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敏,江清林
(佳木斯大學學術理論研究部,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醫學期刊中有關數字化醫學圖片編輯的體會①
王英敏,江清林
(佳木斯大學學術理論研究部,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隨著醫學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醫學圖片資料在醫學期刊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這主要是由于醫學圖片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效果,使得讀者能夠獲得更加直觀的感受。本文以醫學圖片為研究對象,立足于醫學圖片編輯過程中使用的Photoshaop與Coreldraw兩種軟件,從圖片的文件格式、圖片的清晰度、圖片的真色彩、圖片的長寬比例以及圖片的三維空間理念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數字化;醫學期刊;圖片編輯
隨著攝影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用醫學攝影技術為臨床醫療診療提供相應的形象依據,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圖片能夠客觀評定臨床診療的效果,具體來說,在醫學診斷過程中,圖片能夠充分反映醫師對該疾病診斷的相關依據,比如采用顯微攝影的細胞學診斷;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圖片則能夠充分反映臨床治療前后患者的體征變化情況,使得臨床治療效果的反映更加直觀,比如顯微外科的足趾移植再造拇。但是,就目前我國醫學論文中使用圖片的情況來看,圖片質量卻不盡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期刊的質量。接下來,筆者就自身對醫學圖片編輯的經驗進行總結,詳細談談醫學圖片編輯應該注意的5個要點。
1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的文件格式問題
目前,就圖片的文件格式來說,其文件格式可以說是種類繁多,主要包括BMP、TIF以及JPG等文件格式。其中,JPG文件格式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圖片文件格式,也是我們使用較多的一種圖片文件格式。在我們常用的數碼相機中,采用數碼相機攝影而生成的照片,其文件格式基本上都是JPG格式。此外,在我國的醫藥衛生期刊對圖片的要求來說,往往要求投稿作者使用JPG的圖片文件格式。但是,我們知道在醫學期刊進行印刷的時候,往往會要求醫學圖片編輯人員將圖片調整為TIF格式,這主要是由于TIF格式能夠保存較多的信息,從而使得圖片文件所占用的空間較大[1]。對于同一張圖片來說,分別保存為TIF與JPG兩種不同的格式,圖片的大小往往會相差30倍左右,而這也正是國內醫藥衛生期刊要求投稿作者提供JPG圖片文件格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2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的清晰度問題2.1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像素的要求
醫學圖片的清晰度主要是指在印刷物上醫學圖片印刷點陣的緊密程度。這種緊密程度反映在電腦的圖片上,也就是指圖片打印分辨率數值的大小。其中,dpi是衡量打印分辨率的一種類型,它主要是指單位面積內圖片的像素大小。通常情況下,一張圖片的dpi數值越小,則說明該圖片的掃描清晰度越低。由于網絡傳輸速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網絡上應用的圖片往往是72dpi,但是沖洗照片時的參數應該遠遠高于該數值,必須達到300dpi或者300dpi以上[2]。
2.2醫學圖片編輯中的原始像素
像素主要是指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它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若將同一張圖片不斷放大,我們會發現這些連續性色調實際上是由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構成,而這些小方點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像素”[3]。
醫學期刊的投稿作者通過攝影或者是其他途徑得到原始醫學圖片,不管作者對這些圖片進行何種操作,比如PS或是放大縮小等,都會對原始圖片的像素排列及其解析度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容易導致醫學圖片編輯人員對圖片編輯后導致圖片變得更加模糊,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們可以說作者提供的原始影像圖片對醫學圖片編輯人員圖片處理的最終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3醫學圖片編輯的矢量圖
所謂的矢量圖主要是指依據幾何特性繪制的相應圖片,其中,矢量可以是一個點,也可以是一條線,但矢量圖的形成只能依賴于軟件。
矢量圖的特點主要包括了兩點:其一,矢量圖放大后圖像不會出現失真現象,這與圖像本身的分辨率并沒有關系;其二,矢量圖所占用的空間較小,這主要是由于矢量圖的圖像文件包含了獨立的分離圖像,可以進行自由無限制的重新組合,因此,此類圖像適用于圖形設計、文字設計以及標志設計等。
CDR矢量圖可以看作是封閉線條內的單一填充色塊,這種矢量圖不會因放大或縮小等操作而影響圖片本身的清晰度,因此,這種矢量圖比較適合用于醫學期刊書法刊名中[4]。
3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的真色彩問題
電腦中圖片顏色的表示主要是采用數字代碼進行標識,每一種顏色都與一個六位數字的代碼相對應。當計算機遇到相應的數字代碼時,便會在相應的像素上反映出對應的顏色。目前,數碼相機拍攝的圖片主要包括了24位色,在這些顏色中,每一種顏色都存在一個相應的代碼,因此,24位色也被稱為真色彩。
