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煜嫻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卻存在著平均壽命較低的現象,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非常艱難。相對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存在著不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的地位。從當前實際來看,許多中小企業的財務治理問題非常突出,本文就我國中小企業財務治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中小企業財務治理的特點
(一)家族式的管理,產權制度不明確
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由個人創辦或購買承包小型國有企業而來的,因此在股東結構上,往往是夫妻、父子、兄弟、同事、同學等親好友組成的。這樣的股東結構僅憑著血緣與親屬朋友的信任關系加以維系,沒有嚴格財務決策機制與產權制度安排。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這種結構還能維持,但隨著企業的發展,這種非程序化的制度,往往造成意見不統一,特別是在利益分配上出現嚴重的分歧,造成企業危機,甚至造成企業的分裂與解體。
(二)人員規模較小,組織結構不健全
出于經營成本的考慮,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較少,工作難以細分。而且中小企業大多數為個人或家族擁有或控制,業主的意志被放大即使存在相應的管理制度也會被無視。最后,因為企業規模較小,企業相應的組織結構較為粗糙簡單,人員之間的崗位分配比例失衡,使企業財務治理得不到合理的運用。
二、中小企業財務治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僵化
我國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運作初期,企業的關鍵財務人員往往由那些企業決策者充分信任的人來擔當,其自身素質很難勝任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使得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同時,中小企業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嚴重制約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普遍較低,管理思想落后。很多小企業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財務治理效率低下,缺乏管理人才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治理效率還很低,主要表現在:第一,財務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沒有具體的操作規范,導致出現會計舞弊、違規操作等現象,直接危害企業的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第二,根據成本效益原則,中小企業更愿意選擇傳統管理方法,不設財務機構,沒有專職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職能由會計或其他部門兼管或由企業主管人員一手包辦,造成會計信息極不真實、不完整。同時,因為中小企業發展前景、工作待遇與條件、社會保障等社會認可程度低,很難吸引所需優秀人才,導致財務管理人才缺乏、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三)信用等級低,融資渠道少,融資困難
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結構體系不完善導致中小企業直接、間接融資渠道都不通暢,另一方面是信用擔保體系欠缺致使中小企業融資要素不健全,但根本原因還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素質低下,財務治理結構混亂以及由此帶來的信用低下與經營風險,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不自覺的敬而遠之。
造成融資困難主要是由于中小企業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而形成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差。雖然存在諸多外部因素,但僅從企業財務管理上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財務管理目標混亂,財務控制措施不嚴,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信度。
三、完善中小企業財務治理問題的對策
(一)轉變財務治理觀念,重視人力資源建設
中小企業應重視財務預算和營運資金管理、財務控制等工作,從大局把握企業經營,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層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對新形勢下財務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認識,確立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時,要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聘請和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將企業財務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對已有資金的控制、對各項資產的管理、對企業的投資、籌資進行合理的管理上。理財視野
(二)強化信用概念,提升信用等級,拓寬融資渠道
資金作為現代經濟運行的“血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要素。中小企業一方面必須強化信用觀念,主動提高自身信用等級,做到誠實守信,規范經營;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可以加強與大企業的聯系,借助大企業的信用為其擔保,獲得銀行貸款。還可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不斷向銀行通報企業經營情況,讓銀行能夠把握住企業資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并按銀行信用等級評定標準規范企業的各項制度,積極爭取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定。
(三)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要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除了有明確、合理的管理目標以外,還要以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圭臬。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避免財務管理的隨意陛,不給財務舞弊以機會。在合理的財務制度下,財務管理手段的提高能夠對財務管理工作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ERP軟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發展的一種趨勢,中小企業應當在合適的發展階段,根據自身現實需求和發展需要引進先進財務管理手段。
綜上所訴,中小型企業財務治理仍處于低效率低水平階段。財務治理工作與中小型私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要求不相適應。要使我國中小型私營企業財務治理為企業的穩定增長、長遠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就應進一步優化企業理財環境,突出財務治理的戰略地位,健全財務治理機構。中小型企業更應該居安思危,立足現實,依托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及相對靈活的管理機制,求創新求發展,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開放觀念,利用各種財務戰略管理手段確定出切實可行的長遠發展目標及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李章紅.關于中小企業財務治理問題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4(22):14-18.
[2]高明華,朱松,杜雯翠.財務治理、投資效率與企業經營績效[J].財經研究,2012(04):29-36.
[3]工信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J].小企業會計準則,2011(3):119-122.
[4]李悅.公司財務治理:理論與實證研究分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0(06):14-20.
[5]張華倫.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江蘇商論,2010(20):25-40.
[6]鄒志陽,萬宇洵.資本結構與財務治理的關系研究[J].湖南大學,2012(06):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