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一、中國移動面臨挑戰
移動互聯網時代,除了來自互聯網公司的挑戰外,我們也看到中國移動的老對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正在積極布局4G,布局互聯網業務,搶占時間點,力求對中國移動的傳統霸主地位發起挑戰。可以說目前中國移動正在面臨著前有敵軍,后有追兵的嚴峻形勢,中國移動能否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借助“互聯網+”的契機,改變業務模式,提高運營能力,再次騰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二、中國移動迎接挑戰
(一)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支撐系統的網絡優化
1.充分利用公司內部技術力量,整合人才資源,研究應用大數據方面的新技術、新架構,逐漸改變業務系統現有利用關系型數據庫集中存儲,調用存儲過程的模式。在數據存儲方面,主要可以研究借鑒Hadoop中的HBase、HDFS等分布式數據存儲、列式存儲結構、關系型與非關系型數據混合的存儲模式。在數據處理方面,研究借鑒Hadoop MapReduce分布式并行計算框架,尤其是Hadoop中的RPC協議,提高數據的分析處理效率。
2.直接利用已有大數據技術產品改進現有公司業務支撐系統。目前,業界比較流行的SAP HANA平臺可以利用內存的高速讀寫運算能力來解決海量數據存取和計算問題,實時性好。Oracle公司的Oracle Exadata一體機技術,利用Oracle數據庫軟件和硬件的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效率低下的問題等。
3.數據的存儲在大數據時代的問題更加突出。為此,加大對IDC建設的投入,公司可以充分考慮地域、環境、人才因素,選取環境濕度低、溫度低、租金場地便宜、人才集聚效應好的地區,建立大型的IDC中心,便于移動大數據的維護和管理。
(二)利用大數據,精準定位目標客戶
中國移動用戶的消費信息、行為習慣,對移動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何利用用戶的海量信息數據,分析用戶信息,歸類用戶,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入手:
1. 移動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大數據分析架構與體系。學習其他互聯網公司,集聚人才力量,開發自己的云產品——移動云。移動云,可以是一種開放的平臺,公司可以利用移動云的技術基礎,來對8億用戶習慣進行分析定位,從而對用戶進行精準分類。
2. 大數據營銷是未來營銷的主戰場,未來的企業市場營銷費用的分配,除了部分品牌投放外,多數投放都是在大數據指引的。通過大數據找到他們分布的地方,然后用有創意的投放形式讓他們成為企業的粉絲以及形成銷售。海量數據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習慣,話費支出等情況,對用戶進行精準定位,幫助用戶選擇最適合的套餐種類。
3. 不管用戶換什么OTT平臺和終端,總歸會流經管道和運營商,這是運營商的絕對優勢。淘寶也大數據,騰訊也大數據,運營商的大數據和他們有何區別呢?區別在于,淘寶拿不到騰訊的大數據,騰訊拿不到淘寶的大數據,但運營商可以同時拿到淘寶和騰訊的數據,只要有這個必要。移動可以充分利用用戶的這些大數據信息,分析用戶一般上哪些網站,有哪些喜好,通過互聯網完成哪些事情,然后使用自己的APP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提高自己APP的用戶點擊量和關注度。
(三)利用大數據,對公司現有數字化服務進行創新
中國移動在如今這種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逐漸被管道化的趨勢下,更需要創新精神、創新思維。為此,我們可以利用當前大數據技術,對公司現有的數字化服務進行創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1.借鑒互聯網思維,利用自身龐大的用戶基數,有效的推廣自身APP。中國移動有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自身的掌廳APP完全可以進行有效推廣,使其擁有大量的用戶數。之后,掌廳可以集成團購、購物、繳費等一系列功能,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創新的數字化服務。
2.與國內知名移動互聯網APP進行合作。可以與諸如微信、手機QQ等手機應用APP進行合作,推出一些定向APP免流量的優惠套餐卡,從而吸引用戶。也可以通過合作,使得中國移動的某些特定用戶組(可以根據套餐標準進行分類),享有微信、手機QQ等移動應用APP的諸多特權。從而實現公司和移動應用APP的雙贏。
3.大力推廣移動支付業務。因為NFC的終端和硬件優勢,運營商線下的移動支付業務,諸如到超市購物、公交車刷卡等,遠比支付寶等方便的多。在向用戶推廣的同時,運營商可以與商場、超市、公交公司等展開合作,采取免費提供NFC刷卡終端,NFC刷卡給予補貼等合作方案,大量有效的提高可以使用NFC進行支付的場所數量。
4.中國移動是一家善于學習他山之長的企業,而用戶基數永遠是他人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移動可以充分調動自身的技術力量,對業界的移動APP提供的服務進行研究,博取他人之長,結合自身業務特點,不斷的豐富自身的APP應用,使其成為一款具有自身優勢,能夠吸引客戶的APP應用。
三、總結展望
以上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背景趨勢下,我對中國移動業務和信息服務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移動可以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在鞏固發展自身傳統網絡業務的基礎上,博采眾家之長,擁抱互聯網的大潮,走出逐漸被管道化的陰霾,大力發展流量和信息化服務,早日實現移動的再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