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稅負造成了雙重的影響,根據試點企業的稅負情況可知,部分企業稅負出現了不減反增的現象,造成此情況的原因眾多,如:過高的增值稅稅率、偏低的中間投入比率比重、較長的固定資產更新周期與增值稅抵扣發票獲取困難等,為了實現保證“營改增”的進一步推進,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本文分析了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成因,并提出了幾點完善的對策,旨在促進我國稅負制度的健全。
關鍵詞: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
近幾年,我國稅務總局積極開展著稅收改革工作,其改革的目標是實現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控,以此推動服務業的健康與長足發展,部分企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12年,部分企業作為試點實行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此后,試點不斷增多,但部分企業的稅負出現了不減反增的現象,面對此情況,“營改增”制度的前景堪憂。因此,本文對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旨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完善的稅負制度。
一、“營改增”的概況
“營改增”主要是指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它對服務業企業的稅負有著直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消除了服務業企業稅負的重復征收,以此減輕了服務業企業的稅負。但通過調查可知,部分企業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因此,“營改增”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營改增”的實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其一,進項稅額抵扣,減少了稅收;其二,稅率的影響,稅率和稅收額度呈正比,前者越高,后者越高。因此,在“營改增”后,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分析要結合上述兩個因素。
營業稅和增值稅二者具有互補性,但其計算方法存在差異,前者的計算依據為收入總額,后者的計算依據為銷項稅額對進項稅額的扣除。通常情況下,營業稅與增值稅相比,前者的稅率相對較低。
二、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原因
(一)過高的增值稅稅率
“營改增”試點實行后,企業受稅率變動的影響出現了增稅的現象,主要是增值稅的稅率與營業稅的稅率相比,前者相對較高,在此情況下,企業稅負隨之增加。交通運輸業和有形動產租賃業作為“營改增”試點的重要行業,二者的營業稅稅率分別為3%與5%,但在試點后,二者的增值稅稅率分別為11%與17%。根據稅率的變化,二者的稅率上升幅度分別為8%與12%,因此,交通運輸業和有形動產租賃業出現了明顯的稅負不減反增現象,造成此情況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行業稅率的提高幅度過大[1]。
對于小規模的納稅人企業而言,利用簡易計稅法,雖然未抵扣進項稅,但滿足了3%增值稅稅率,與企業的營業稅稅率相比相等甚至更低,因此,未出現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
(二)偏低的中間投入比率
對于企業而言,其成本主要有兩類,分別為外部成本與內部成本,前者是指外購產品與服務的成本,即,中間投入,后者是指人力成本,其中外部成本可以作為增值稅進項抵扣,但內部成本未實現抵扣。面對此情況,知識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等服務行業,其主要的投入為人力成本,而中間投入相對較小,此時企業的進項稅額小于銷項稅額,進而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問題。最為典型的企業便是簽證咨詢業,其中間投入比率相對較低,因此,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較為顯著。
(三)較長的固定資產更新周期
“營改增”試點實行前,部分企業的固定資產更新時間較短,在一定時間內,企業對固定資產的購置需求較小,因此,企業抵扣的進項稅較少,此時企業的稅負會有所增加,此情況表現最為明顯的便是交通運輸業與有形動產租賃業。前者的生產資料主要為飛機、汽車與輪船等,其使用的年限較長,在短時間內均不需要更新,此時,企業的成本主要為燃料費與維修費,進項抵扣的欠缺,增加了企業的稅負;與前者相比,后者所面臨的問題具有類似性[2]。
(四)保險費用未被計入增值稅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保險業務在不斷增多,企業財務風險隨之增大,部分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并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紛紛購買了保險,旨在降低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但保險金額屬于金融保險范圍的資金類型,未能被計入到增值稅中,進而無法在增值稅中進行扣除。
例如:運輸業所購買的定額保險,主要是為了保證運作與經營的正常性,但相關的規定使運輸企業的折扣未能達到既定目標,進而稅負出現了不減反增。
(五)增值稅抵扣發票獲取困難
部分“營改增”試點企業表示,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增值稅抵扣發票難以獲取,此情況在交通運輸業企業中的存在具有廣泛性與普遍性[3]。
