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
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隊一項調查有這樣三個數字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是中國私營企業的隊伍正以平均每天誕生809家的速度壯大,二是中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六年,三是目前的中國私營企業中,1988年已經成為“雇工大戶”而至今仍然存活的只有9.2%。為什么市場環境越來越寬松,生意卻越來越難做?我們的企業失敗了,原因是我們的戰略錯了。而只有建立在企業未來戰略競爭力基礎上的力量,企業的資源、能力才能像原子彈一樣,發揮其威力。戰略決定成敗,贏在戰略競爭。
何為企業戰略?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在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條件的基礎上,對有關企業全局性、長遠性或重大問題所進行的總體謀劃。請注意這樣幾個關鍵詞:全局性、長遠性,重大問題,足見企業戰略對一個企業意味著什么。
任何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乃至個人都離不開戰略管理。首先,有戰略目標才會有成功,戰略管理是私營企業成功的前提;其次,戰略管理有利于員工認清企業使命,并為之實現而奮斗。再次,戰略管理把戰略目標和當前工作緊密結合,使人產生積極性;最后,但很重要一點是戰略管理為日常經營管理提供了方向、目標和靈魂,戰略管理是考核、評價企業中、長期經營效果的重要工具。
盡管目前市場上很多私營企業,尤其是如火如荼的互聯網企業,發展迅猛,勢頭大好,但其實也只是市場上少數企業。據據國內一權威雜志對500家私營企業的調查的數據發現,企業主在公司戰略計劃方面所花的精力極少,只有28%的企業主制定全面的計劃,41%的企業主根本沒有經營計劃。
一、我國私營企業戰略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盲目執著于多元化經營
多元化經營,是指企業同時生產、提供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不同的產品或勞動,其實質就是以大企業為依托,發揮其資本雄厚,市場開發力強的優勢,通過縱向擴充經營品種,橫向擴展經營領域,在更大范圍內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從而使企業獲得高額利潤的同時,形成優勢互補、技術關聯、風險分散的企業。
我國私營企業的多元化浪潮沒有取得預期效果,據說失敗率高達90%。從披露經營情況的上市公司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TCL、海信、廈華、澳克瑪、康佳等先后進入IT行業,但至今未有一家可以與IT企業匹敵,也沒有一家企業從中獲得一分利潤,相反,虧損最大的達到幾十億。
(二)私營企業對實施國際化戰略管理認識模糊
目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外的企業將同處于世界大市場,面對挑戰,我國的私營企業目前除了少部分表現比較出色外,大部分還無法應對。相當數量的企業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實施國際化戰略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現代商場上屢屢受挫。
(三)私營企業戰略管理缺乏創新
戰略管理是一種以思想創新為特征的管理,它要求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具備創新的能力與素質。我國現在相當數量的企業第一把手沒有創新的意識,也沒有創新的水平和能力。他們有很多是照搬教科書上的模式或仿效人家的做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持續良好的發展,我國私營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不斷提高,具體表現在一些企業有了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沒有兩個企業的實際情況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有的戰略非常適合一個企業,但它不一定適合另一個企業。
二、解決我國私營企業戰略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多元化經營,避開誤區,做到
1.培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以發展相關聯產業為主攻目標
3.優先發展主營業務
4.把握好多元化經營的時機
5.慎重選擇多元化經營的途徑
6.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
(二)私營企業家在制定發展戰略時一定要重視國際化發展戰略
1.認清形勢,轉變觀念,確定正確的戰略發展目標
2.加大企業改革的力度,規范公司的治理結構
3.加大開拓市場力度,加快企業國際化的步伐
(三)不斷調整和創新企業的經營戰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要確保經營成功,必須能有效地適應市場的變化,權衡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不斷調整和創新企業的經營戰略,以適應新的經營環境和發展的要求。企業創新經營戰略的成功不僅取決于經營戰略制定得正確與否,而且還取決于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企業經營資源的優化及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調整經營戰略的能力。企業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就要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制定創新的經營戰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創造市場新需求。
1.完善企業供應鏈的經營戰略
在當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下,企業已意識到僅靠價格、質量、服務已無法獲得競爭的優勢,僅靠自身的資源已不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相關企業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種經營風險。供應鏈的設計、規劃、運營對整體的贏利和成功有很大影響。如戴爾公司,1993年業績很差,股價大跌,這促使其管理層將注意力放在供應鏈的設計、規劃、運營上,結果業績有很大改善,公司的贏利和股價也相應攀升。
2.建立企業戰略聯盟的經營戰略
建立戰略聯盟可使企業在聯盟范圍內有效地組織和利用經營資源,使企業內部的各類資源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進一步節約某些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儲備費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企業戰略聯盟作為一種創新的組織形態和競爭模式,因其不涉及企業內部的膨脹,而又能有效地擴大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分界線,從而實現既可避免企業組織機構過于龐大,避免因購并企業的管理風格不同和企業文化的差異所帶來的沖突,又可以通過聯盟企業分享技術和市場等外部資源,并克服市場交易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把經營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可以說戰略聯盟是企業實現規模經營以降低經營成本的有效手段。
3.塑造企業品牌的經營戰略
企業已由傳統的產品經營戰略發展到培育品牌、發展品牌、創造知名品牌,并運用品牌拓展市場、吸引用戶、擴大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品牌經營戰略。企業的品牌所傳遞的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質量、功能、服務和價值等方面的承諾,是顧客判斷并決定購買的重要依據。有形的商品品牌和無形的服務品牌相互結合,成就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品牌。縱觀世界成功的企業,無不把塑造和培育企業的品牌,提高品牌的價值含量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
現代企業品牌包含的價值功能已大大增加,產品的價值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據有關研究報告表明,在產品的價值構成中,產品物料消耗占25%~ 30%、產品質量占30%~ 35%、產品功能和款式占25% ~ 30%、品牌占15% ~ 20%。可見企業在競爭中不僅要靠價格、質量競爭,也要靠功能、品牌去競爭。
4.實行以顧客滿意為核心的經營戰略
企業的使命就是要真正了解市場和顧客的需求,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滿足市場或顧客的需求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目標和中心。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服務經濟,誰能提供優質服務,誰就擁有穩定的顧客。據美國波士頓的佛魯姆咨詢公司的調查表明,顧客從一家公司轉向另一家公司的主要原因,10人中有7人是因為服務不滿意。服務質量每提高1%,銷售額也相應提高1%。一個滿意的顧客會給銷售商帶來8筆潛在的生意,而且至少有一筆成交。而一個不滿意的顧客就會影響至少25個人的購買意愿,爭取一位新顧客的成本是留住一個老顧客成本的6倍。所以,以顧客滿意為核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規范化的服務,也就成了企業爭取顧客、求生存和求發展的關鍵總之,以顧客滿意為核心既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構筑企業創新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總結
當然,目前我國私營企業在戰略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由于作者能力和文章篇幅有限,以上僅從多元化、國際化、企業經營創新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我國私營企業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但是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我們需要不斷的摸索與總結。如何使我們的企業在競爭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記住:了解自己,戰勝自己,戰略決定成敗!戰略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