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
分級醫療形勢下,基層醫院護士長與科主任和諧關系構建
李冰
最近筆者有機會到多家縣區級醫院參觀,看到醫院一派欣欣向榮的好形勢,一座座嶄新、現代、設計精美的醫院大樓拔地而起,專業的視覺設計,色彩明亮、標識醒目,完善現代的醫療設備,從檢驗中心到影像系統,各種微創及腔鏡檢查治療設備無所不有,更讓人欣慰的是,逐漸增多的鄉村患者享受到了現代高水平的就醫服務。隨著分級醫療及醫改大政方針的不斷調整,縣區級醫院必然真正實現將90%患者留在基層,承擔更多民眾健康的專業重任。醫院提供的服務能否滿足患者需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臨床科室的建設與發展,而影響醫療服務質量及患者就醫感受的核心取決于科室管理人員科主任與護士長,其中科主任與護士長的良好合作,則是臨床科室的良性運營,保證醫療服務品質及患者安全的首要條件[1]。
本文在總結60家縣區級醫院臨床科室科主任與護士長管理合作經驗及問題基礎上,總結分析,提出建議,旨在加快提升當前縣區級醫院迅猛發展勢頭,提高科主任與護士長合作的效能,助力縣區級醫院臨床科室適應醫改新形勢。
1科主任、護士長關系及合作的重要性
臨床科室是醫療服務的基本單元,科主任及護士長是科室的靈魂人物,科主任承擔著科室管理、醫療、教學、科研的領導責任,即是學科帶頭人,又是科室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在日常工作中以個人品牌吸引患者,以個人魅力影響著團隊,以個人能力發展著科室,以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培養醫師護理人才。護士長則是科室護理團隊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與科主任合作,完成病區管理、帶領護士團隊執行患者診療全過程護理工作、以及護理教學及科研的管理責任。
醫師與護士的合作無處不在,作為護士的牽頭人護士長的素質能力,與科主任合作的狀況,成為醫護和諧的關鍵,也是保證患者療效與安全的第一要務[2]。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工作群體中,面對服務經濟時代的特殊服務對象患者及家屬的高需求、高要求,面對醫院發展及醫改的特殊形勢,臨床科室管理變得更加復雜。新形勢下縣區級醫院不比以前,工作的環境條件,承擔政府的職能,患者復雜程度,醫師及護士團隊整體素質能力與患者需求適應性差距,都使得科主任與護士長的合作變得得更加重要,這種合作也是保證本科室并影響到全院醫療品質及效率、患者安全實現的重要保證[3]。
2護士長如何適應90%患者留在基層的形勢
目前多數縣區級醫院面臨病區規模擴大,患者及家屬快速增多,患者周轉率加快,24 h出入院數量增加,醫護人員配置不夠且年資低,醫師護士均有壓力的工作局面。快速變化的醫療任務對護士長行的政管理能力,與各類人員協調溝通能力,應急處理能力,面對各類棘手問題冷靜思考、果斷處理能力是保證醫療安全及醫護患和諧的樞紐與按鍵,護士長要發揮醫師、護士與患者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促進醫護合作,適應科主任及醫師的診療風格,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要,做到忙而不亂,雜而無錯,隨時敏銳的發現及解決難題。隨著縣區級醫院患者的增加及功能擴大,各家醫院在均與上級醫院合作交流,培養醫療護理人才,開展適應患者需要的新業務新技術,與此同時對護士的專業能力及醫護合作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護士長需要適應科室業務及重點醫療專科業務發展需要,快速提升護士長個人專科業務能力,努力提高護士掌握重點及常見疾病的知識內涵,積極參與科主任查房、病例討論、術前討論、專家會診,向上級醫院護理專家學習,使自己及科室護士業務能力適應本專科醫療業務發展的需要,承擔起新業務新技術、疑難重癥患者的診療需要,參與患者診療全過程護理。