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琳琳
摘 要:商業銀行對于金融衍生品的運用不但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經營管理風險。但在發展的同時,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開發運用仍然還有不足。如何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解決相關制約問題,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將來的發展和適應時代經濟變革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監管體系
一、研究意義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金融市場逐漸開放,金融市場的活躍度和競爭力逐漸加大。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方向,必然會成為將來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完善其內部控制,外部監管以及提升整體實力,有利于加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促進銀行的金融改革,并對滿足我國信貸和資本市場多樣化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金融衍生品概述
金融衍生工具,又稱“金融衍生品”,它不能獨自存在,是建立在基礎產品或基礎變量之上的。可以說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創新的產物,具有逃避投機,風險控制等作用。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遠期合同,金融期貨,期權和互換等。它豐富了金融產品種類,滿足了金融市場發展的需求,但同時衍生品的復雜多樣以及伴隨衍生品交易產生的風險也成為人們近期探討的焦點。
三、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發展的風險問題
金融衍生品是在金融產品的基礎上產生的,并且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產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比如資金條件,技能條件,監管條件等等,需要多種方面的共同支撐。因此,在對金融衍生品的運用和經營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們對這些因素進行影響分析,可以對金融衍生品市場和銀行發展發揮更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經營過程中,會有很多隱蔽和無法預測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指由于衍生合約在法律上無效、合約內容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或者由于稅制、破產制度的改變等法律上的原因,給衍生工具交易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潛在風險主要來源于我國金融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西方國家對于這個方面的補救措施就是在金融衍生品的長期發展實踐中,建立了一套適應金融環境發展的一套法律法規體系。但中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較晚,還有很多金融法律法規的缺陷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完善。
(二)金融市場風險
金融市場風險又指價格波動的風險,是指金融基礎工具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波動帶來的風險。在投機交易的活動中表現突出。在實際操作中,衍生品市場對于基礎市場的波動反應敏感,并在匯率、利率、股票期貨開放的基礎下,衍生品交易價格的上下浮動是沒有限度的,多帶來的暴漲暴跌的風險可能會導致衍生品交易市場的崩潰。所以說金融市場風險是導致很多衍生品交易市場破產的直接原因。
(三)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又指操作風險,是指在衍生品交易過程中因為銀行內部缺乏控制,人為錯誤或者交易程序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的錯誤造成的風險。一類風險主要是因為內部管理控制不到位,監管體系不完善出現的管理漏洞,或者交易員在交易中因為人為或者非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所帶來的風險;還有一類主要是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偶發性事故給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引起的風險。
(四)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市場交易業務量小缺乏交易對手,金融交易者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平倉只能面臨最終交割的風險。本身場外交易合約大多為大客戶量身定做的,流通轉讓比較難,并且衍生品最為新興的金融工具,市場深度不夠,交易參與者較少,一旦發生較大的價格波動,產生流動性風險的概率很大。
(五)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叫違約風險,是指交易合約的一方不能正常履行合約或者違約造成的風險,主要發生在場外交易中。相對與場內交易,場外交易的對手相對分散,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的信用風險概率更高。
四、針對我國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加強完善法律法規,提供良好法制環境
在中國的金融大環境下,加強金融市場創新法制的完善對于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金融衍生品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工具,不斷創新是它持續壯大發展的生命力。并且在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管理成功經驗中了解到,成立專門的法律法規針對于不同的的衍生品,建立適合我國的風險管理法制制度,對于促進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二)完善內部的風險監管制度
內部監管主要是指銀行內部建立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銀行內部員工的風險意識,員工從思想上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將銀行風險管理制度貫徹執行;第二,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有效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專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對于交易員交易過程中的記錄、確認、市值估價等方面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嚴密的把控,防范和度量,以實現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科學規范的管理,提高銀行的管控能力。
(三)加強我國銀行金融衍生品風險的外部管理
外部監管實際就是金融衍生品市場,基層管理機構和國內外合作3層次的監管體系對風險進行防范。第一,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很大來源于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導致的,所以說推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良好發展,可以有效的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大環境,促進我國金融衍生工具的種類豐富發展,降低金融風險發生的概率。第二,銀行,交易所等作為基層管理機構,他們作為市場的參與者,自律的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會對市場的其他參與者行為發揮有效的約束影響。第三,國際間的聯合監管。由國內監管機構與其他歸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和策劃監管規范和準則,保持信息共享,共同防范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國征.金融衍生產品及其風險管理[J].科技文匯,2007(5).
[2]謝群,武本建,謝婷.略談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J].工業技術經濟,2008(7).
[3]王若平.國際金融衍生品風險的防范及啟示[J].華北金融, 2006,(11).
[4]杜鵬.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外資2013.
[5]王雪梅.我國銀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研究[J].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