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榮++陶萍
摘 要:企業會計工作者會發現,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既存在差異性,又存在聯系性。為了促進企業會計工作的進步及發展,做好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的辨認及協調顯得非常重要。本文重點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及協調性進行論述,希望以此為企業會計事業的發展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憑據。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協調性
財務會計指的是針對企業已完成的資金交易進行系統化的核算及監督,屬于一項經濟管理活動,主要目的是使企業外部方面的決策需求得到有效滿足。而稅務會計其性質屬于一項會計系統,主要對稅務進行籌劃、核算以及申報等。從本質上而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均為會計的范疇[1]。在企業中,其稅務會計從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分離開來的,而并非以獨立的方式存在。企業會計實踐工作表現,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既存在差異性,又存在協調性。因此,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這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本文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及其協調性”進行探析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性分析
(一)在目標方面的差異性
對于企業來說,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企業現有的財務、經營等狀況加以掌握,進而將企業的財務信息向外部投資者及企業內部潛在投資者供應,這樣便能夠滿足內、外部相關投資者的決策需求。而稅務會計核心任務是對企業的相關稅務活動進行籌劃、核算以及申報,進而使企業的稅務更加明確,同時使保稅人、納稅人的納稅合法性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在目標方面,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二)在核算對象方面的差異性
在財務會計方面,其核算對象是企業的全部經濟項目,在完成核算的基礎上,可以得出企業的現有財務狀況,同時還能夠了解企業的資金使用、流動等情況。財務會計的核算范圍也非常廣泛,涉及到了資金的循環、運轉以及投入等方面,主要是為使企業外部投資者及內部經營管理者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在稅務會計方面,其核算范圍則與財務會計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包括了經營收入的核算、稅收籌劃分核算以及相關納稅經濟活動事項的核算等。一些稅款的計算是稅務會計的主要核算對象,在這一點上和財務會計核算對象存在差異。總之,兩者之間在核算對象與核算范圍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異。
(三)在核算原則方面的差異性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兩者之間在核算原則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對于財務會計來說,需充分遵循“權責發生制”的基本原則,針對某一時間段的會計數據進行規范、科學的評估。對于稅務會計來說,需充分遵循“收付實現”的基本原則,在實際核算工作當中,需將歷史成本作為參考憑據,通常情況下企業是不具收益評估權限的。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協調性分析
(一)改進稅務會計相關原則
為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縮小差異、促進協調,對稅務會計相關原則進行改進非常重要。主要需融入兩大原則:其一為配比原則;其二為權責發生制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依據,做好成本、稅收的記賬工作,進而使稅收實現公平性。
(二)解決所得稅財務以及稅務會計不統一等問題
在所得稅方面,需作出明確規定,比如對于相應稅收人的明確,需充分結合會計制度,進而實現和會計制度保持一致性,同時需放寬費用列支標準,拓充相關稅收的扣除,進而使企業發展更具協調性。另外,需盡可能地統一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進而使內資企業稅負得到有效減輕。
(三)在財務會計中融入全新的思想準則
基于財務會計中,需融入“重實質,輕形式”的思想準則,做到合理、科學地征稅、收稅[2]。同時,在對稅務進行處理過程中,企業需遵循成本控制原則,細化征收稅內容,進而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差異性得到有效縮小,以此為兩者協調性的增強提供依據。
(四)使流轉稅實現協調一致
基于稅收管理過程中,需要把無現金收入的納稅項目去除,進而處理好壞賬等工作,對于事前將企業所得稅扣除的行為可以支持,進而把已經繳納獲得的流轉稅采取退還措施。做好上述工作,使流轉稅實現協調一致。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論述,認識到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存在多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目標、核算對象以及核算原則三大方面。為了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增強兩者之間的協調性,采取有效策略顯得非常重要。比如改進稅務會計相關原則、解決所得稅財務以及稅務會計不統一等問題、在財務會計中融入全新的思想準則以及使得流轉稅實現協調一致等。除此之外,為了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協調性更加突出,還需要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及理論體系,企業需加強與國家財政部門的溝通交流,明確行政管理目標,確保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之間的協調性,進而為企業會計工作的完善及發展奠定尤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郟偉偉.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與協調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5,02:51.
[2]肖玉香.稅務與財務會計的差異及其協調——以企業合并為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