鑒于部分縣區級醫院護理部管理相對滯后于三級醫院,護理管理者缺乏科學管理及目標管理能力,不善于應用管理工具,上級部門對基層醫院檢查指導相對薄弱。面對當前臨床科室承擔較重的患者醫療任務,從護理部管理到臨床科室護理質量管理均需要加強,要嚴格落實二級、三級醫院評審標準的要求,采取PDCA目標管理模式對本科室護理質量進行控制,對特殊及高危事件采取根本原因分析(RCA),對規章制度采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進行分析修訂,對新開展業務采用關鍵過程識別法(SPC)、因果圖、排列圖等,找出影響本科室護理質量最大的變量,并有效控制,及時改進,避免質量管理的經驗型、表淺狀態。護士長須提高質量管理能力以及人文服務型管理能力,以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及JCI醫院評審標準為依據,學習理順本科室質量管理項目及方法,以數據統計分析表達科室各類患者分布狀況,以質量管理工具分析控制護理質量,以人人參與管理、自我管理等方法走出護理質量被動管理局面。避免盲目套用大醫院及評審標準要求的項目,將簡單工作復雜化,加重臨床工作負擔。
3新形勢下護士長與科主任合作藝術
護士長與科主任工作配合中,誰是合作的主動方呢?這要依據兩位管理者的性格特點決定,兩位科室管理人員合作中,多數能和諧共贏,也有護士長與科主任合作不愉快的實例,不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科室和諧及醫療工作,也影響到兩個人的心理情緒,甚至影響到個人事業發展。在護士長與科主任合作中,主動權原本在科主任手中,但鑒于科主任均為業務技術牽頭人,更多時間及精力會在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中,難以面面俱到,特別病區管理及患者服務管理細節中,更多需要護士長承擔。在業務工作量大的時候,護士長應主動做好環境、物品儀器、患者及醫護人員管理協調,像管家一樣,將家中一切料理的井井有序,不讓主任操心,不因小事影響醫護關系,不因疏忽引起患者安全及醫患糾紛。讓全體科室人員在科主任與護士長有修養、有品位、高技術、高管理能力、互相補臺、放心安心、患者入住率高、科室經濟效益管理好、隨時能學到知識、人人有發展機會、人文關懷的科室氛圍中快樂工作。
護士長與科主任的配合,不但是個人修養和素質能力的展現,也是情商、智慧的體現。(1)如何與專家學術型科主任合作。專家學術型科主任是醫院稀缺人才,在科室管理中多將主要精力放在業務管理上,特別在分級醫療形勢下,患者多、病情復雜、新業務陸續開展,會對科室一些具體事務性工作會較少參與,善于授權給護士長。但該類型科主任會對護士長業務能力要求較高,喜歡學習并專注的護士長,對于醫護間細節問題不喜歡占用較多時間,具有業務精深、管理簡單的特點。作為護士長與這一類型科主任合作,必須重業務、快成長,護士團隊專業水平能適應醫療發展,而在行政管理中能與科主任互補,有能力將科室事務性工作管理井然有序,合理應用科主任授予的權利,即照顧護士、更要關照醫師,做到小事不讓主任操心,大事主動與主任匯報研究,在主任沒有同意及授權前不妄自做主,事事從科室利益出發,替主任著想,不因盲目做事給主任及科室惹麻煩,有能力為主任及科室高效公關。(2)如何與新任主任合作。科主任是一個業務為主+行政管理的職位,醫院在選拔科主任時首先考慮的多為業務能力,其次才是管理能力,而選拔護士長首先考慮管理能力,這也是部分科主任上任后不適應的主要原因,因為醫師的患者診療業務養成的習慣是專注細致的科學性,而管理確需要開放包容的技巧性,在沒有接受管理專業學習就承擔到科室管理,無論是科主任還是護士長,都存在著不能很快適應角色的現象。所以護士長是否有經驗及管理閱歷,在與新科主任合作中均要提升以下合作藝術,尊重新任科主任的人以及位置,新主任基本比較年輕,在工作中比較在意面子及權威性,容易事無巨細什么都管,而一些基層醫院對任用干部的崗前培訓不夠,又因醫師工作具有較強個體性,需要具體管理工作少于護士。有的新主任會對護士管理涉入較多,給護士長工作帶來不便,護士長應主動配合新科主任工作。對于一些問題做好事前溝通,保持在醫護面前口徑一致,如果新主任在眾人面前不尊重人或急躁,護士長可以巧妙的將工作要求融入到語言交流中,使主任沒有必要繼續說下去,對于習慣在大家面前訓斥人的主任,護士長可以適當安撫或轉移問題,使主任停止發脾氣,并在適當時間主動交流并提示。通常新上任科主任經歷一段工作后會成熟,并主動和護士長溝通配合,護士長要有個適應和引導過程。
