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知識管理是上世紀90 年代在美國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近年來,隨著知識管理理念逐漸引入我國,知識管理愈發受到企業重視。根據已實施知識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企業知識管理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大家交流探討。
關鍵詞:企業;知識管理;建議
知識管理是上世紀90 年代在美國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近年來,隨著知識管理理念逐漸引入我國,知識管理愈發受到企業重視。由于知識管理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到目前為止,對知識管理尚無統一的定義。按照美國德爾福集團創始人卡爾·弗拉保羅的說法:“知識管理是指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簡單地講,知識管理就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即利用市場等手段對企業已有的或新獲取的知識實施管理,促使知識由潛在的生產力變為現實的生產力。知識管理的出發點是把知識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資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為企業競爭和經營的重要策略。而運用集體智慧提高企業整體的創新能力,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的。
知識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尤其在我國研究和實踐的時間更是有限,企業該如何進行知識管理,目前還沒有系統的論述,而且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實施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盡管如此,國內外不少大型企業在知識管理方面還是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這對我國企業在知識經濟浪潮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展知識管理,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根據已實施知識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本文認為,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知識管理的任務是建立知識儲備、改進知識獲取、改善知識環境、推動知識轉化和知識創新、管理知識資產。因此,當前在我國企業管理中實施知識管理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改變組織結構
在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組織中, 對人的管理主要依靠權力和責任的分配。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在權力的架構中生活和工作, 他們與上級很難進行平等的溝通,群眾的智能和創造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和損害。同時, 由于機構臃腫、層次過多、協調不暢, 往往阻礙了信息的有效傳遞。而在知識經濟時代, 信息網絡在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普遍覆蓋, 使得每位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都能了解全局、關心全局; 能及時地獲得信息和科學地運用信息共享、團隊精神, 共同參與和集體決策。因而, 組織結構趨向于扁平化。
二、變革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它根源于組織的核心價值。建立一個讓組織成員對知識有正面想法、讓知識管理與組織現存文化相結合的組織文化,是知識管理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高層必須推行特殊的管理手段,以激勵組織人員進行知識交流和分享,例如鼓勵和獎賞知識的創意、發明、貢獻、分享、學習等。組織在推行知識管理時,需要注意“文化的變革”,通過適當的管理制度塑造出適合知識管理的文化。但也不能忽略其它相關影響因素,如高層主管的支持、公司對于引進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知識及成員本身的特質等。
三、組織企業的知識資源
在市場環境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僅僅取決于擁有多少物質資源、流動資金和多少市場占有率,相對來說,知識資源的地位和作用顯得更加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要有效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對企業知識資源實施有序的組織:
(一)構建企業的知識地圖
知識地圖是企業知識資源的導航系統,顯示整個企業知識資源的分布狀況。構建企業知識地圖是形成知識管理氛圍的關鍵因素。
(二)創建企業知識資源庫
企業知識資源庫用于儲存企業中的各類知識,它可以是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文件管理系統或網站。
(三)企業知識資源的整合
知識整合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知識進行綜合、集成和再建構,使其提升為新的知識體系。
四、建立知識共享體系
比爾·蓋茨說:“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業的智商。”而企業智商的提高往往取決于企業成員間能否廣泛地分享彼此的信息與知識。實施知識管理的難點在于如何鼓勵員工分享知識。知識分享往往難以自發地開展和完成,企業要努力創建樂意分享的企業文化,同時要有合適的途徑來進行知識分享。一方面要借助于合適的信息技術,如公司內部網、辦公軟件等,另一方面要有適當的部門來推行和組織實施。要充分開發資源,盤活學習設施,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學習環境,搭建高科技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組織和個人樹立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個人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的常態和人生境界,組織把學習作為實現組織目標組織創新的手段,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良好局面。促進交流探討,形成人人想學習的學習風氣。
五、建立學習型組織
要解決我國企業在知識管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只有建立學習型組織,在學習型組織的平臺上,重視企業文化的構建與創新,完善知識管理制度,拓展知識管理方式方法,注重知識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知識管理的持續性和連貫性,重視員工管理,并關注科技手段的應用,企業才能實現知識管理,從而獲得核心競爭能力。
六、完善知識管理制度,拓展知識管理方式和方法
制度建設是知識管理的保障。首先,要完善機構設置制度,確保有專門的部門、人員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知識管理。其次,完善資源分配制度,確保知識學習方面擁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最后, 建立知識激勵機制是知識管理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根據員工知識掌握和應用的考核結果,進行合理的獎勵和懲罰。在保證企業已經擁有良好的知識運行環境的基礎上,應建立一套知識績效機制,如評價體系、獎懲機制等,促進員工將自己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并沉淀在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之中,成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李習勇.“現代企業呼喚知識管理[M].企業技術開發,2005(2).
[2]廖開際.知識管理原理與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1).
[3]楊遠瓊.企業知識管理問題研究[M].知識與管理,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