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智
摘 要:本文以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為研究對象,我國當前在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依然面臨的問題、引起城鄉義務教育非均等化的深層次原因和解決途徑做了文獻梳理。
關鍵詞:義務教育;均等化;城鄉;文獻梳理
教育關乎國運興衰,關乎社會經濟發展,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懷每一個人自身價值的實現。義務教育作為基本公共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就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這方面的文獻多如牛毛,浩如煙海。當前,我國教育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多種措施力圖進一步促進我國城鄉義務教育更加均等化。在此背景,本文試圖梳理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總結研究成績,發掘研究潛力,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奠定基礎。
一、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關于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的研究文獻并不多見,更多的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這主要是由于國外城鄉義務教育非均等化不明顯造成的。
瑞典教育家托爾斯頓·胡森(1933)用“教育均衡”來表述其對教育公平性的看法。他用三個方面來詮釋“教育均衡”,即起點均等、過程均等、結果均等。他把起點均等描述為每個人都開始學習的機會,并且這種機會不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西爾弗(1968)也特別強調“教育均等”這一概念,認為“均等”不等于“相同”,完全的“平均”和“公平”是難以實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教育均等”只是相對的“平均”。
二、國內研究綜述
從2000年起,城鄉義務教育的均等性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內學者和專家的關注,并且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論述,分別對我國以及各個地區的城鄉義務教育的均等性的內涵、現狀、原因和對策進行了研究討論。
(一)關于義務教育均等發展的內涵研究
申仁洪(2006)在《教育均衡發展的困境與對策》中指出,教育均衡發展是物質(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制度(受教育權利平等的實現)和意識(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三個層面的動態均衡過程。翟博在《教育均衡發展:理論、指標及測算方法》從受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源配置均衡、教育過程均衡、教育質量和教育結果這五個方面來衡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程度。
(二)城鄉義務教育非均等發展的現狀
鮑傳友(2004)把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等的研究視角轉向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在辦學條件和入學機會兩個方面。馬佳宏(2009)指出我國普通小學和初中的生均教育經費城鄉差異明顯,城鄉差異呈縮小趨勢,但不明顯。
(三)城鄉義務教育發展非均等的原因
楊東平(2001)把我國當前出現的教育不均等歸咎于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狀態,認為我國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等的原因在于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發展。張玉林通過對比城鄉之間義務教育階段的生均經費、升學率等指標,指出分級辦學體制是造成城鄉義務教育發展差異的根本原因。鮑傳友(2004)在《中國城鄉義務教育差距的政策審視》一書中大量而全面地分析了我國城鄉義務教育方面的差距,指出造成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差異原因主要來源于五個方面,即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重點學校政策。朱永新(2003)他認為我國的城鄉義務教育存在差距有農村義務教育自身的原因,農村義務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錯誤的定位。
(四)解決城鄉義務教育非均等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解決我國的義務教育不均等的問題上,每個學者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方案。王瑩(2006)借鑒美國、法國和韓國三個國家的經驗并基于我國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具體情況提出了義務教育財政均等化制度,實行區域性和個人化的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措施,設計合理的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鮑傳友(2004)指出要想從根本上扭轉和改善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差距和不均等現象就必須對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四個方面進行改革。郭朝暉(2010)把解決我國城鄉義務教育的不均等化問題放在了我國的決策機制上,認為我國要想合理地縮小城鄉義務教育的不均衡發展就要在政策制定上構建出一套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的決策機制。
(五)關于各省義務教育均等化的研究
以省為單位來研究省內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的研究成果很多。絕大部分的研究不是偏于理論就是偏于方法,能把理論跟實證結合起來分析個別省份的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方面的研究數量極少,幾乎沒有。絕大部分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省份,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研究非常少。以廣東省為例,關于廣東省義務教育的研究多如牛毛,數量巨大,然而對其義務教育均等化的研究少得可憐。張杰(2007)在《廣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府績效評估的路徑研究》中對現行的三種評估類型,即學校教育評估、黨政領導教育責任考核評估、教育強鎮(鄉)的評估。
參考文獻:
[1]楊建國.論教育公平培育的政府責任再造[J].教育發展研究,2010(7).
[2]談松華.論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公平問題[J].教育研究,1994(6).
[3]楊帆.教育公平的理念及其實現[J].教育與經濟,1999(3).
[4]楊東平.對建國以來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的回顧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 (4).
[5]田正平,李江源.教育公平新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
[6]葉進.和諧社會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觀[J].求索,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