團組建方案和五年發展規劃確定了“自有船舶配置自有船員”這一目標和中散集團本部船員管理工作“統一協調,宏觀管理”這一職能,為推進中散集團船員資源優化配置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推進方案
資源優化配置方向確定后,就要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了。中散集團制定了《中散集團船員資源優化配置方案》。該方案確定了在2013年實現“自有船舶配備自身船員”的工作目標,制定了“尊重歷史,注重現實,確保平穩交接;突出重點,逐步到位,確保影響最小;總體籌劃,合理布局,兼顧各方利益;效益優先,兼顧平衡,確定交接順序”這四項船員資源配置工作原則。
為平穩推進《配置方案》,中散集團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中散集團向香港航運下發了《關于提供船員需求和調整計劃時間表的函》,要求其根據各船員供應單位所派船員的數量和質量情況,制定調整配員時間表。為此,香港航運根據與外部派員單位簽署的派員協議到期時間,起草了船舶調整派員計劃。中散集團根據該調整計劃,征求中遠散運及青島遠洋派員單位接船意見。兩家派員單位根據其船員外派業務情況和船員資源情況,提出了接船意見。在此基礎上,綜合各方面情況,中散集團向香港航運、中遠散運、青島遠洋下發了《關于香港航運船舶調整派員的函》,確定了2013年年底前將香港航運船舶全部調整為中散集團內部派員的調整計劃。
三、堅持統分結合,充分發揮總部與直屬單位不同職責
在推進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中散集團堅持統分結合,始終把握本部負責宏觀管理、各直屬單位負責具體實施這一職能分工原則,落實責任,發揮各方應有作用。
中散集團本部立足于統一協調,宏觀管理。計劃制定后,特別強調派員方案如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調整,以維護計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同時提出了“接好船、開好船、管好船”這一換班目標。為調動船員工作積極性,中散集團按自有船員在船待遇標準,統一了中遠散運、青島遠洋派往香港航運船舶船員的工資標準,組織三家單位簽署派員協議,協調解決三家單位在合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中散集團在資源配置細節上充分放權。為了做好船舶班子調整工作,實現平穩過渡,香港航運制訂了《船員班子優化調整工作程序》,明確了本公司、交船公司、接船公司、交接班船員的工作要求,制定了上船前考核、交接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換班后的跟蹤與文件管理等方面的業務要求。兩家派員單位按照派員慣例和中散集團要求,選調船員報香港航運審核,定期組織休假船員專項培訓班以不斷提高船員素質。香港航運與兩家派員公司共同做好上船前培訓,安排管理人員同時到換班港口協調指導。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和船舶安全營運需要,2013年上半年三家單位集中完成了近20艘船舶的派員調整工作,最終提前半年完成了調整目標。
正是由于清晰界定總部和所屬單位不同的職責分工,各單位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確保了平穩有序地完成船舶換班工作。
四、堅持制度管理,為分工配合提供可靠保障
在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理順作為船東的香港航運與作為派員方的中遠散運、青島遠洋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傳統意義上的船員外派,派員方負責提供人選,經船東考核上船后,在船管理由船東負責,各種在船事故由船東處理。而中遠散運、青島遠洋為香港航運派遣船員,與傳統上的勞務外派的主要區別是,三家單位是在中散集團“統一領導、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三統一”管理模式下的合作,是責任、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內部的合作,船舶管理的好壞,對中散集團、香港航運、中遠散運、青島遠洋的經營都有影響。正是基于這一點,在管理上要體現出與一般外派勞務合作的區別,體現出“一盤棋”的特點。
為了確保三家單位形成合力,中散集團制定下發了《香港航運船員板塊管理辦法》。該辦法要求中遠散運、青島遠洋成立專門的香港航運船員板塊,建立板塊管理機構,船員板塊管理要遵循“優秀船員派往主船隊”、“確保板塊船員充足、適任和穩定”、“共同培訓”、“協同管理”四項原則,香港航運有權對派員單位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在責任劃分方面,香港航運是船舶管理責任主體;派員單位要把好船員選派的第一道關,協助船舶管理,對船舶安全事故視情承擔源頭管理責任。管理辦法使中遠散運、青島遠洋船員管理人員和派到香港航運工作的船員相對固定,同時建立了“以使用單位為主,派員單位參與”的船員考核模式,充分尊重了香港航運在板塊管理方面應有的權力。
五、堅持文化引領,不斷提升協同效果
中散集團成立三年多來,在推進船員資源整合過程中,始終堅持管理和文化并重,在制定規章制度、檢查跟蹤的同時,以“協同創新、追求卓越”為核心,在各直屬單位中倡導“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意識和“一家人、一盤棋”思想,樹立“比、學、趕、幫、超”的進取意識,為不斷提高船員資源優化配置水平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中散集團定期召集三家單位船員管理人員討論交流,研究涉及板塊船員管理和資源配置的重點、難點問題。中散集團要求各單位要把香港航運船舶當成自有船舶,把中遠散運、青島遠洋所派船員當成自有船員,真正體現出是一家人。在香港航運板塊船員管理上,要克服“本位主義”;要“同舟共濟”,勇于擔當,使板塊船舶成為展現中散集團企業精神的亮麗風景;“家和萬事興”,各方應多體諒對方的難處,多溝通,多理解,尋找共識,實現中散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在協作配合過程中,要處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三家單位多年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傳統和方式方法,在船員管理上,既要對標自派船舶的管理方式、管理標準,又不能生搬硬套,而應結合實際,吃透自派船舶管理方式的精髓,靈活有效的運用到板塊船舶上來。要站在中散集團全局上,以創新的精神、更高的標準對待板塊船員管理工作,互相融合,銳意進取,讓船員滿意,讓上級放心。
目前,中散集團各單位“一家人”觀念不斷強化,協作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什么事兒,咱們都是家里人”,三家公司雖不在一個地方,但大家溝通起來,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放眼未來,中散集團將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與時俱進,持續提高宏觀管理水平,在打造世界一流散貨運輸企業的征程上繼續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