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 張媛 易杉莎
(貴州省人民醫院放射科,貴州 貴陽 550002)
?
小兒MRI檢查時的護理體會
袁燕 張媛 易杉莎
(貴州省人民醫院放射科,貴州 貴陽 550002)
MRI檢查; 護理
磁共振檢查已成為臨床工作中診斷疾病的重要儀器,由于MRI檢查操作的時間長、機器噪音大,尤其小兒不能單獨進行MRI檢查,家長對于MRI檢查的基本程序不熟悉,加上對于結果的期望,因此檢查前與家屬溝通并做好小兒鎮靜準備工作尤為重要,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于我院2015年1月2日至2015年6月30日的50例MRI檢查的小兒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1~4歲,平均年齡2歲,其中頭顱MRI未見明顯異常20例,垂體平掃未見明顯異常10例,腦膜、腦炎3例,腦室、池、溝稍寬8例,大枕大池(正常變異)2例,胸3-4椎體平面脊髓內異常信號1例,腦積水4例。
1.2 方法 根據病情及平時睡眠習慣進行調整,1歲以內2~4 h,1~3歲4~6 h,4歲以上6~8 h,晚睡早起白天限制睡眠再適當活動讓其疲倦,待其有睡意時遵醫囑使用10%水合氯醛口服,按體質量計算,常規用量每次為0.5 mL/kg,一般嬰幼兒不超過12 mL,等量糖漿稀釋以改善口感,苯巴比妥肌內注射,按體質量計算,常用量每次為5 mg/kg,一般不超過100 mg。
2.1 檢查前準備 (1)患兒評估:閱讀申請單,評估患兒病情,配合程度、精神狀態、有無MRI檢查禁忌癥(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神經刺激器、體內存有金屬動脈瘤夾、眼球內有金屬異物、高熱患者)等。(2)家屬的溝通:向家屬交待由于MRI檢查環境的特殊性、設備噪聲大、檢查耗時長等因素,使檢查很難達到一次性成功,希望家屬要有耐心,積極配合護士做好檢查前準備。(3)檢查鎮靜:護士根據設備檢查情況,合理安排患者鎮靜時間,一旦熟睡立即安排檢查,盡量避免重復使用鎮靜劑。(4)飲食要求:嬰兒檢查前30 min內不可過多喂奶,防止檢查時溢乳導致窒息發生。需行監測麻醉者需禁食水4~6 h。(5)鎮靜的患兒在入睡前指導或協助家長取出患兒身上一切金屬物品。
2.2 檢查中護理 (1)體位設計:動作輕柔,采取平臥位;對監測麻醉的小兒,去枕平臥,肩下墊一小薄枕,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頭部檢查除外)。適當固定肢體,避免檢查期間突然不自主運動造成檢查失敗。(2)專人陪同:檢查中專人陪同患兒檢查,監測麻醉的小兒由麻醉醫師陪同,病重的小兒由醫生陪同。(3)提供聽力保護裝置:如耳塞、棉球或MRI專用耳麥等,保護患兒聽力,同時減輕噪聲對小兒的影響。
2.3 檢查后護理 檢查后將鎮靜的患兒抱入觀察室,待患兒清醒、能辨別方向、生命體征平穩后方可離開。
MRI由于敏感性和特異性增高,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各系統的檢查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力,可以清楚的分辨軟組織病變,MRI能進行任意方位斷層掃描、定位準備,方便進行解剖結構或病變的立體定位,能多參數成像和多序列成像,提供更多信息,有利于病變的顯示及定性,做到了早期診斷給臨床帶來了早期治療。并對復雜、疑難疾病提供準確診斷,特別是對小兒無射線損害,因此在檢查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大大提高小兒MRI檢查的成功率。
[1] 李雪,曾登菊.醫學影像科護理工作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32.
R473.72
B
1000-744X(2016)05-0558-01
2016-03-10)