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方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談談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
李秋方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摘要:學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可以提升廣大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等,對大學生升華其思想境界,豐富其精神世界,發展其思維、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有促進作用。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內容
當代大中專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在學好專業的同時,進行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識、藝術的基本修養、國內外優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對理工醫類的當代大學生主要是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等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用來提升廣大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等等,使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大的提升。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是文學教育。文學是用語言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作為語言藝術,文學的特征突出地表現在它的審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和典型性上。好的文學作品能夠引起讀者心目中強烈的美感,使之產生一種審美的愉悅,這就是它的審美性。情感不僅是文學創作的動因,而且是文學打動人的力量,因此,文學作品都充滿著情感性,能夠以情動人。文學藝術的審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和典型性特征,隱藏在文學作品里面,閱讀或聽講文學作品需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才能認識、概括、把握和掌握這些特征,才能在思想深處受到感染,獲得啟發,產生審美感悟。對大學生重點是側重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大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藝術想象力、理性思辨能力和審美能力,完善鑒賞心理,升華思想情感。
二是哲學教育。哲學具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方法的特性和功能,能夠塑造人的整體思想素質,進而影響大學生其他多方面素質的培養,因而對大學生進行哲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哲學對人的一切活動都具有指導作用,對哲學掌握運用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一個人工作、學習的效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認識世界基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大學生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哲學的基本精神。學習哲學,最基本的是要尊重唯物主義,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客觀,不要主觀;要全面,不要片面;要善于從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從現在看到未來,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不斷發現規律、認識真理。
三是歷史教育。歷史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寫照和規律的總結。“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懂得歷史辯證法,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使學生深刻認識社會,克服淺薄,培養優良的個性品質,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學習歷史,關鍵是如何認識歷史,如何看待歷史規律和歷史現象,而不是掌握歷史知識的多與少。當然,歷史知識的多與少,博與廣,能夠體現人的知識修養,加深人對歷史的思辨。知識的積累需要一定的過程,掌握了方法,更利于知識的積累。因此,對于源遠流長的、積厚豐義的人類歷史,我們選取的角度是:通過對具有典型歷史意義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闡釋和比較,并有意地將中西歷史事件在發展過程中的異與同、先進與落后,啟發學生去探究歷史發展的根源,在典型事件中獲得深刻的認識,在認識中學會借鑒。
四是藝術教育。藝術具有強烈、集中、典型的美的力量,欣賞藝術美能使我們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鳴,給人以更強烈的審美享受。藝術的熏陶可以幫助大學生端正觀念、增長才學、陶冶情操,培養豐富的知識、表現和創造能力,從而美化大學生的心靈和生活,促使其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同時,藝術還有利于人們開闊胸襟、調和性情、引發人的創造潛能,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諧娛樂的狀態,充滿活力,進而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學校要重點對音樂、書法繪畫、雕塑及建筑藝術,影視藝術等等藝術形式進行介紹,使學生對某種藝術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成為業余愛好,我們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五是人際交往的教育。人際交往直接影響著人的品格,影響著人的行為的適應性和人格的健全性,甚至還影響著生活的進取性。在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少國家都把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列為重要的教育課題,使學生必須懂得在相互依賴的社會里,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別人,需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通過相互關心來確定人際關系,既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因為人際交往的過程,不僅是在認識上相互溝通,情感上相互交流的過程,而且是行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響的過程,在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中,會使個性得到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熏陶和滋潤,有利于個性的發展。
六是創新能力的教育。創新能力是智力開發的高級形式,是人才的本質特征和人才智能結構的核心要求,處在大學生能力結構的最高層。創新是一個過程,個體創新能力的表現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水平的高低是相對的,低水平的創新能力往往是高水平創新能力的基礎,高水平的創新能力是低水平創新能力的發展。教育者的任務就是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轉化,使他們成為出色的創造者。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創新思維做基礎。要讓學生介紹創新思維的基本特征主重要方法和培養創新思維的途徑,使學生通過創新思維的培養來提高創新能力。
七是審美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審美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如果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具有很高的美學修養,就會崇尚美、維護美,按照美的要求努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就會具有美好的心靈。培養審美素質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造力,只有具有美的修養的人,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覺地把科技和藝術更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美的創造。審美可以使人獲得寬和、悅適的心胸和開闊的眼界,從而成為一個生氣勃勃,明事理,有所作為的人,使其創造潛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八是心理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素質結構中與文化素質同等重要的素質。文化素質主要體現在形成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上,并在知識結構基礎上表現出能力和氣質等等;心理素質主要體現在良好的心理素質結構,并在此心理結構上表現出個性特征如意志、品格等等。實際上,人的智力、情感、品格、氣質等等特征,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文化修養和心理完善都是其重要因素。
當然,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還有語言表達技巧、交際禮儀規范等等內容,限于篇幅,這里不再論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