4如何應對科主任上告院領導
沒有經驗的科主任會喜歡到領導那里上告護士長,你千萬不要生氣,你可以與他認真交流,說明我們科室的好與不好都是科主任的功勞,我們有什么問題首先在科內解決,將問題處理在基層是管理者的能力,確失解決不了,再上告領導求得支援。在合作問題上,只要以工作利益為重,寬容謙讓一定可以科內得到解決,讓他認識到你是可以和他研究解決問題的。當給足了特殊性格科主任面子,他的管理經驗也在成熟些后,你就在他的面前有了更充分的發言權,將你們的工作分工及對科室工作的處理原則方法進行深入交流,就可以建立起醫護和諧與充分協商的工作關系。
5患者增多,工作忙亂時如何與科主任溝通
在病區患者多,有加床時,重患者也會增多,有的科室還不習慣患者多,科室會有些忙亂,這個時候護士長應冷靜沉著,指揮掌控全局,協調安排好各項工作,主任在處理患者各類治療工作,安排下級醫師分管患者,指導重患者治療用藥,護士長要為醫師做好患者床位及相關安置,特別對護士人力配置,要優先按照患者病情及護理級別安排有經驗的護士護理,備好各類用品及急救設備,隨時應對患者病情緊急變化及搶救,做到急救設備用品第一時間完好可及,遇有患者搶救時護士站位明確規范,各種物品、儀器、藥品快速啟動,患者家屬得到有效安排及安慰,醫護配合和諧有序,不因任何護理原因影響搶救。在患者搶救時,也是最緊張和考驗醫護團隊配合的關鍵時刻,因危機患者生命安全,有時科主任會著急大聲訓斥,這個時候護士長應立刻配合護士或直接服務于科主任,使搶救工作更適應科主任要求及習慣,以搶奪救治生命的每一分鐘。對于搶救,護士長應在平時進行組織演練,與科主任共同設計培訓本科室患者搶救準備、站位、配合、專科特點搶救用藥、醫護溝通模式、醫患溝通模式,做到平日常練兵,急時有序搶救,事后總結討論改進[4]。這樣可避免因搶救配合不力,形成科主任對護士長及護士團隊的不信任。
總之,在臨床科室管理與醫療工作中,護士長與科主任合作是保證科室業務正常開展,促進科室不斷發展進步,醫師及護士團隊專業持續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的關鍵。特別在分級醫療及藥品零差價的特殊形勢下,面對患者多、輸液治療多、重患多、轉診患者多的壓力中,護士長要掌握與科主任合作的技巧,認識到在一個團隊中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領導,而醫療團隊又是一個最需要合作配合的專業,作為護士長要在科室建設中積極努力的做好全面管理,不斷提高與各種類型科主任密切合作以及共建重點科室的能力,帶領全科護士與醫師高效護理,保證患者安全,適應新形勢,使全科護士能在科主任的關懷與指導下,一起努力工作、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白永平.醫院臨床業務管理崗位員工.績效考核標準和方法研究[J].中國醫院,2015,19(8):4-6.
[2]薛娜.對醫院實行大科主任內調下病區主任負責制的思考[J].醫院經濟,2014(5):164.
[3]方海清.縣級醫院改革試點醫院醫務人員工作狀況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8):12-14.
[4]陳偉.用急診搶救關鍵環節要素標準規范急診搶救記錄[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3):325-327.
(本文編輯肖向莉)
(收稿日期:2016-03-13)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