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京京
摘 要:純農業人口現存的社會養老保險、社會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缺乏適宜的保障水平,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夠,籌資渠道單一,監督管理和基金保值增值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農業人口;保障問題
一、純農業人口的主要保障需求
純農業人口指以經營土地為生的農民。純農業人口迫切關注的仍然是低層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使農村居民養老、就醫、貧困問題得到維護就是現在純農業人口最為關注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所以要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為基本構架,建立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
二、純農業人口的社會保障現狀
(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狀
養老金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繳費年限為最低15年。超過15年,則每增加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3元。
依據我國現有情況,一人從二十歲開始每年繳費500元加上政府補貼的50元,到六十歲的時個人賬戶基金積累總額為35872元(按2.25%計算年利率),51年半之后,CPI指數與現在相比將增長到6.03,每月政府發放的130元基礎養老金只等于此時的21.56元。在時間的長軸中當農民領取養老金時才發現現在社會養老保險的杯水車薪。
(二)農村社會醫療保險現狀
醫療制度本身不嚴謹?!白栽竻⒓印钡脑瓌t為逆向選擇埋下隱患,身體素質好的農民不愿意參加,而身體素質差的愿意參加,違背保險的“大數法則”。新農合政府、集體、個人的籌資方式與城鎮企業、個人按比例繳納的籌資方式相比既缺乏穩定性又缺乏籌資能力。對于“重住院、輕門診”、緩解農民“看病貴”作用有限等現象的存在也說明了籌資基金不足。非本地就醫難報銷、重復參保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一)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構建
健全養老保險制度。一是保障標準因地制宜與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二是健全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工作;三是以法律形式保證實施規范政府所具有的法律責任;四是全面覆蓋實行強制推行,消除逆向選擇或中斷繳納帶來的基金空帳壓力。
完善政府責任。一是完善政府的財政政策,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明確劃分各級政府財政責任;二是以完善征地補償金制度、吸收社會閑散資金、發行社會養老保險彩票等多種方式擴大政府補貼資金的籌集渠道;三是加強機構整合、信息網絡化增強政府監督管理職能。
輔助措施。既要發揮土地養老這種模式的補充作用。又要與家庭養老相配合。
(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構建
推進農村合作醫療改革。一是建立社會基本醫保制度,實現基本醫保制度并軌,將城鄉居民基本醫?;I資和補償水平逐年提高,逐步掃除與城鎮職工醫保的并軌障礙;二是在醫療救助和社會基本醫保制度的對接完善,滿足貧困人群醫保需求,降低貧困人群醫療自付比例;三是與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并軌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將新農合由衛生部主管移交給更專業更有經驗的社會保障部主管;四是建立多元補充醫保,滿足多層次參保者需求,兼顧各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兼顧城鎮職工醫保、城鎮醫保原險種補償水平不同的差異性。
強化政府責任。一是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比例,將醫?;I資與補助水準提升。將醫保實際補償水平和范圍擴大,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補償力度;二是建立完整信息平臺消除漏保和重保現象,實現基本醫保的公正性;三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借鑒商業醫療保險控制醫療報銷經驗維護醫保基金的安全;四是改變籌資方式,由自愿參保改變為強制參保,消除現存逆向選擇帶來的空帳壓力;五是提高異地就醫補償水平,緩解異地就醫報銷難題,提高醫保便利性與流動性。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構建
健全農村低保制度,一要嚴格界定農村低保對象的標準,科學核算農民家庭收入,健全低保進入退出機制,消除對福利的依賴行為;二要因地制宜與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低保標準要根據當地農民收入和CPI指數進行適時調整;三要逐步完善農村低保資金籌集機制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擴展社會籌資渠道,財政投入比例合理確定;四要協調農村低保與其他制度的配套銜接,與扶貧開發、勞動就業、其他農村社保、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相互銜接。
強化農村低保監督管理,不僅要完善農村低保自身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從村到基層政府的農村低保多層次立體監督管理體系;還要豐富農村低保民主監督管理手段,從法律、行政、社會、輿論等實現多方面共同監督。
四、結論
從戰略角度來看,實現農村社保體系與城市社保體系的大融合是我們不變的戰略方向。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一直將策略與戰略方向看齊,再紛繁復雜的改善建議,歸根結底都是圍繞一個主體三項建議在談。一個主體指政府,作為農村社會保障建設的建設者,強化政府責任就是爭強政府執行力。三項建議分別為建議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議規范社保制度的運行管理,建議加強社保制度的監督管理。政府有效執行三項建議才能切實做好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會保障建設。
參考文獻:
[1]鄭秋生.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變[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05(2).
[2]劉曉霞.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09.
[3]夏劍鋒.民營化工企業員工薪酬滿意度研究——以浙江有邦化工公司為例[D].復旦大學, 2007.
[4]民政部.2012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R/OL].[2013-06-19].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5]洪凱.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中的難點問題探討[J].經濟縱橫,2008(4):23.
[6]周子旋.對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國商界,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