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炎++劉巖
東營市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藍色經濟區的重要城市。東營市的經濟發展與黃河休戚相關,東營市的農業經濟發展更是依托于黃河、依賴于黃河,與黃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的興建,近年來黃河防洪排澇、灌溉等水利設施的建設為東營的農業經濟發展和生態農業建設提供了堅固的基礎設施保障,真正實現了水利惠民、水利興民。
東營市水利設施的明確目標和任務:一是抓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是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是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四是抓好防洪排澇工程。五是抓好南水北調工程。六是抓好高效田間節水工程。
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是東營市水利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確定以引黃灌區改造提升、防洪排澇、田間節水灌溉、水源建設四類工程為重點,實行市縣鄉村分級實施,各負其責,全面會戰的做法。我市在2013至2014年度冬春農田水利建設中,實施水利建設項目55項,總投資10.81億元,可改善恢復灌溉面積69.3萬畝,改善除澇面積170.6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3.4萬畝,搬動土石方4725萬立方米,整修改造干支渠159公里,治理河道178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2137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7360座;實施村級田間配套工程,搬動土石方341萬立方米,治理河道10.96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370公里,整修建筑物320座。廣饒縣丁莊鎮排澇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花官鎮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墾利縣永豐河治理工程、南展區排澇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工程。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同樣也是黃河水利建設的重點項目,可以有效的改善項目區的用水條件,項目區內現有的荒堿地和中低產田將產生明顯的灌溉效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2012年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的實施,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項目區的用水條件,降低了灌溉成本,在促進糧食增產、節約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產生了顯著的效益。
利津縣今年實施的重點水利工程—宮家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施工總體進度的80%以上,計劃明年春灌前竣工投用。工程的實施對于改善項目區內灌溉條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項目完成以后,年增加供水能力大約在1500萬方左右,改善灌溉面積6.5萬畝,項目區內現有的荒堿地和中低產田將產生明顯的灌溉效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今年以來,利津縣大力實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縣灌排體系。先后實施了投資2375萬元的2013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投資2367萬元的2014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和投資2585萬元的褚官河治理工程。其中2013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在鹽窩鎮十六戶片區新增管灌面積23800畝,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竣工;2014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在汀羅鎮金盆片區發展管灌面積23700畝,目前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份竣工。褚官河治理工程疏浚河道27.7公里,兩岸復堤44.6公里,已于今年6月份竣工。
廣饒縣積極實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布局完整的防旱抗澇設施體系和水利設施建管體制,滿足農田灌溉需求,保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近年來,廣饒縣共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3批次,建成和在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共7.93萬畝;實施市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個,建設末級灌溉工程1萬畝。在2013-2014年度農水會戰中,共實施6大類21項農田水利建設工程,治理河道36.6公里,疏挖改造斗以下灌排溝渠1036.8公里,新打配套機井306眼,極大完善各層面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近日,廣饒縣各鄉鎮疏挖各級排溝,打通排水干道等重點農田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建設。該項目投資1550萬元,將有效緩解澇洼地片排水難的現狀,改善7.6萬畝耕地的灌排條件。
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東營市今年1到7月份的降水較常年偏少,平均氣溫比正常偏高。截至7月11日12時,全市降水量比去年少25毫米,較常年少65.3毫米。據市農業局7月9日土壤墑情監測顯示,28個玉米墑情監測點旱情較重的占53.6%,14個棉田監測點旱情較重的占92.9%,近期若無有效降雨,我市旱情將會持續發展,抗旱任務十分艱巨。長期高溫少雨造成各種農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受旱總面積達217.12萬畝,占全市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3.1%,重旱面積達42.49萬畝,主要分布在河口區和廣饒縣。面對不容樂觀的形勢,全市水利部門立足于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引蓄水工作力度。
為確保抗旱引水工作順利開展,全市水利部門強化工作調度,成立了引水調度辦公室,嚴格落實責任人包渠段、包引水口和日統計等制度;多次召開引水灌溉工作會議,并派出工作組到雙河、王莊、宮家灌區渠首現場調度,春節前再次召開引水調度會議;突出引蓄工作重點,重點向廣饒淄河水庫、南郊水庫、油田耿井水庫、墾利永鎮水庫和東張水庫、利津城南水庫和利津水庫、河口孤河水庫充庫和河道蓄水,新增蓄水6253萬立方米,目前全市總蓄水22430萬立方米,其中水庫蓄水20120萬立方米(油田9670萬立方米),河道蓄水2310萬立方米。
此外,加強抗旱工程建設,結合全市農水會戰,對曹店、雙河、官家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提高了輸水效率;抓好引水設施維修養護,對閘門實時進行拉沙清淤,防止口門淤積。針對提水泵站帶冰提水容易造成塞冰和水泵易損壞的問題,組織人員24小時值班盯守,保障了提水泵站的正常運行,提高了工程設施的引提輸水能力;搞好協調配合,加強與氣象、黃河、農業部門的配合,積極搶引搶蓄黃河水,全市引水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自1月1日以來,全市引水12680萬立方米,其中市屬灌區4700萬立方米、墾利縣6300萬立方米、利津縣1200萬立方米、河口區48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