在PS軟件中,數字化圖片的通道主要包括了兩種類型,分別是RGB三色通道與CMYK四色通道。其中,CMYK四色通道主要是用于印刷中。因此,我們可以說,只要是在屏幕上進行顯示的圖片,都可以歸屬為RGB模式,而只要是印刷品上見到的圖片,都可以歸屬為CMYK模式。RGB主要代表三種顏色,分別是紅色(Red)、綠色(Green)以及藍色(Blue),CMYK主要代表四種顏色,分別是青色(Cyan)、洋紅色(Magenta)、黃色(Yellow)以及黑色(Black)[5]。理論上來說,青色、洋紅色以及黃色三種顏色加在一起便可以得到黑色,但因制造工藝還無法造出高純度的油墨,因此,在這三種顏色的基礎上再加入黑色,從而能夠對這三種顏色產生的混合顏色進行有效調節。在使用PS軟件對圖片進行編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指向菜單的圖像模式,屬于RGB模式,這也就是說該圖片的顏色是由RGB三種顏色進行混合后而得到的。
醫學期刊圖片編輯人員對圖片進行編輯的過程中,要想確定圖片的色彩是否會失真,可以通過檢查PS圖片的RGB三色通道是否具有完整性進行判斷,也可以通過檢查CMYK四色通道是否完整進行判斷,一旦發現某個通道缺失或者是油墨用量不充足,必須及時進行處理。但是,在處理圖片的過程中,如果投稿作者提供的數字化圖片已經缺失了某個通道,但是又不能對圖片的真色彩進行有效復原,此時可以考慮將圖片調整為灰度圖片后進行使用[6]。此外,如果對一些膠片相機拍攝的圖片進行數字化掃描后,圖片確實是屬于24位色圖片,但因其無法細膩地表現出各種顏色,此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將圖片調整為灰度。
4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長寬比例問題
醫學期刊圖片編輯在編輯外科醫學圖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圖片的長寬比例問題,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解剖結構具有一定的長寬比例,因此,醫學圖片編輯在處理此類圖片的時,為了保障圖片本身的長寬比例,對圖片進行縮小的時候,必須依據“對角線法則”對圖片進行調整,否則極有可能導致圖片出現長寬比例失調現象。此外,醫學圖片編輯對組合圖片進行縮放的時候,應特別注意不應以整個組合圖片為單位縮小圖片,而是應該先將圖片縮小,然后再對圖片進行組合。
5醫學圖片編輯中圖片的三維空間理念問題
三維空間理念的表述中,存在著多種原則,其中,“手性對稱”是一個常用的原則。該原則主要是指以人體外觀上的正中矢狀面為對稱面,使人體左右兩邊的軀體呈現為“鏡面對稱”。“手性對稱原則”應用于圖片調整中,其最大的特點就在于整個圖片既能夠達到對稱的效果,但卻又不會重合。比如,在一個圖片中,左手與右手兩者之間是對稱的,但不管醫學編輯人員對圖片如何處理,編輯人員都應該認識到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將左手變為右手,這主要是由于圖片是將現實生活中的三維物體以二維方式呈現,從而導致平面作品中可能出現左手變為右手的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我們將一張圖片怎樣轉動,這張照片所反映的真實的三維空間結果是絕對不會出現任何變化的,但是,在應用PS技術調整倒置圖片上下方向時,存在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分別是“旋轉”與“翻轉”,選擇不同的操作方式,圖片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分析其原因,這主要是由于“翻轉”會使圖片的轉動離開桌面,但原物象會在圖片的“背面”顯影,這就導致圖片與“手性對稱”原則相違背[7]。因此,醫學期刊圖片編輯人員采用PS技術對圖片進行處理的時候,必須正確掌握“旋轉”與“翻轉”的操作方法,進一步來說,就是在處理醫學圖片過程中,編輯人員不應該使用“翻轉”操作,而應該采用“旋轉”操作。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化出版的不斷發展,醫學圖片編輯人員對圖片進行處理的時候,應該重視圖片的像素與顏色代碼,遵循真實化原則,最大程度地還原圖片原先的格式、清晰度、真色彩以及三維空間等,從而提升醫學期刊中圖片的質量,充分發揮其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方晨,常湘珍,龐水發,等.有關數字化醫學圖片編輯的體會[C].//第八屆全國醫藥衛生期刊編輯出版學術會議暨醫學出版與健康促進論壇論文集,2010:59-67
[2]蔣鵬,付業君.平面媒體圖片的印前數字化處理研究[J].前沿,2012,(24):200-201
[3]朱雪蓮,李志偉.一種方正PS文件轉換為數字化PDF文檔的方法[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30(4):13-16
[4]黃寶林.基于數字化的黃河圖片庫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4(4):31-34
[5]李素娜.報業圖片資產管理系統建設與應用[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0,(1):65-70
[6]張瑩.科技期刊應重視圖文摘要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3,25(6):540-541
[7]李運祥.全媒體時代數字出版市場前瞻性研究[J].編輯之友,2010,(6):69-71
(收稿日期:2015-11-12)
中圖分類號:G255.2;G25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1-0121-02
作者簡介:王英敏(197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學士,副編審。通訊作者:江清林(1964~)男,黑龍江林口人,碩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hljyyk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