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明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業職工為客體、塑造人的靈魂、凝聚職工力量的工作。但是,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得與失,我個人認為,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以提高職工素質為中心的原則
企業是經濟建設的主體,它既是獨立進行商品生產和經營的經濟組織,又是以經濟活動為中心的、職工群眾集聚和勞動的社會主義基層單位。社會主義企業肩負著雙重任務:第一,企業的根本任務在于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生產出豐富的物質產品,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要;第二,企業要在實踐中努力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職工隊伍,努力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無論從哪一方面講,企業要擔負起這兩個任務都必須遵循以提高職工素質為中心的原則進行思想政治工作。
二、發揚民主與正確指導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不僅需要堅持民主的原則,而且必須把民主與指導很好地結合起來。各級領導和政工干部,就要在廣泛發揚民主的基礎上,積極認真地做好指導工作。首先,要教育群眾正確認識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發揚民主的關系;其次,要善于在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和智慧,不斷改進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實事求是,客觀全面、發展地認識和對待人和事,堅持從實際出發,把職工中的思想、動向、觀點作為認識和研究的對象,找出各種思想產生的根源,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工作。
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
(1)對職工群眾的心理走勢、現實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了解和研究,對他們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技術素質有全面的調查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另外,隨著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企業體制、經營情況的變化,職工在思想、生活保障、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等方面必然會有一定的變化,對于這些變化給職工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必須隨時掌握清楚。還要研究職工所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和語言。
(2)對職工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不要回避,不能繞開矛盾走,要知難而上,認真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3)要深入職工中間,隨時掌握職工的思想脈博,在調查研究、掌握職工思想信息的基礎上,對各種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收到實效。
四、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
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企業的性質決定的。
尊重職工,就是要平等待人,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職工的人格、尊嚴和權利,尊重職工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理解職工,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為職工著想,向職工敞開心扉,傾聽職工的意見和要求,設身處地替職工著想,以坦蕩的胸懷、真誠的態度和熾熱的愛把理解滲透到企業每一個職工身上,使思想政治工作產生強大的感染力。
關心職工,就是要了解職工的困難,切切實實替職工辦些實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從而使職工心中覺得溫暖。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相結合,是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證經濟工作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同時又要落實到經濟工作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課題來自群眾經濟工作的實踐活動;而經濟工作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
六、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
當前企業的變化、興衰深深影響著職工群眾。思想問題產生的原因,相當程度上是由于職工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而產生的,如住房、工資、醫療等。如果不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而一味談思想,只能引起職工反感,流于形式,大而空。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要做到以下三點:
(1)要把職工的實際困難放在心上,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為職工解除后顧之憂,把溫暖送給職工,讓職工以小見大,產生對企業的向心力,熱愛企業、關心企業,從而積極地、創造性地投入到生產中去。
(2)不要把職工的正當要求都當做思想問題,一味去空洞說教,乃至粗暴訓斥,這樣只能使雙方對立,更解決不了思想問題。
(3)在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中,把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結合起來,教育職工不要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引導職工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三者的利益關系。
七、身教與言教相結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則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實效性,一要靠真理本身的力量和魅力,二要靠人格的力量。所謂人格的力量,是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身的表現與行為感染、帶動職工,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身體力行,帶頭實踐自己提倡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
八、因人施教原則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職工思想上的矛盾,所面臨的現實情況,都有其相同的共性。同時,每一個職工的個體情況又都有特殊之處,這就要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九、講究實效原則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取得實效,就要看它是否為企業的發展、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企業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提供了條件。
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容易給人以“虛”的印象,就在于政工人員未從心底深處重視實效原則,沒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時時刻刻與企業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當作了目的,使之流于形式,為思想政治工作而工作。這樣的后果,只能是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降低或是忙忙碌碌作無用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遵循講求實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