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軻
摘 要:《建筑設備與識圖》課程是建筑設備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在當前我國水資源和能源緊張的狀況下,《建筑設備與識圖》課肩負著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肩負著加強學生節水節能意識和技能培養的重任。但是當前在《建筑設備與識圖》教材建設中存在著重建筑設備基本安裝技能,而忽視節水節能技能內容的狀況。
關鍵詞:建筑設備;教材建設;節水節能;技能教育
現行《建筑設備與識圖》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代表著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建筑設備領域的發展方向,符合國家節水節能的政策,符合我們國家的國情。
當前我國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不僅困擾國計民生,并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據水利部統計, 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缺水范圍不斷擴大,缺水程度不斷加劇,全國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 座不同程度的缺水,110座嚴重缺水。正常年份全國城市缺水60億萬m3。2000年由于我國北方地區春、夏連旱,嚴重影響了城市供水。面對缺水的現狀,節約用水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建筑節水更是任重道遠。
一、推廣使用節水型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一套好的設備能夠對水資源的節約產生非常大的作用。例如,通常淋浴噴頭每分鐘噴水20多升,而節水型噴頭則每分鐘只需要9L水左右,節約了一半的水量。可見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節水性能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節水的效果。所以在選擇節水型衛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時,除了要考慮價格因素和使用對象外,還要考察其節水性能的優劣。大力推廣使用節水型衛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節水的一個重要方面[1]。
二、控制超壓出流
根據規范規定,高層建筑生活給水系統應豎向分區,各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況下不宜大于0.55M Pa。而衛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壓宜為0.20MPa~0.30MPa,大部分處于超壓出流。根據有關數據研究,當配水點處靜水壓力大于0.15MPa時,水龍頭流出水量明顯上升。建議高層分區給水系統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靜水壓大于0.15MPa時,采取減壓措施。
三、消防貯水池的設置及加壓
高層建筑中消防用水量與生活用水量往往相差甚遠,消防給水系統設計流量可能是生活給水系統設計流量的好多倍。由于消防貯水要求滿足在火災延續時段內消防的用水總量。因此,在消防水與生活貯水池合建的情況下,會由于消防貯水量遠大于生活貯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貯水池中停留時間過長,余氯量早已耗盡而造成水質的劣化。所以為保證水池中的水質符合衛生標準,應定期更換貯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貯水)。所以,當兩系統貯水量相差較大時應將兩系統的貯水池分建,這樣既可以延長消防貯水他的換水周期,(從而減少了水量的浪費),又可以保證生活飲用水水質符合要求。同時,還應使消防貯水池盡可能地與游泳池、水景合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復利用及循環使用。同時,高層建筑群或小區應盡可能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壓水泵。消防貯水量應按其中最大的一座高層建筑需水量來計算。這樣,既可避免消防加壓給各建筑設計帶來的諸多技術問題,又可以節省工程建設和設備投資,降低運轉費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時可避免多座貯水池的大量消防貯水及定期換水而造成的浪費。
四、新建建筑應選用支管或立管循環方式
目前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提出了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干管循環、立管循環、支管循環;同時,允許熱水供應系統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時供應系統,如公共浴室等可不設循環管。
熱水系統的循環方式直接決定了無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對大小。支管循環方式雖最節水,但其工程成本最高,投資回收期也最長,約為30年。立管循環方式的節水量雖比支管循環少,但卻是干管循環的1.8倍;投資回收期為12.5年。可見,與干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節水效果較好;與支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具有較明顯的經濟優勢。 干管循環方式雖然回水系統的工程成本較低,但節水效果較差,且工程成本的回收期為12.7年,比立管循環方式還長,所以無論從節水的角度還是從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干管循環方式均無優勢。 無循環系統產生大量的無效冷水量,不符合節水要求,同時也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不便,應予淘汰。所以,新建建筑熱水系統應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選用支管循環或立管循環方式。這一要求應編入設計規范或地方性節水法規。
總之,技術進步給《建筑設備與識圖》課程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同時要求我們在該課程教材建設中加強建筑節水節能內容的研究與探討,提高學生的節水節能意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