例如:交通運輸業企業產生的修理費,此時企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未能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直接開具;同時,加油費的增值稅發票也未能得到有效的開具,主要是需要駕駛員提供一系列的證明材料,如: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思考
(一)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具有可控性
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可控性主要體現在其政策方面,政策可控主要是指在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各個影響因素逐漸弱化甚至消除,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稅負增加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具有持續性
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持續性主要體現在其影響時間方面,具體的影響時間分為長期性與短期性兩種,前者的成因主要為偏低的中間投入比率,后者的成因主要為較長的固定資產更新周期與有限的試點范圍。對于其影響時間的劃分,具有積極的意義,長期性成因表明“營改增”的影響具有持久性,短期性成因表明“營改增”實行前期處于特定的階段,呈現出了暫時性[4]。
關于企業的中間投入比率而言,它受行業的特征決定,在某一行業內,企業唯有調整經營的范圍與性質,其中間投入比率才能夠有所轉變,但此情況的發生幾率較小。關于固定資產更新周期而言,如果企業處于固定資產更新時點,其進項抵扣規模則會相對較大,因此,從長期角度來看,企業稅負會有所減少。關于試點范圍而言,其影響具有明顯的暫時性,“營改增”改革的范圍將不斷擴大,最終覆蓋所有的行業與地區,因此,其消極影響將逐漸減弱。
四、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建議
(一)完善財政補償機制
“營改增”實行后,企業稅負出現了不減反增的現象,為了降低企業的損失,促進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有效解決此問題,國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構建完善的財政補償機制,該機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措施為: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利用補償機制,為其提供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現階段,上海市采取了過度性的財政扶持政策,其成績是顯著的,主要是該措施保證了企業稅負的公平性,降低了企業的上稅金額,減少了稅負所帶來的壓力,調動了試點企業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企業生產、運營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國家各項政策的落實。與此同時,在財政政策實行過程中,要注重各項手續的簡化,并且要保證補貼資金到賬的及時性與準確性[5]。
(二)保證企業增值稅發票的獲取
目前,企業增值稅發票獲取的難度較大,造成此情況的原因眾多,根據其具體的成因,要采取具有針對性對策。解決此問題主要要依靠財稅部門與試點企業二者的共同作用。
例如:交通運輸行業,其燃油費的增值稅獲取難度較大,此問題解決的措施為集中采購、分散使用。相關的企業對油卡進行集中的購買,再對駕駛員進行發放與使用。
(三)調整增值稅的稅率
對于不同的行業而言,其成本結構與中間投入比率均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保證“營改增”實行的公平性,要優化行業的稅負,此時最為主要的措施便是增值稅稅率的調整,使稅率具有層次化。但要求此稅率的層次設置要具有合理性,以此避免稅收征管難度的增加。針對一般納稅人而言,其稅率可以設置為三層[7]。
五、總結
綜上所述,“營改增”政策的發布與實行,其效果十分顯著,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部分企業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現象的成因,介紹了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如:過高的增值稅稅率、偏低的中間投入比率比重、較長的固定資產更新周期與增值稅抵扣發票獲取困難等,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主要包括財政補償機制的完善、企業增值稅發票的獲取、增值稅的稅率的獲取等,旨在進一步完善“營改增”政策,使我國的稅負制度日趨健全。
參考文獻:
[1]馬利.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4,01:161.
[2]時軍.“營改增”稅負變化對企業財務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4,10:69-72.
[3]余學斌,柯鑫.“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4,22:119-121.
[4]石鴻偉.營改增對電信企業稅負的影響——基于三大運營商的比較分析[J].財政監督,2014,35:47-51.
[5]吳文標.芻議“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影響及對策[J].財會通訊,2015,10:70-72.
[6]高東芳.“營改增”試點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及對策[J].財會月刊,2013,14:89-91.
[7]邵麗霞,李昱,郭強華.營業稅轉征增值稅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5,2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