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旻
摘 要:近年來,注冊會計師行業快速發展,事務所內部治理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本文主要從內部控制環境、風險管理、信息系統與溝通、執業活動等方面去考慮提出改進事務所內部控制的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小型會計師事務所
一、改善內部控制環境
(一)明確事務所發展目的
對于事務所的規模、發展前景,所長和合伙人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能“靜觀其變”。建議召開股東大會,制定發展的未來規劃。此規劃需要從事務所員工人數、固定資產、業務量、工作時間等幾個方面考慮;只有招聘到更多、更專業的人員,才能承接更大型企業的業務,才能真正從小所發展成為中型事務所;較多的業務量勢必需要更多的資源,這時候必須增置固定資產,以滿足工作之需;假設業務量提高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已不能滿足業務要求,還需調整上班時間,比如輪流加班等。
(二)完善事務所內控章程
對于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雖沒必要像大企業那樣突顯企業文化、制定內控章程。但為了便于管理、加強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建議其簡單制定員工守則,提出工作要求,使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制定其員工手冊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事務所質量控制標準、工作紀律、職工獎懲制度、員工關系、學習培訓、公司資源管理等。
(三)加強事務所人力資源管理
審計工作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建議在招聘員工的時候盡量招聘大專以上學歷、有財會專業背景的員工。另外,對于員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好的為事務所服務。員工分工要明確,分審計部和會計部兩個部門,選定審計主管和會計主管,職責分工明晰之后更能夠找到責任人。
二、加強風險管理
(一)加強風險管理意識
會計師事務所的領導人要自上而下灌輸風險意識,時刻提醒下屬從事務所的角度考慮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利益。只有工作人員有了風險意識,自然會謹慎行事。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盲目接受委托而承擔損失。
(二)承接業務要謹慎
1.審查被審計單位送來會計資料的完整性,如發現資料不齊全,應及時和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溝通,要求其及時補齊。不能等到審計工作快要收尾時,才發現資料不全,這不僅影響審計工作的進度,也影響工作效率。另外,對于未結賬的會計賬簿乃是被審計單位內部的事情,事務所不能代勞,如有這類資料寧可不接受委托。
2.審查被審計單位送來會計紫的的準確性,對于客戶送來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股東進賬單以及事務所以客戶名義向銀行發出的銀行詢證函,助理人員在做驗資報告時都要認真審核。如發現進賬單上的截止日、股東名稱、金額、進賬日期與銀行詢證函上的不符,要及時通知責任各方,盡快改正,若客戶進賬單上附言中未說明資金用途,還需銀行及時補充。確定驗資資料審核無誤后,再出具驗資報告。
三、完善信息系統與溝通
事務所內部必須重視溝通,建議事務所內部必須建立信息與溝通機制,規定各級人員及時傳遞信息,及時溝通。比如,規定下級人員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必須請示上級領導(具體列名事件、情況),力求更好地解決問題,上級領導有指示時要及時傳遞給下級人員。為便于溝通,各級員工之間要多交流,事務所內部多組織活動,暢通溝通渠道。
下級人員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其目前所從事工作的進度,以便上級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業務,并加以適當的控制,保證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另外,作為企業的員工有責任和義務對每項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及時反饋給上級領導,這樣能相互監督、加強溝通,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高工作質量。
四、規范執業活動
(一)嚴格遵循審計準則中有關獨立性的要求
在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層和治理層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特別是小企業,他們的會計人員大多是兼職會計,或者是自己的親戚。這種情況,使得審計業務中的獨立三方關系變成了兩方關系。所以,已經在如此之高的審計風險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更加要遵循獨立性的要求,做到公事公辦。客觀、公正的發表審計意見,如果,被審計單位的老總索要審計意見,所長及助理人員要客觀、公正地回絕,按照正常的審計程序,出具恰當的審計意見。不能因為人情關系、商業利益而出現購買、協商審計意見的情況。
(二)嚴格執行業務程序
會計師事務所面對的客戶大多是自然人獨資或自然人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這類企業業務量不大,會計核算簡單。對于被審計單位最基本的信息該了解的還是要仔細了解,例如:被審計單位性質、經營范圍、注冊資本、股東性質、行業背景、內部控制有效性、外部監管環境以及會計政策變更情況等。建議事務所內部在接受委托之前,先組織人員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再如實填寫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調查表以及會計政策變更情況表,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制定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審計程序實施時,在了解內部控制的基礎上確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確定要與被審計單位相適應,不能主觀臆斷。
五、健全事務所監督
(一)加強內部監督
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缺乏自我評價的行徑使其內部控制形同空殼。所以建議在兩名助理人員當中指定一位做事務所的會計,另一位專門復核其賬務處理,對其賬務處理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保證內部財務監督的有效性。代理記賬業務也需加強內部監督,各位會計人員在做完帳時要相互復核、相互監督保證會計處理的準確性。
(二)完善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
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程序是確保審計質量的關鍵環節,事務所內部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在事務所內部指定一位特定的復核員,審計人員在編制好審計工作底稿之后,應先交給特定的復核員復核,復核員查漏補缺后,交由所長審閱,確定審計工作底稿正確無誤后再出具審計意見。否則,由所長一人執行復核工作很難確保審計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祥.內部控制審計下小型事務所面臨的挑戰及建議.經濟視角[M].2013(1).
[2]劉成、童明宇.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可持續發展戰略分析.中國注冊會計師[J].2013(10).
[3]郭曉銀.我國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現狀分析.企業研究[J].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